图书介绍
刑法制度比较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涂龙科,吴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1185334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39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255页
- 主题词:刑法-对比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刑法制度比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刑法的沿革与渊源1
一、台湾地区“刑法”沿革与渊源1
二、香港特区刑法沿革与渊源3
三、澳门特区刑法沿革与渊源4
四、祖国大陆的刑法渊源5
第二节 刑法的框架与体系7
一、祖国大陆的刑法框架与体系7
二、澳门特区刑法的框架与体系8
三、台湾地区“刑法”的框架与体系8
四、香港特区刑法的框架与体系9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与效力范围10
第一节 刑法的基本原则10
一、祖国大陆刑法的基本原则10
二、澳门特区刑法的基本原则11
三、香港特区刑法的基本原则11
四、台湾地区“刑法”的基本原则12
第二节 刑法的空间效力12
一、祖国大陆刑法的空间效力13
二、澳门特区刑法的空间效力14
三、台湾地区“刑法”的空间效力15
第三节 刑法的时间效力17
一、祖国大陆刑法的时间效力17
二、澳门特区刑法的时间效力17
三、台湾地区“刑法”的时间效力18
第三章 犯罪主体20
第一节 犯罪主体概述20
一、自然人犯罪主体20
二、法人犯罪主体立法21
三、法人涉及犯罪的处罚24
第二节 刑事责任能力26
一、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26
二、无责任能力的刑法效果28
第三节 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29
一、刑事责任年龄29
二、精神障碍32
第四章 犯罪主观方面36
第一节 犯罪故意36
一、故意的概念36
二、故意的内容37
三、故意的种类39
四、故意犯罪负刑事责任原则41
第二节 犯罪过失41
一、过失的概念41
二、过失的种类42
三、能否预见的标准43
第三节 与主观方面相关的问题44
一、不可抗力44
二、行为的目的与动机45
第五章 正当行为51
第一节 正当防卫51
一、正当防卫的概念52
二、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52
三、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56
第二节 紧急避险57
一、紧急避险的法定概念58
二、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59
三、避险过当的刑事责任62
第三节 其他正当化事由62
一、法令行为与业务行为63
二、被害人同意64
第六章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66
第一节 犯罪既遂67
一、犯罪既遂的判断标准67
二、犯罪既遂的种类68
第二节 犯罪预备70
一、犯罪预备的概念71
二、犯罪预备的构成特征72
三、犯罪预备的处罚73
第三节 犯罪未遂74
一、犯罪未遂的概念74
二、犯罪未遂的构成特征76
三、犯罪未遂的处罚78
第四节 犯罪中止80
一、犯罪中止的概念80
二、中止犯的构成特征81
三、中止犯的处罚84
第七章 共同犯罪86
第一节 共同犯罪概述86
一、共同犯罪的概念86
二、共同犯罪的成立要件88
三、共同犯罪行为91
第二节 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刑事责任93
一、共同犯罪人的概念与种类94
二、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99
第八章 刑罚的种类及其适用102
第一节 概述102
一、刑种不完全相同103
二、刑种的分类不同103
三、刑种的具体内容不同103
四、刑种的适用制度不同104
第二节 死刑及其适用104
一、死刑的存废104
二、死刑的适用106
第三节 自由刑及其适用111
一、无期徒刑112
二、有期徒刑114
三、拘役116
四、管制117
第四节 财产刑及其适用118
一、罚金119
二、没收财产122
第五节 资格刑及其适用122
一、剥夺资格或权利的内容123
二、剥夺资格的期限124
三、资格刑的适用方式124
四、资格刑的起算与执行125
第九章 刑罚裁量127
第一节 刑罚裁量的概念和原则127
一、刑罚裁量的概念127
二、刑罚裁量的原则128
第二节 量刑情节的体系及其适用129
一、法定情节及其适用130
二、酌定情节及其适用130
第三节 累犯130
一、累犯的成立条件131
二、累犯的刑事责任133
第四节 自首与立功134
一、自首的成立条件134
二、自首的刑事责任136
三、立功的表现形式及其刑事责任减免137
第五节 数罪并罚138
一、数罪并罚的成立条件138
二、数罪并罚的原则和方法140
第六节 缓刑145
一、缓刑的适用条件146
二、缓刑的考验期148
三、缓刑的法律后果149
第十章 刑罚执行与消灭152
第一节 减刑152
一、减刑的适用条件152
二、减刑的程序155
第二节 假释155
一、假释的适用条件155
二、假释的考验期158
三、假释的法律后果158
第三节 时效161
一、追诉时效的期限及其计算161
二、追诉时效的中断、中止和延长164
第十一章 侵犯个人法益之人身法益犯罪167
一、比较概览167
二、侵犯生命法益的犯罪之比较170
三、侵犯身体法益的犯罪之比较174
四、侵犯自由法益的犯罪之比较177
五、侵犯名誉与信用法益的犯罪之比较180
六、侵犯秘密法益的犯罪之比较181
第十二章 侵犯个人法益之财物法益犯罪183
一、概述183
二、抢劫罪187
三、盗窃罪191
第十三章 侵害社会法益之公共安全犯罪199
一、比较概览199
二、广义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之比较204
三、破坏特定对象及相关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207
四、有关枪支、弹药、爆炸物方面的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209
第十四章 侵犯社会法益之经济秩序犯罪212
一、概述212
二、伪造货币等财产性凭证犯罪216
三、商事犯罪218
四、金融犯罪219
五、知识产权犯罪220
第十五章 侵犯社会法益之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222
一、概述222
二、卖淫犯罪224
三、毒品犯罪226
四、赌博犯罪228
第十六章 侵犯社会法益之职务犯罪230
一、概览230
二、渎职类犯罪230
三、贿赂类犯罪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