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护士用药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新编护士用药指南
  • 陈锦珊,倪冬青,郭东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0676303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531页
  • 文件大小:149MB
  • 文件页数:551页
  • 主题词:药物-基本知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编护士用药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临床用药的相关概论1

第一节 药物简介1

一、药物的来源1

二、药物的剂型1

三、药物的保存3

四、药物的有效期4

第二节 临床用药的基本概念5

一、药动学的基本概念5

二、药效学的基本概念7

第三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8

一、药物因素8

二、非药物因素9

第四节 时辰药理学与合理用药10

一、时辰药动学10

二、时辰药效学11

三、根据生物钟合理用药11

第五节 用药剂量的计算13

一、根据体重计算13

二、小儿剂量换算13

三、静脉剂量计算14

第二章 药物的不良反应15

第一节 药品不良反应的基本概念15

一、药品不良反应的基本分类15

二、药品不良反应的细化分类15

三、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16

第二节 影响药品不良反应的因素18

一、药物方面的因素18

二、机体方面的因素19

三、环境方面的因素20

第三章 临床联合用药与相互作用21

第一节 药物相互作用的基本概念21

一、药物相互作用的分类21

二、药物相互作用的类型22

第二节 联合用药对治疗作用的影响24

一、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24

二、联合用药的配伍影响25

第三节 药物相互作用的不良反应25

一、药物相互作用的严重不良反应25

二、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的预防27

第四节 药物相互作用的配伍禁忌27

一、理化性配伍禁忌27

二、药理性配伍禁忌28

第四章 护理人员临床用药监护30

第一节 临床用药护理30

一、护理药理学的基本概念30

二、临床用药的护理管理30

三、护理程序在临床用药中的作用35

四、护理人员在临床用药中的作用36

五、临床护理需重点监护的患者37

第二节 各类药物的合理使用与监护37

一、内服和外用药物的合理使用与监护37

二、静脉药物的合理使用与监护42

三、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与监护44

四、中药汤剂的合理使用与监护45

第三节 正确饮水与服药监护46

一、服药时需多饮水的药物46

二、服药时不宜多饮水的药物47

三、服药时不宜用热水送服的药物47

第四节 药物的皮试与监护47

一、药物皮试法47

二、药物皮试的注意事项49

三、药物过敏试验的原则49

四、药物皮试液的配制50

五、晕针的预防措施52

六、药物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53

第五节 临床护理常见用药错误的处理55

一、临床用药错误的类型55

二、临床用药错误的原因分析56

三、护士对用药错误的防范57

第五章 护理人员在治疗药物监测中的作用58

第一节 治疗药物监测简介58

一、治疗药物监测的主要指标58

二、治疗药物监测的步骤58

三、治疗药物采集样本的时间及注意事项58

第二节 治疗药物浓度与药效的关系59

第三节 治疗药物监测与个体化给药60

一、临床治疗需常规监测的药物60

二、临床药动学参数61

三、临床个体化给药61

第六章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的作用64

第一节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的目的和意义64

第二节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的管理64

一、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的工作流程64

二、危害药物的调配管理64

三、抗生素类药物的调配管理66

四、肠外营养液的调配管理67

五、一般静脉用药的调配管理68

第三节 药物溶剂与药物溶解后的稳定性69

第四节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差错事故的防范69

一、常见差错事故的类型71

二、常见差错事故的防范72

第五节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72

一、静脉用药分批次调配72

二、病区护士药品调配73

三、药品交接与验收73

四、夜间医嘱配送73

五、当天临时医嘱配送73

六、不合理退药处置73

七、退药医嘱处理73

八、不合格处方反馈与处置73

九、临床调研与反馈机制74

第七章 药物与食物的配伍禁忌75

第一节 常用药物与食物的配伍禁忌75

一、抗菌类药物与食物的配伍禁忌75

二、神经系统疾病用药与食物的配伍禁忌76

三、循环系统疾病用药与食物的配伍禁忌76

四、呼吸系统疾病用药与食物的配伍禁忌76

五、消化系统疾病用药与食物的配伍禁忌77

六、内分泌疾病用药与食物的配伍禁忌77

七、泌尿系统疾病用药与食物的配伍禁忌78

八、解热镇痛类药物与食物的配伍禁忌78

九、维生素类药物与食物的配伍禁忌78

第二节 常见中药与食物的配伍禁忌79

一、杏仁与猪肉、小米相克79

二、木耳与田螺、萝卜相克80

三、人参与萝卜相克80

四、百合与猪肉相克80

五、茯苓与醋相克80

六、菊花与猪肉相克80

七、大枣与葱、鱼相克80

八、薄荷与鳖肉相克80

九、朱砂与动物血相克80

十、当归与湿面相克80

十一、黄精与梅相克81

十二、何首乌与动物血、葱、蒜、萝卜相克81

第三节 药物与烟酒茶的配伍禁忌81

一、药物与烟草的配伍禁忌81

二、药物与乙醇的配伍禁忌81

三、药物与茶叶的配伍禁忌82

第八章 药物滥用与药源性疾病84

第一节 药物依赖性84

一、药物依赖性的定义84

二、常见致依赖性药物的分类84

三、常见致依赖性药物的特征85

第二节 药物滥用86

一、药物滥用的定义86

二、药物滥用的因素86

三、药物滥用的危害86

四、药物滥用的防治措施87

第三节 药源性疾病88

一、药源性疾病的类型88

二、药源性疾病的诊断89

三、常见的药源性疾病89

四、药源性疾病的防治措施92

第九章 特殊人群的用药监护94

第一节 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的用药监护94

一、妊娠期妇女的用药监护94

二、分娩期妇女的用药监护98

三、哺乳期妇女的用药监护99

第二节 新生儿、婴幼儿及儿童的用药监护101

一、新生儿的用药监护101

二、婴幼儿及儿童的用药监护102

第三节 老年人的用药监护105

一、老年人的药动学特点105

二、老年人的药效学特点106

三、老年人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107

四、老年人的用药原则108

五、老年人的用药监护109

第四节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监护110

一、肝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监护110

二、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监护119

第五节 司机及高空作业者用药监护121

一、可致困倦的药物121

二、可致眩晕或幻觉的药物122

三、可致视物模糊或辨色困难的药物122

四、可致定向力出现障碍的药物123

五、可致多尿或多汗的药物123

六、如何权衡用药与保障安全驾驶的矛盾123

第十章 急性中毒的用药监护124

第一节 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抢救原则124

一、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124

二、急性中毒的抢救原则125

第二节 急性中毒患者的监护126

一、用药护理126

二、病情观察126

三、生活护理126

第三节 常用解毒药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127

一、重金属、类金属中毒的解毒药127

二、氰化物中毒的解毒药128

三、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解毒药129

四、其他解毒药130

第十一章 抗感染药物的用药监护132

第一节 抗细菌药的用药监护132

一、青霉素类134

二、头孢菌素类140

三、其他β-内酰胺类148

四、氨基糖苷类153

五、四环素类157

六、大环内酯类159

七、酰胺醇类162

八、林可霉素类164

九、利福霉素类166

十、糖肽类167

十一、硝基呋喃类药170

十二、硝基咪唑类171

十三、磺胺类药及甲氧苄啶173

十四、氟喹诺酮类175

十五、其他抗菌药物179

第二节 抗分枝杆菌药的用药监护180

一、结核病用药180

二、麻风病用药184

第三节 抗真菌药的用药监护185

第四节 抗病毒药的用药监护190

一、病毒性肝炎用药190

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用药192

三、其他病毒感染用药193

第五节 抗寄生虫药的用药监护196

一、疟疾用药196

二、黑热病用药199

三、阿米巴病用药200

四、血吸虫病、丝虫病用药201

五、肠蠕虫病用药201

第十二章 神经及精神疾病的用药监护205

第一节 帕金森病和其他运动障碍性疾病的用药监护205

一、帕金森病用药205

二、特发性震颤、舞蹈病等疾病用药210

三、变形性肌张力不全用药211

第二节 痴呆的用药监护212

第三节 癫痫的用药监护214

第四节 失眠症的用药监护219

一、巴比妥类221

二、苯二氮?类224

三、其他类226

第五节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抽动障碍的用药监护227

一、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用药227

二、抽动障碍用药228

第六节 脑血管病的用药监护229

一、缺血性脑血管病用药230

二、出血性脑血管病用药236

第七节 神经肌肉病的用药监护238

第八节 头痛和神经痛的用药监护239

一、急性偏头痛用药239

二、紧张型头痛用药242

三、神经痛用药243

第九节 周围神经病的用药监护243

第十节 抑郁症的用药监护244

一、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245

二、四环类抗抑郁药247

三、三环类抗抑郁药248

四、其他抗抑郁药250

第十一节 焦虑障碍的用药监护252

第十二节 双相情感障碍的用药监护254

第十三节 精神病性障碍的用药监护255

第十三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用药监护264

第一节 高血压的用药监护264

一、利尿剂266

二、钙离子通道阻滞药271

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274

四、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276

五、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药278

六、α受体拮抗药及其他外周血管扩张剂281

七、其他抗高血压药284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用药监护285

一、正性肌力药286

二、其他正性肌力药288

第三节 心律失常的用药监护290

一、Ⅰ类膜稳定药290

二、Ⅱ类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药292

三、Ⅲ类钾通道阻滞药293

四、Ⅳ类钙通道阻滞药293

五、其他抗心律失常药294

第四节 心绞痛的用药监护294

一、硝酸酯类295

二、钙通道阻滞药297

三、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药297

四、其他心肌缺血用药297

第五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用药监护298

一、纤维蛋白溶解药299

二、抗凝血药301

第六节 血脂异常的用药监护303

一、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药(他汀类)304

二、贝丁酸类307

三、烟酸类307

第十四章 呼吸系统疾病的用药监护309

第一节 镇咳药的用药监护309

第二节 平喘药的用药监护311

一、支气管扩张药311

二、抗炎性平喘药317

三、抗过敏平喘药319

第三节 祛痰药的用药监护320

第十五章 消化系统疾病的用药监护322

第一节 消化性溃疡的用药监护322

一、抗酸药323

二、抑酸药324

三、黏膜保护药328

四、胃肠动力药330

第二节 胃炎的用药监护333

一、抗酸药334

二、解痉药334

三、胃黏膜保护药334

四、促动力药334

五、抑酸药334

六、助消化药334

第三节 胃食管反流病的用药监护335

一、抗酸药335

二、质子泵抑制药335

三、促动力药336

第四节 炎症性肠病的用药监护336

一、氨基水杨酸类药336

二、糖皮质激素338

三、免疫抑制药338

第五节 肠易激综合征的用药监护338

一、解痉药339

二、促动力药339

三、钙通道阻滞药339

四、泻药340

五、止泻药340

六、微生态药340

第六节 急性腹泻的用药监护341

一、吸附药和收敛药341

二、抗动力药342

三、抗分泌药343

四、解痉药343

第七节 便秘的用药监护343

一、容积性泻药344

二、渗透性泻药344

三、刺激性泻药346

四、润滑性泻药346

第八节 急性胰腺炎的用药监护346

一、抑制胰液药347

二、抑制胰酶药348

第九节 急性胆囊炎的用药监护349

第十节 肝硬化的用药监护350

一、门静脉高压症用药351

二、保护肝脏与降低肝酶药351

第十六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用药监护355

第一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用药监护355

一、硫脲类355

二、β受体阻断药356

三、碘和碘化物357

四、其他药物358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用药监护358

第三节 高催乳素血症的用药监护360

第四节 肢端肥大症的用药监护361

第五节 尿崩症的用药监护361

第六节 库欣综合征的用药监护362

第十七章 泌尿系统疾病的用药监护364

第一节 肾病综合征的用药监护364

一、利尿剂365

二、减少尿蛋白药物365

三、糖皮质激素365

四、免疫抑制剂365

第二节 慢性肾衰竭的用药监护367

一、营养治疗类药物368

二、降压药物369

三、治疗贫血的药物369

四、钙磷代谢调节药369

第三节 前列腺增生的用药监护370

一、α1受体拮抗药370

二、5α-还原酶抑制剂372

三、植物制剂373

第十八章 血液疾病的用药监护374

第一节 贫血的用药监护374

第二节 白细胞减少症的用药监护377

第三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用药监护379

第四节 止血与凝血异常疾病的用药监护381

第五节 白血病的用药监护383

第六节 升血小板药的用药监护387

第十九章 肿瘤的用药监护388

第一节 抗肿瘤药的作用机制分类388

第二节 抗肿瘤药的联合应用389

一、作用于不同时相的抗肿瘤药联合389

二、不同抗癌谱的抗肿瘤药联合389

三、不良反应不相叠加的药物联合389

第三节 抗肿瘤药的常见不良反应390

一、骨髓抑制390

二、消化道反应390

三、神经系统毒性390

四、泌尿道毒性390

五、口腔黏膜反应390

六、脱发390

七、高尿酸血症390

八、对机体刺激作用391

九、致畸作用391

第四节 常用抗肿瘤药的临床用药监护要点391

一、紫杉醇的用药监护要点391

二、多西他赛的用药监护要点391

三、应用顺铂重点监护肾毒性392

四、应用卡铂重点监护骨髓功能392

五、应用奥沙利铂重点监护神经毒性392

六、应用多柔比星重点监护心功能392

七、应用柔红霉素重点监护血尿酸水平392

八、应用环磷酰胺及异环磷酰胺重点监护膀胱毒性392

九、应用甲氨蝶呤重点监测肾功能392

十、应用丝裂霉素重点监护肝肾损害393

第五节 各类抗肿瘤药简介393

一、细胞毒类药物393

二、激素类药物412

三、生物靶向治疗药物416

四、其他抗肿瘤药物419

第二十章 代谢疾病及营养疾病的用药监护420

第一节 糖尿病的用药监护420

一、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420

二、口服降糖药424

第二节 骨质疏松症的用药监护429

一、骨吸收抑制药430

二、骨形成促进剂436

三、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双重作用的药物436

第三节 营养支持的用药监护437

一、维生素类438

二、矿物质类442

三、肠内营养药物444

四、肠外营养药物449

第四节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常的用药监护455

一、水、电解质补充药456

二、酸碱平衡调节药459

第二十一章 风湿性疾病的用药监护461

第一节 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用药监护461

第二节 免疫抑制药的用药监护465

第三节 糖皮质激素的用药监护467

第四节 生物制剂的用药监护471

第五节 软骨保护剂的用药监护472

第二十二章 五官科疾病的用药监护473

第一节 耳疾病的用药监护473

一、消毒防腐药滴耳剂473

二、抗生素滴耳剂474

三、软化耵聍药物474

第二节 鼻疾病的用药监护474

一、鼻用糖皮质激素475

二、抗组胺药476

三、肥大细胞稳定剂478

四、减充血剂478

第三节 咽、喉疾病的用药监护479

一、含漱液或含漱片479

二、含片480

三、咽部涂抹制剂481

四、喷雾法和熏气法用药481

第四节 眼科疾病的用药监护481

一、眼部感染用药481

二、眼用抗炎药485

三、散瞳药和睫状肌麻痹药488

四、青光眼用药490

五、人工泪液、眼润滑剂、收敛药494

六、眼部诊断药495

七、眼科围手术期用药496

第五节 口腔科疾病的用药监护496

一、口腔局部常用制剂496

二、口腔常用局部麻醉药500

第二十三章 皮肤科疾病的用药监护501

第一节 抗感染药物的用药监护501

一、皮肤细菌感染用药501

二、皮肤真菌感染用药503

三、皮肤病毒感染用药507

四、皮肤抗寄生虫感染用药507

五、性传播疾病用药509

第二节 外用糖皮质激素的用药监护511

第三节 皮肤清洁药和消毒防腐药的用药监护513

一、皮肤清洁药513

二、消毒防腐药513

第四节 皮肤病辅助治疗的用药监护515

一、润肤药515

二、保湿药516

三、屏障保护药517

四、皮肤保护药517

索引519

一、药品中文名称索引519

二、表格索引529

参考文献5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