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黔西县志 1986-2007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黔西县志 1986-2007](https://www.shukui.net/cover/9/35062290.jpg)
- 黔西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方志出版社
- ISBN:978780238617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979页
- 文件大小:272MB
- 文件页数:1044页
- 主题词:黔西县-地方志-1986~2007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黔西县志 1986-2007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17
第一篇 自然环境93
第一章 地质93
第一节 地层93
第二节 地质构造96
第三节 地质发展史99
第四节 地质灾害100
第二章 地貌101
第一节 特征102
第二节 类型102
第三节 山脉103
第四节 喀斯特与石漠化105
第五节 区域差异107
第三章 矿产108
第一节 煤炭资源108
第二节 煤层气110
第三节 其他非金属矿产112
第四节 金属矿产113
第五节 资源规划分区114
第四章 气候114
第一节 特征114
第二节 光、热、水及其他116
第三节 气候类型区119
第四节 灾害性天气120
第五章 河流、湖泊及水资源121
第一节 河流121
第二节 湖泊123
第三节 水资源124
第六章 土地和土壤资源126
第一节 土地126
第二节 土壤128
第七章 植物 动物132
第一节 植物、植被、森林分类区划132
第二节 动物134
第八章 环境状况135
第一节 地质环境与灾害防治135
第二节 空气环境136
第三节 水声环境和固体废物136
第四节 矿山及生态环境137
第五节 水土流失138
第二篇 行政区划139
第一章 乡镇村区划139
第一节 建镇并乡撤区139
第二节 街道和行政村划置142
第二章 各乡镇概况144
第三章 行政村简介176
附:建置和区划补正200
一、建置沿革补正200
二、清代区划补遗202
第三篇 人口计生 民族宗教205
第一章 人口数量和变动205
第一节 人口数量205
第二节 人口变动208
第三节 人口结构210
附:百岁以上老人简介219
第二章 人口控制220
第一节 计划生育指导服务220
第二节 制定规章办法222
第三节 计划生育宣传223
第四节 计生协会和村(居)民自治224
第五节 贯彻“三为主”、“三结合”225
第六节 创计生优质服务县226
第七节 奖励扶助228
第八节 责任追究和惩处228
第九节 节育成效229
第三章 民族231
第一节 民族工作231
第二节 民族经济233
第三节 民族文化236
第四节 民族教育和卫生240
第五节 民族传统节日242
附:前志民族篇补正245
第四章 宗教活动与管理245
第一节 宗教活动245
第二节 宗教管理246
第三节 宗教活动场所247
第四篇 工业248
第一章 水电站建设248
第一节 东风电站248
第二节 洪家渡电站249
第三节 索风(素丰)营电站251
附:县内小水电建设252
第二章 火电厂建设253
第一节 争取项目253
第二节 工程概况254
第三节 专用水库建设255
第三章 征地和移民安置256
第一节 东风电站水库移民256
第二节 洪家渡电站水库移民257
第三节 索风营电站水库移民258
第四节 火电厂及其水库征地补偿259
第四章 供电260
第一节 电力管理260
第二节 供电设施及管理260
第三节 供电变化261
第五章 煤炭开发263
第一节 煤炭资源探查263
第二节 安全生产管理264
第三节 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266
第四节 部分煤矿简介267
第六章 其他工业和工业管理269
第一节 地方国有工业企业269
第二节 部门工业企业271
第三节 合作工业272
第四节 个体工业273
第五节 工业管理274
第五篇 交通运输 邮政电信276
第一章 公路建设276
第一节 过境和县际公路建设276
第二节 县乡和矿山公路建设278
第三节 通村和扶贫公路修建280
第四节 桥梁289
第五节 公路管理和养护294
第二章 运输295
第一节 汽车客货运输295
第二节 拖拉机、农用车运输297
第三节 人力、畜力和公交运输298
第四节 水上运输299
第五节 运输管理监督300
第三章 邮政302
第一节 机构设施302
第二节 邮政业务303
第三节 储蓄和报刊发行303
第四节 经济效益304
第四章 电信305
第一节 电信业务305
第二节 移动通信公司307
第三节 联通公司308
第六篇 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310
第一章 县城镇规划及实施310
第一节 规划与规划管理310
第二节 规划实施简况312
第二章 县城建设和管理313
第一节 新城区建设313
第二节 老城区改造320
第三节 基础和公交设施323
第四节 城区绿化和环境保护325
第五节 城市管理326
第三章 集镇规划与实施328
第一节 集镇建设进展328
第二节 部分集镇建设简况330
第四章 房地产管理331
第一节 建设用地管理331
第二节 城市住房管理和改革332
第三节 房地产开发、交易和管理333
第五章 建筑334
第一节 建筑设计与管理334
第二节 建筑施工企业336
第三节 城乡建设拉动相关行业339
第六章 环境保护340
第一节 环保职责340
第二节 环境管理342
第三节 环境执法344
第四节 监管宣传和创优345
第七篇 农林牧水及国土管理346
第一章 开发扶贫和生态建设346
第一节 开发扶贫和农民减负346
第二节 生态建设350
第三节 助贫建房和茅屋改造351
第四节 新农村建设352
第二章 农业355
第一节 科技兴农355
第二节 农业综合开发360
第三节 农田基本建设361
第四节 粮油生产363
第三章 林业366
第一节 “长防”工程366
第二节 退耕还林367
第三节 造林护林367
第四节 林业管理和执法368
第四章 畜牧业371
第一节 畜禽品种引进和改良371
第二节 饲草种植和饲料加工372
第三节 畜禽生产和水产养殖373
第四节 畜禽疫病防治375
第五节 畜禽检疫检验376
第五章 水利377
第一节 原水利设施改造377
第二节 新建水利和饮水设施379
第三节 水利设施管理384
第四节 防汛抗旱和水土保持386
第六章 农业机械387
第一节 农业机械推广387
第二节 农机监理和农机企业390
第七章 国土资源391
第一节 土地资源和开发391
第二节 基本农田保护392
第三节 矿产资源开发392
第八篇 烟草和乡镇企业396
第一章 烟叶生产396
第一节 生产396
第二节 组织、服务和扶持397
第三节 区域化种植和基地建设402
第二章 栽培技术404
第一节 良种良法育苗404
第二节 移栽和大田管理406
第三节 采烤与分级扎把407
第三章 烟叶购销加工408
第一节 烟叶收购408
第二节 烟叶复烤调拨和销售412
第三节 卷烟经营414
第四节 经济效益415
第四章 乡镇企业416
第一节 1986年大办乡镇企业416
第二节 调整中稳步发展417
第三节 产品、产值和纳税418
第五章 乡镇企业管理420
第一节 行政管理420
第二节 生产安全管理420
第三节 名优产品及企业选介421
第九篇 经济管理和商贸423
第一章 经济发展概况423
第一节 生产总值423
第二节 工农业产值424
第三节 居民收入425
第二章 计划与统计426
第一节 经济计划426
第二节 农业、工业和基本建设计划427
第三节 统计428
第三章 审计428
第四章 物价、质监管理433
第一节 物价管理433
第二节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438
第五章 工商行政管理441
第一节 维护消费者权益441
第二节 城乡市场管理441
第三节 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446
第四节 经济合同和商标广告管理450
第六章 商贸453
第一节 国有商业公司453
第二节 私营商业与商业管理455
第七章 国有粮食商业456
第一节 购销网点456
第二节 粮油收购458
第三节 粮油供应459
第四节 粮油保管460
第五节 粮油经营、财政拨补、挂帐461
第八章 供销合作商业462
第一节 县联社462
第二节 直属企业463
第三节 基层社465
第十篇 财税 金融467
第一章 财政收支管理467
第一节 财政体制467
第二节 财政收入470
第三节 财政支出473
第四节 管理监督477
第二章 国税征管478
第一节 经征税种和税法宣传478
第二节 征收管理480
第三节 自身建设481
第三章 地方税征管483
第一节 经征税种和宣传483
第二节 征收管理483
第三节 自身建设485
附:解放前的财政税收补遗486
第四章 县人行业务状况489
第一节 执行货币政策489
第二节 支持地方经济发展490
第三节 资金清算汇划491
第五章 县农行营运494
第一节 管理和服务网点494
第二节 存款和储蓄494
第三节 发放各项贷款495
第四节 收贷和查处假币496
第五节 强化管理497
第六章 县建行营运498
第一节 服务网点和存款498
第二节 拨贷款和效益499
附:被骗贷巨款始末500
第七章 信用社营运502
第一节 基层社、联社及管理体制502
第二节 存贷业务503
第三节 支持农业发展506
第八章 保险业营运506
第一节 财产保险506
第二节 人寿保险508
第十一篇 政党、政协和群团510
第一章 县党代会和委员会510
第一节 党员结构和党支部510
第二节 中共黔西县委员会511
第二章 思想、政治建设514
第一节 解放思想大讨论514
第二节 党风廉政建设515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519
第四节 统一战线工作522
第五节 党校培训524
第三章 纪检 监察527
第一节 县、乡镇纪检委员会527
第二节 违纪违法查处527
第三节 执法监察和纠歪风528
第四章 中共区、乡镇、村组织529
第一节 区、乡镇党委会529
第二节 村、街道党支部531
补遗:1986年前区、社、队党组织简况531
附:县委工作报告532
第五章 政协黔西县委员会536
第一节 委员会、常委会536
第二节 提案工作538
第三节 智力支边工作539
第四节 参政议政540
第六章 群团组织541
第一节 县总工会541
第二节 共青团黔西县委员会543
第三节 妇女组织545
第四节 县工商联合会546
第十二篇 人代会和人民政府549
第一章 人民代表选举549
第一节 改革选举方法549
第二节 县人代会选举550
第三节 乡镇代表选举和代表会551
第二章 县人大常委会571
第一节 人大常委会工作职能571
第二节 人大常委会议主要内容572
附: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575
第三章 县人民政府584
第一节 县政府工作职能584
第二节 工作部门和代管单位584
第三节 各项制度585
附: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589
第四章 区公所、乡镇政府602
第一节 区公所602
第二节 乡镇人民政府602
补遗:黔西知府、知州名表603
第十三篇 军事 政法607
第一章 县武装部及武警中队607
第一节 设施、训练和国防教育607
第二节 征兵608
第三节 军民共建和抢险救灾609
第四节 武警中队609
第二章 公安610
第一节 消防610
第二节 队、所、台设置611
第三节 户口、治安、交通等管理612
第四节 预防和打击犯罪615
第五节 缉毒和戒毒619
第三章 检察621
第一节 侦查监督622
第二节 审查起诉623
第三节 预防职务犯罪和反贪检察625
第四节 渎职、控申、民事行政检察627
第五节 检察技术和监所检察629
第四章 审判630
第一节 设施、队伍和审判改革630
第二节 刑事审判631
第三节 民事和经济审判633
第四节 行政审判和执行635
第五章 司法行政637
第一节 普法教育637
第二节 公证和律师服务641
第三节 调解643
第十四篇 民政 人事 劳动 社保645
第一章 民政645
第一节 群众自治组织建设645
第二节 地名管理649
第三节 灾害救济653
第四节 社会救济658
第五节 社会福利664
第六节 抚恤、优待667
第七节 社会行政管理671
第二章 人事673
第一节 机构编制673
第二节 干部结构681
第三节 干部补充和管理686
第四节 专业技术队伍建设688
第五节 工资改革和调整692
第六节 津贴和补贴695
第七节 福利700
第八节 退休和离休701
第三章 劳动702
第一节 劳动就业702
第二节 劳动管理703
第三节 企业工资管理704
第四节 劳动保护705
第五节 职工待遇707
第四章 社会保障708
第一节 基本养老保险708
第二节 失业和基本医疗保险709
第十五篇 教育 科技711
第一章 教育改革711
第一节 社会力量办学711
第二节 校长聘任与培训712
第三节 教师聘任714
第四节 课程改革715
第二章 九年制义务教育716
第一节 “两基”攻坚716
第二节 “普九”和“普实”教育722
第三节 “两基”复查验收724
第三章 幼儿和初等教育726
第一节 幼儿教育726
第二节 初等教育728
第三节 青壮年扫盲730
第四章 中等教育和成人教育731
第一节 普通中学教育731
第二节 师范教育737
第三节 职业教育740
第四节 教师培训742
第五章 教育设施、科研和督导744
第一节 教育措施744
第二节 教育科研746
第三节 教育督导747
第六章 教育经费748
第一节 县拨款和上级补助748
第二节 社会各界捐资助学749
附:黔西教育补遗752
第七章 科学技术755
第一节 组织和队伍755
第二节 科技培训及活动756
第三节 科研成果和运用757
第四节 气象工作759
第十六篇 文化 新闻 旅游760
第一章 文化、文物760
第一节 群众文化760
第二节 文学艺术762
附:红楼梦百合诗769
第三节 文物管理779
第二章 广播、影视783
第一节 电影和广播783
第二节 电视785
第三章 图书、报刊788
第一节 图书发行和借阅788
第二节 黔西报刊790
第四章 文化市场管理794
第五章 旅游796
第一节 景区景点796
第二节 旅游服务803
第三节 景区规划806
第四节 景区建设807
第十七篇 史志 档案809
第一章 党史研究809
第一节 党史工作809
第二节 党史专著出版810
第三节 党史理论研究811
第二章 地方志编修814
第一节 修志成果814
第二节 方志理论探讨817
第三节 地方历史发掘820
第三章 文史资料837
第一节 文史资料收集837
第二节 专著、论文838
第四章 档案管理839
第一节 宣传贯彻《档案法》839
第二节 规范化建设840
第三节 清理运用841
第四节 专题资料与论文843
第十八篇 卫生医药和体育847
第一章 医疗研究改革和项目实施847
第一节 医疗单位847
第二节 疾病诊治849
第三节 医术研究和教学850
第四节 项目实施856
第五节 医疗制度改革864
第六节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865
第二章 卫生和防疫868
第一节 卫生活动868
第二节 防疫检疫872
第三节 妇幼保健875
第三章 药物877
第一节 药品生产和经营877
第二节 药品管理877
第四章 体育培训和参赛879
第一节 少体校和获奖879
第二节 组织竞赛和参赛880
第五章 群众体育883
第一节 体育团体及活动883
第二节 少数民族、职工和农民体育886
第三节 学校体育887
人物传·录表889
附录951
续修《黔西县志》始末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