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超文本文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超文本文学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5076952.jpg)
- 韩模永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2750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42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255页
- 主题词:文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超文本文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摘要1
绪论1
第一章 新型文类:超文本文学的存在形态及纸媒追溯10
第一节 超文本文学的定义及其概况12
一 超文本源起及超文本文学的定义12
二 新型文类:超文本文学概况18
第二节 超文本文学的存在形态及纸媒追溯28
一 文字造景型30
二 多向型33
三 互动型36
四 多媒体型38
第二章 “超文本性”:超文本文学的美学特征与观念会通44
第一节 “超文本性”的美学特征45
一 “无页码的书”:非线性的共时结构45
二 跨媒体:互文性的文本宇宙49
三 “操控”:交互性的主体参与53
四 “站的诗”:表演性的审美效应56
第二节 “超文本性”的观念会通59
一 隐喻的“网络”:“超文本性”与西方后现代文学理论的会通处59
二 “神思”、“游”与“道”:“超文本性”与中国传统美学的关联点73
第三节 “超文本性”的存在姿态86
第三章 作为“表演空间”的审美媒介:超文本文学的特异面貌与数字哲学94
第一节 链接类型95
一 功能型链接96
二 修辞型链接109
第二节 节点特质114
一 物理特质:“无”与“未完成性”115
二 存在特质:非物质性及文学效应120
第三节 结构模式125
一 存取形式:数据库结构125
二 表现形态:网状结构、层次性文本以及综合立体结构129
第四节 数字哲学135
第四章 “机器诗意”:从传统文学到超文本文学的新变轨迹141
第一节 世界性质的转变142
第二节 作者主体的消解147
一 多重作者合作者的出现151
二 私人写作与“团队生产”的并置153
三 “作者之死”与作者重生的混合155
第三节 作品存在的嬗变157
一 从静态到动态157
二 从单层到多层159
三 从书面语言到视觉语言160
第四节 阅读模式的转换162
一 “写读者”的诞生166
二 从“翻山越岭”到即时链接168
三 “游牧式”阅读体验的生成169
第五章 “第二种意义上的文学”:从传统文学到超文本文学的范式转换173
第一节 从“媒介优先论”到“媒介本体论”174
第二节 超文本文学的范式转换和理论建构183
一 以“四要素”为“批评理论的总趋向”的范式观184
二 以媒介为第五要素的范式观191
三 以超文本文学为对象的普遍范式观198
第三节 “文学性”变迁及“第二种意义上的文学”203
一 “文学性”:文学本性与文学属性203
二 超文本“文学性”变迁:从审美的僭越到语言的僭越209
三 “第二种意义上的文学”212
结语 文学之未来219
一 物质性真实感:电子文本的“阿喀琉斯之踵”219
二 超文本文学:未来文学的精彩一翼224
参考文献229
后记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