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碳足迹及其碳管理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碳足迹及其碳管理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7/35093669.jpg)
- 孙瑞红,高峻,叶欣梁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34414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18页
- 文件大小:107MB
- 文件页数:231页
- 主题词: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二氧化碳-废气排放量-总排污量控制-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碳足迹及其碳管理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1
1.1.1 研究背景1
1.1.2 研究目的3
1.1.3 研究意义3
1.2 研究目标、内容及关键问题5
1.2.1 研究目标5
1.2.2 研究内容5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6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点7
1.3.1 研究方法7
1.3.2 技术路线8
1.3.3 创新点8
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11
2.1 国内外相关碳足迹研究综述11
2.1.1 国内外碳足迹相关研究11
2.1.2 国外旅游碳足迹研究19
2.1.3 国内旅游碳足迹研究20
2.1.4 国内外碳足迹研究评述22
2.2 国内外相关碳管理研究综述23
2.2.1 国外碳管理研究综述23
2.2.2 国内碳管理研究综述26
2.2.3 国内外碳管理研究评述28
3 自然保护区碳足迹评价模型构建29
3.1 自然保护区碳足迹评价模型29
3.1.1 自然保护区碳足迹评价的主要内容29
3.1.2 自然保护区碳足迹评价的流程29
3.1.3 自然保护区的碳足迹评价模型31
3.2 自然保护区碳清单设计32
3.2.1 自然保护区内的碳排放分析32
3.2.2 自然保护区碳排放清单设计流程33
3.2.3 基于混合生命周期的自然保护区碳排放清单设计34
3.3 碳足迹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36
3.3.1 碳足迹评价指标选取36
3.3.2 自然保护区的碳足迹计算方法36
4 自然保护区碳管理机制构建39
4.1 自然保护区碳管理机制的理论支撑39
4.1.1 自然保护区碳管理的基本理论39
4.1.2 自然保护区碳管理的框架40
4.1.3 自然保护区碳管理动因42
4.2 自然保护区碳管理机理分析42
4.2.1 碳源碳汇的动力机制42
4.2.2 利益相关者机制43
4.2.3 碳交易与碳汇交易机制44
4.2.4 清洁发展机制45
4.3 自然保护区碳管理机制46
4.3.1 碳管理机制构建的核心46
4.3.2 自然保护区碳管理机制构建46
5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研究方案设计48
5.1 九寨沟概况分析48
5.1.1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48
5.1.2 选取九寨沟进行实证研究的依据50
5.2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发展与土地利用变化51
5.2.1 农林放牧和林业采伐阶段52
5.2.2 保护区成立和旅游起步阶段52
5.2.3 旅游快速增长且负面影响显现阶段53
5.2.4 旅游发展与保护并举阶段54
5.2.5 灾后重建旅游恢复并超越阶段54
5.3 九寨沟碳足迹评价指标选取55
5.3.1 九寨沟碳足迹评价边界确定56
5.3.2 九寨沟碳排放清单设计57
5.3.3 九寨沟碳足迹评价设计58
5.4 九寨沟碳足迹及碳管理评价方法和数据获取60
5.4.1 九寨沟碳足迹的评价方法60
5.4.2 数据获取62
6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能源碳排放研究64
6.1 自然保护区能源碳排放的相关研究概述64
6.1.1 自然保护区能源碳排放的相关研究64
6.1.2 九寨沟的能源使用和车辆运营65
6.1.3 不同能源碳排放系数的确定67
6.1.4 不同能源的消耗及碳排放计算方法68
6.1.5 数据来源71
6.2 九寨沟保护区观光车辆碳排放研究71
6.2.1 九寨沟观光车辆运营分析71
6.2.2 九寨沟观光车辆燃油消耗分析72
6.2.3 九寨沟观光车辆碳排放分析72
6.2.4 九寨沟观光车辆的生态效率分析74
6.2.5 九寨沟观光车辆最优碳排放分析74
6.2.6 结论及建议76
6.3 九寨沟保护区内居民私家车碳排放研究77
6.3.1 居民私家车消费的经济背景77
6.3.2 居民私家车消费增长及原因分析78
6.3.3 九寨沟私家车碳排放分析80
6.3.4 居民私家车碳排放与观光车辆碳排放的生态效率比较82
6.3.5 结论及建议84
6.4 九寨沟保护区工作车辆碳足迹研究85
6.4.1 九寨沟保护区工作车的运营概述85
6.4.2 九寨沟保护区工作车辆的燃油消耗及碳排放分析89
6.4.3 工作车辆不同主体的碳排放分析90
6.4.4 工作车与观光车辆、私家车碳排放比较分析92
6.4.5 结论及建议93
6.5 九寨沟电力使用产生的碳排放94
6.5.1 国内外电力碳排放的基本概况及相关研究94
6.5.2 九寨沟电力碳排放分析99
6.5.3 管理局办公用电碳排放和居民用电碳排放分析102
6.5.4 结论102
6.6 九寨沟保护区其他能源碳排放研究103
6.6.1 九寨沟其他能源类型及使用情况103
6.6.2 九寨沟其他能源的碳排放分析103
6.6.3 其他能源与电力、移动源燃油碳排放的比较分析104
6.6.4 结论105
7 九寨沟废弃物和土地利用碳排放106
7.1 九寨沟废弃物碳排放分析106
7.1.1 国内外旅游废弃物研究进展106
7.1.2 研究方法及数据获取108
7.1.3 九寨沟废弃物碳排放110
7.1.4 结论113
7.2 九寨沟不同土地类型碳排放与碳储存114
7.2.1 九寨沟不同植被土地类型的碳汇及碳储量变化114
7.2.2 九寨沟不同土地土壤碳汇及碳储量变化124
7.2.3 九寨沟土地利用的碳储量分析128
7.2.4 结论130
8 九寨沟碳足迹时空变化与预测分析132
8.1 九寨沟碳足迹评价132
8.1.1 碳足迹的计算方法132
8.1.2 2012年九寨沟碳足迹评价134
8.1.3 2012年九寨沟碳足迹的空间分布特征138
8.1.4 碳足迹的环境外部性分析140
8.2 碳足迹动态变化及未来预测141
8.2.1 九寨沟游客和居民人数的动态变化141
8.2.2 九寨沟人类活动碳足迹的动态变化分析141
8.3 九寨沟人类活动碳足迹的趋势预测143
8.3.1 九寨沟人类碳足迹的趋势分析143
8.3.2 基于库格涅茨曲线的九寨沟碳足迹峰值分析145
8.4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碳平衡分析146
8.4.1 2012年九寨沟生态碳平衡分析146
8.4.2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平衡分析152
8.4.3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碳源碳汇及碳平衡变动原因分析154
8.4.4 讨论155
8.4.5 结论156
9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碳管理158
9.1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碳管理模型158
9.1.1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碳减排关键因子分析158
9.1.2 九寨沟碳减排的潜力因子分析159
9.1.3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碳管理模型161
9.2 保护区参与碳交易的经济效益分析162
9.2.1 碳汇交易与碳价格波动162
9.2.2 自然保护区参与碳汇交易的经济效益分析165
9.3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碳减排实施167
9.3.1 九寨沟土地利用的优化与保持168
9.3.2 九寨沟居民人数控制与游客分流限制168
9.3.3 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减排责任分担168
9.3.4 转变能源消耗结构,实现结构性减碳169
9.3.5 加强环境教育,转变公众观念和消费方式170
9.3.6 改善运营的技术性减碳170
9.3.7 碳管理的制度与政策支持171
10 结论与展望172
参考文献176
附录1 “九寨沟碳足迹及碳管理”调研计划194
附录2 九寨沟调研部门及调研内容197
附录3 九寨沟游客碳足迹调查199
附录4 九寨沟居民碳足迹调查201
附录5 进出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居民私家车情况调研206
附录6 2009年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生态考察计划214
后记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