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0434654.jpg)
- 王洪庆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7028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29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242页
- 主题词:工业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2
第二节 研究意义和方法6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7
一、相关理论研究综述7
二、中部六省工业发展现状分析8
三、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研究9
四、中部六省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研究9
五、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10
六、提升中部六省工业环境规制水平研究12
七、提升中部六省技术创新能力研究13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15
第一节 工业化的基本内涵16
第二节 工业化阶段主要理论18
一、霍夫曼的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规律18
二、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理论20
三、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22
四、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理论23
五、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23
六、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24
七、格申克龙的欠发达地区后发优势理论25
第三节 国内新型工业化问题研究26
一、新型工业化的内涵26
二、新型工业化的路径研究29
三、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测度研究30
四、欠发达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问题研究31
五、“两化”融合、“三化”协调、“四化”同步研究32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40
本章小结42
第三章 中部六省工业发展现状分析43
第一节 中部六省工业化发展阶段分析44
一、工业化发展阶段判断方法44
二、中部六省工业化发展阶段分析46
第二节 中部六省工业发展现状50
一、中部六省工业发展成果50
二、中部六省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55
本章小结61
第四章 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研究63
第一节 新型工业化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64
一、评价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65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66
第二节 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变化趋势研究68
一、计算方法说明68
二、原始数据的收集69
三、计算结果及分析70
第三节 中部六省与其他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差异比较研究71
一、计算方法说明71
二、原始数据的收集73
三、计算结果及分析73
本章小结85
第五章 中部六省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研究87
第一节 中部六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分析88
一、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88
二、两化融合发展基础环境指数89
三、两化融合发展工业应用指数91
四、两化融合发展应用效益指数93
第二节 中部六省两化深度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95
一、信息化发展水平落后,对工业化的带动支撑作用有限95
二、多因素制约工业转型升级,影响了信息化的深度渗透97
三、各领域信息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机制尚未形成99
四、政策环境和安全保障有待改善,影响了两化融合的进程100
五、缺乏适应两化融合要求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102
六、两化融合的非均衡发展,阻碍了两化融合的进程102
第三节 国外及国内主要地区做法及经验103
一、主要国家做法及经验103
二、主要省区市做法及经验107
第四节 中部六省两化深度融合的工作重点112
一、加快重点行业信息化建设112
二、积极探索两化融合新模式114
三、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产业115
四、夯实两化融合的基础条件117
五、提高重要设施信息化水平118
六、加速社会事业信息化建设118
七、积极推动政务信息化建设120
八、加快建设自主创新体系121
第五节 中部六省两化深度融合的政策措施122
一、完善促进两化融合的制度环境122
二、加强组织实施124
本章小结126
第六章 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127
第一节 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128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128
二、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关系的理论分析129
第二节 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实证研究131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131
二、计算方法说明133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实证研究134
第三节 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135
一、协调发展度模型135
二、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136
第四节 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建议140
一、构建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发展机制140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良性互动发展的具体措施144
本章小结150
第七章 提升中部六省工业环境规制水平研究153
第一节 人力资本视角下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154
一、问题的提出154
二、理论模型构建157
三、经验分析方法和数据159
四、结果分析与稳健性检验163
五、主要结论与政策含义167
第二节 加大引进外资力度提升工业环境规制水平171
一、问题的提出171
二、地区层面的研究174
三、行业层面的研究180
四、主要结论189
第三节 提升环境规制水平的政策建议189
本章小结192
第八章 提升中部六省技术创新能力研究195
第一节 中部六省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196
一、中部六省技术创新能力现状分析196
二、研究综述198
三、数据来源、变量选取及模型构建199
四、计量结果及说明203
第二节 提升中部六省技术创新能力的措施205
一、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提高研发经费使用效率205
二、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体系209
三、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212
四、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213
本章小结214
译名对照表216
参考文献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