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脊柱外科麻醉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脊柱外科麻醉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0446086.jpg)
- 杜晓宣,郑传东,李宏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3596775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13页
- 文件大小:86MB
- 文件页数:436页
- 主题词:脊柱病-外科学-麻醉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脊柱外科麻醉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麻醉学发展史1
一、麻醉学的开始与发展1
二、麻醉在医学中的作用1
三、麻醉与相关科室的关系1
四、麻醉学发展的趋势3
第二节 脊柱手术麻醉的任务4
一、临床麻醉工作4
二、麻醉恢复室5
三、围手术期镇痛5
第三节 脊柱麻醉方法的选择6
一、全身麻醉6
二、硬膜外麻醉7
三、神经阻滞麻醉7
四、局部麻醉加强化7
第四节 脊柱麻醉术中监测8
一、一般监测项目8
二、特殊监测项目8
第二章 脊柱的应用解剖学12
一、椎间盘的应用解剖13
二、椎体的应用解剖14
三、椎弓根的应用解剖14
四、关节突关节的应用解剖17
五、钩椎关节的应用解剖18
六、椎间孔的应用解剖18
七、前、后纵韧带的应用解剖19
八、黄韧带的应用解剖19
九、棘间韧带、棘上韧带和项韧带的应用解剖20
十、横突间韧带的应用解剖20
十一、椎管的应用解剖20
十二、脊柱周围结构的应用解剖21
第三章 脊柱手术相关影像学26
第一节 X线诊断学26
一、颈椎X线诊断学26
二、胸椎X线诊断学30
三、腰椎X线诊断31
四、骶尾骨X线检查33
第二节 CT诊断学33
一、平扫34
二、靶CT技术35
三、重建技术35
四、增强扫描37
五、脊髓造影后CT扫描脊髓造影37
六、CT椎间盘造影术38
第三节 MRI诊断学38
一、脊柱MRI常规检查38
二、脊柱增强MRI检查41
三、脊柱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优选41
第四节 常见先天性脊柱畸形影像学表现42
第五节 脊柱外伤影像学表现47
一、脊椎骨折47
二、寰枢椎损伤48
第六节 脊柱肿瘤影像学表现49
一、脊柱血管瘤49
二、骨样骨瘤49
三、骨软骨瘤49
四、动脉瘤样骨囊肿51
五、骨髓瘤52
六、脊索瘤52
七、脊柱转移瘤54
第七节 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55
一、概述55
二、脊柱结核的影像学表现56
第八节 脊椎退行性变影像学表现59
一、临床与病理59
二、影像学表现59
第九节 脊髓病变影像学表现64
一、脊髓肿瘤和肿瘤样病变64
二、脊髓脱髓鞘病变64
三、脊髓血管畸形65
四、脊髓积水和脊髓空洞症66
五、脊髓损伤66
第四章 术前病情评估69
第一节 术前访视与检查69
第二节 全身情况及重要脏器评估与准备70
第三节 脊柱外科患者的特殊问题71
第四节 特殊病情麻醉评估与准备71
第五章 常用术前用药和麻醉药物75
第一节 麻醉前用药75
第二节 局部麻醉药77
第三节 静脉麻醉药80
第四节 吸入麻醉药83
第五节 肌肉松弛药90
第六节 镇痛类药物96
第六章 麻醉期间监测与管理116
第一节 常用麻醉监测116
一、体温监测116
二、麻醉深度监测116
三、尿量监测117
第二节 循环系统监测117
一、血压监测118
二、脉搏监测118
三、心电图监测119
四、中心静脉压监测119
五、心输出量监测119
六、超声心动图121
第三节 呼吸系统监测121
一、呼吸力学的监测121
二、氧合功能监测122
三、通气功能监测123
第四节 其他系统监测124
一、神经肌肉传递功能监测124
二、神经功能监测125
三、其他监测126
第五节 术中输液管理126
一、术中输液126
二、术中输血130
第七章 麻醉期间严重并发症管理132
第一节 概述132
第二节 呼吸系统并发症133
一、呼吸道梗阻或阻塞133
二、支气管痉挛134
三、低氧血症135
四、吸入性肺炎136
第三节 循环系统并发症137
一、高血压137
二、急性心肌梗死138
三、心律失常138
第四节 术中知晓和苏醒延迟139
一、术中知晓139
二、苏醒延迟139
第五节 其他并发症140
一、脑血管意外140
二、术后恶心与呕吐141
三、脑脊液漏141
四、神经损伤141
五、高钾血症142
六、硬膜外血肿142
七、低体温142
第八章 脊柱手术体位与围手术期护理143
第一节 手术体位对生理的影响143
常用脊柱手术体位及对生理的影响143
第二节 手术体位不当的并发症及处理144
第三节 手术中护理145
一、术前护理146
二、术中护理146
三、安置手术体位的原则和体位147
第四节 术后护理及康复148
一、术后护理148
二、术后康复149
第九章 低温与控制性降压151
第一节 人工低温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151
一、低体温疗法在神经系统治疗中的发展简史和研究进展151
二、目前低温疗法用于神经系统方面的治疗建议152
三、低温疗法有益作用的机制152
四、临床降温的分类与麻醉152
五、人工低温的监测153
六、降温技术153
七、人工低温的管理155
八、人工低温常见并发症155
第二节 控制性降压的生理影响156
一、控制性降压的理论基础157
二、控制性降压对机体的影响157
第三节 控制性降压的应用159
一、控制性降压的适应证与禁忌证159
二、重要脏器对低血压的耐受及降压限度160
三、控制性降压及其他技术在脊柱手术中的具体应用160
四、降压技术161
第四节 控制性降压的管理与并发症163
一、控制性降压的管理163
二、控制性降压的并发症165
第十章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167
第一节 自体血回收技术概述167
第二节 术中、术后输血168
一、输血指征168
二、成分输血170
三、输血的相关问题175
四、输血的并发症176
五、减少术中输血的方法180
第三节 自体血液回收准备与应用181
一、传统的术区血液回收技术181
二、术中术区血液回收洗涤技术182
第四节 血液稀释与应用183
一、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183
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技术185
三、血液稀释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86
第五节 围手术期输血相关知识186
一、输血前的评估及准备186
二、围手术期输血及辅助治疗186
三、围手术期输血不良反应188
四、围手术期输血不良反应的防治189
第六节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概念新认识190
第七节 自体输血概述及主要临床应用192
一、自体输血类型192
二、自体输血开展的必要性193
三、自体输血的优点及不良反应194
四、自体输血的主要临床应用194
第八节 自体输血的临床科室分工及推广策略思考196
一、开展自体输血的临床科室分工196
二、我国自体输血发展滞后原因探析197
三、我国进一步推广自体输血的策略思考198
第九节 围手术期其他血液保护主要策略简介199
第十一章 非手术治疗与疼痛管理202
第一节 非手术治疗的应用202
一、牵引202
二、物理治疗203
三、神经阻滞疗法203
四、运动疗法204
五、药物疗法204
第二节 针灸推拿治疗204
一、针灸治疗204
二、推拿治疗205
第三节 围手术期镇痛治疗207
一、围手术期疼痛的生理或病理生理影响207
二、常用镇痛药物207
三、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法207
第十二章 脊柱和脊髓外伤手术的麻醉209
第一节 急性外伤的临床特点209
一、病因209
二、一般特点209
第二节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210
第三节 麻醉实施与术中管理211
一、麻醉的实施211
二、麻醉用药的选择211
三、术中管理212
第四节 神经根保护与检测212
一、肌电图用于神经根保护212
二、皮节体感诱发电位用于神经根监测212
第十三章 脊柱退行性变手术的麻醉214
第一节 病理生理与临床特点214
一、椎间盘突出214
二、椎管狭窄214
三、腰椎滑脱216
第二节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216
一、麻醉前评估217
二、麻醉前准备219
第三节 麻醉监测管理222
一、麻醉方法的选择222
二、监测管理223
第四节 相关并发症与处理228
一、椎管内麻醉并发症的防治228
二、围手术期急性肺不张231
三、围手术期脑卒中233
四、术后谵妄(POD)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235
第十四章 先天性脊柱脊髓发育异常手术的麻醉238
第一节 病理生理与临床特点238
第二节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239
一、麻醉前评估239
二、麻醉前准备240
第三节 麻醉监测管理240
第四节 相关并发症与处理241
一、手术相关并发症241
二、麻醉相关并发症242
第十五章 强直性脊柱炎矫形术的麻醉244
第一节 概述244
第二节 病理生理与临床特点246
一、病理生理246
二、临床表现247
第三节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247
第四节 困难气道处理方法249
第五节 麻醉监测管理251
第六节 麻醉期间注意事项254
第七节 相关并发症与处理256
第十六章 脊柱结核手术的麻醉261
第一节 病理生理与临床特点261
一、病理生理261
二、临床特点261
第二节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262
一、麻醉前评估262
二、麻醉前准备263
第三节 麻醉监测与管理264
一、常规监测项目及管理264
二、扩展监测项目及管理264
第四节 相关并发症与处理265
第十七章 脊柱和脊髓肿瘤手术的麻醉267
第一节 概述267
第二节 病理生理与临床特点269
一、病理生理269
二、临床特点270
第三节 麻醉前访视271
第四节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272
一、麻醉前评估272
二、麻醉前准备275
第五节 麻醉技术276
第六节 麻醉监测与管理277
一、麻醉监测277
二、麻醉期及恢复期的监测与管理280
第七节 相关并发症282
一、一般并发症282
二、肿瘤切除的并发症282
三、脊髓减压并发症283
四、脊柱重建并发症283
五、气管插管术并发症284
第十八章 特发性脊柱侧弯手术的麻醉286
第一节 病理生理与临床特点286
一、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定义和分型286
二、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病因学287
三、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病理生理改变287
四、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治疗287
第二节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288
第三节 小儿脊柱手术麻醉管理291
第四节 麻醉监测管理292
第五节 相关并发症与处理293
第十九章 局部浸润麻醉下脊柱手术296
第一节 概述296
一、3种卡因的药理296
二、麻醉药液的配制和用药297
三、局部浸润麻醉技术和手术操作297
四、局部麻醉药的全身毒性297
五、局部麻醉药中毒的治疗298
六、对局部浸润麻醉的重新认识299
第二节 分层、分次局部浸润麻醉300
一、经后路沿棘突切口的局部浸润麻醉300
二、第二层局部浸润麻醉301
三、第三层局部浸润麻醉301
四、第四层局部浸润麻醉301
五、术中并发症及注意事项301
第三节 颅盆牵引局部浸润麻醉下脊柱弯曲矫形术302
一、适应证302
二、禁忌证303
三、术前准备及体位303
四、局部浸润麻醉及手术操作303
五、注意事项及优缺点评估306
第四节 局部浸润麻醉下颈椎前路手术306
一、目的及意义306
二、适应证306
三、手术方法306
四、注意事项及优缺点309
第五节 局部浸润麻醉下颈椎后路手术309
一、目的及意义309
二、适应证310
三、局部解剖310
四、手术方法310
五、注意事项与防范要点314
第六节 局部浸润麻醉下微创式脊柱截骨分次手法矫正术315
一、概述315
二、手术方法316
三、注意事项320
第七节 局部浸润麻醉下椎板及骨化黄韧带切除术321
一、适应证322
二、麻醉与体位322
三、手术操作步骤322
四、术中陷阱及注意事项325
第八节 局部浸润麻醉下腰椎间盘摘除术326
一、概述326
二、局部浸润麻醉下咬骨钳开窗椎间盘摘除术327
三、局部浸润麻醉下单侧椎板间骨刀开窗腰椎间盘摘除术330
第二十章 脊柱畸形患者术中特殊卧位的摆放336
第一节 重度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ASK)术中卧位问题336
一、概述336
二、手术方法和卧位337
第二节 颅盆环支撑牵引下脊柱矫形手术的术中卧位问题342
一、概述342
二、颅盆牵引的优越性343
第三节 强直性脊柱炎颈胸段后凸截骨术的术中卧位344
一、概述344
二、C7~T1单纯椎板截骨手术方法346
三、颈胸段椎弓椎体截骨术348
四、要点及注意事项350
第四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根管狭窄症的术中体位351
一、概述351
二、单侧椎板间骨刀开窗腰椎间盘摘除术的手术方法352
第二十一章 胸腔镜脊柱手术的麻醉356
第一节 病理生理与临床特点356
一、胸腔解剖356
二、麻醉时侧卧位单肺通气对呼吸生理的影响及临床特点357
第二节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358
一、麻醉前评估358
二、麻醉前准备359
第三节 麻醉监测管理360
一、麻醉监测360
二、麻醉管理361
第四节 相关并发症与处理362
一、低氧血症362
二、心律失常362
三、气管支气管撕裂伤363
四、复张性肺水肿363
五、术后肺扩张不全363
第二十二章 微创脊柱手术的麻醉365
第一节 病理生理与临床特点365
第二节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365
一、麻醉前评估366
二、麻醉前准备366
第三节 麻醉监测管理367
第四节 相关并发症及处理370
一、低体温370
二、体位造成的损伤370
三、静脉栓塞综合征371
第二十三章 健忘镇痛复合麻醉在脊柱手术自主翻身的应用372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372
二、麻醉方法372
三、麻醉注意要点372
第二十四章 脊柱脊髓手术神经功能监测374
第一节 神经功能监测与评估374
一、诱发电位监测374
二、肌电图监测374
第二节 唤醒测试和诱发电位监测376
第三节 术中应用与管理377
第二十五章 脊柱疾病介入治疗385
第一节 臭氧在脊柱疾病中的应用385
一、臭氧的理化性质385
二、脊柱疾病臭氧的治疗机制385
三、操作方法386
四、疗效评定387
五、臭氧在脊柱疾病应用中的适应证和禁忌证388
六、臭氧治疗的优点388
七、臭氧治疗的并发症及其风险388
八、结论388
第二节 针刀疗法389
一、针刀的作用机制389
二、针刀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389
三、针刀的型号和消毒390
四、操作入路、操作注意事项、操作方法及手术方法390
五、针刀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391
六、关于针刀与阻滞麻醉相伍用的问题392
七、注意事项392
第三节 疼痛技术在脊柱疾病中的应用393
一、中草药393
二、非甾体类抗炎药393
三、阿片类药物394
第二十六章 脊柱手术后重症监测治疗室的管理396
第一节 麻醉恢复室的设置与管理396
一、PACU的建制396
二、监护仪及治疗设备配置397
三、药品配制397
四、PACU日常工作398
第二节 脊柱手术后的监测管理399
一、循环系统监测399
二、呼吸系统监测403
三、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监测407
四、肾功能监测408
五、温度监测408
第三节 特殊功能监测与管理409
第四节 重症监护治疗设置与管理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