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中国国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新中国国债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6/30459507.jpg)
- 潘国旗,柳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751416900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03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31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中国国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研究意义1
二、研究范畴——国债概念的界定4
三、研究综述6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14
第一章 革命根据地公债和新中国初期的国债17
第一节 革命根据地公债回顾17
一、土地革命时期的根据地公债18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根据地公债24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根据地公债38
四、革命根据地公债的作用与特点44
第二节 新中国20世纪50年代的国债48
一、人民胜利折实公债48
二、经济建设公债61
三、20世纪50年代的外债74
第二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国债80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的国债80
一、20世纪80年代初恢复国债发行的历史背景80
二、改革开放初期的国债发行历程与发行市场的逐步建立83
三、改革开放初期的国债流通市场92
四、改革开放初期国债的作用98
第二节 亚洲金融危机后的国债99
一、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100
二、亚洲金融危机后的国债发行市场107
三、亚洲金融危机后的国债流通市场111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外债116
一、新时期外债的举借及特点117
二、外债管理逐步完善119
三、新时期外债的作用121
第三章 中国国债规模的现状分析123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债规模的阶段性概况123
一、国债规模缓慢增长阶段(1979~1993年)123
二、国债规模大幅度增长阶段(1994~1997年)124
三、国债规模攀升至一个新水平阶段(1998~2004年)124
四、国债新增规模出现回落阶段(2005~2008年)124
五、国债规模再度攀升阶段(2009~2013年)125
第二节 对中国目前国债规模的度量125
一、社会应债能力指标分析126
二、政府偿债能力指标分析131
三、对上述国债规模度量指标的分析135
四、对中国国债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36
第四章 国债政策的经济效应分析139
第一节 国债运行产生的金融效应139
一、国债发行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139
二、国债流通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140
三、国债偿还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141
四、国债运行对市场利率的影响142
第二节 国债政策对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影响142
一、国债对投资的影响143
二、国债对消费的影响144
三、国债对总供给的影响144
四、国债政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145
第五章 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与国债政策的可持续性153
第一节 国债资金使用方向影响国债政策的可持续性153
一、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应当服务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建设的需要154
二、公共财政的建设目标决定着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155
三、国债资金使用方向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作用156
四、优化国债资金使用结构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156
五、国债资金投向需要根据经济发展阶段加以调整157
第二节 对1998年以来中国国债使用方向调整状况的考察158
一、国债投资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顺利实施贡献突出158
二、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后国债投资方向存在的问题161
三、2004年起国债使用方向做出调整162
四、调整国债使用方向的根据163
五、国债资金使用方向调整后需防范的财政风险164
第六章 当前国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65
第一节 国债的相关法规建设及监管难以满足现实需要165
一、国债相关法规建设滞后165
二、国债监管部门间分工不明确,监管不协调166
第二节 国债市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167
一、国债发行市场存在的问题167
二、国债流通市场存在的问题168
第七章 后危机时代的国债政策与国债市场170
第一节 后危机时代的宏观经济环境170
一、发达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171
二、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国内经济环境175
第二节 调整完善后危机时代的国债政策178
一、合理控制国债规模,防范国债风险178
二、加强国债管理,防范财政风险181
三、优化国债资金投放取向186
四、完善国债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189
五、积极尝试扩大地方政府发债权,分散中央政府的债务风险190
第三节 加强后危机时代的国债市场建设191
一、加强国债相关法律制度建设192
二、借鉴国际经验,完善国债发行制度195
三、健全市场运行机制,完善国债流通市场198
第八章 严格控制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风险202
第一节 隐性及或有债务成为中国政府债务的主要风险源203
一、中央政府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的现状203
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的现状207
第二节 中国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的成因208
第三节 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对国债政策的影响210
第四节 防范和化解中国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的对策建议210
一、转变政府职能,使其符合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要求211
二、深化体制改革,消除产生隐性及或有债务的体制性因素211
三、分清责任,组织清欠,控制新增214
结语215
参考文献231
附录一 新中国国债大事记247
附录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1958年)国债发行情况265
附录三 改革开放后国债发行情况267
后记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