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注解与配套 第4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50938438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22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242页
- 主题词:仲裁法-法律解释-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注解与配套 第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1
第一章 总则1
第一条 【立法宗旨】1
1.目前我国解决民事纠纷的途径有哪些?仲裁与诉讼相比,有哪些特点2
第二条 【适用范围】3
第三条 【适用范围的例外】4
第四条 【自愿仲裁原则】5
2.当事人在草拟仲裁协议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5
第五条 【或裁或审原则】7
3.仲裁协议对人民法院的效力体现在哪些方面7
4.在适用或裁或审原则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7
第六条 【仲裁机构的选定】8
5.实践中选定仲裁机构应当注意哪些问题8
第七条 【以事实为根据、符合法律规定、公平合理解决纠纷的原则】9
第八条 【仲裁独立原则】9
6.仲裁独立原则排斥来自仲裁委员会本身的干涉吗10
第九条 【一裁终局制度】10
7.当事人对人民法院驳回其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再审吗10
第二章 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协会11
第十条 【仲裁委员会的设立】11
第十一条 【仲裁委员会的设立条件】12
第十二条 【仲裁委员会的组成人员】12
第十三条 【仲裁员的条件】12
8.仲裁员任职资格的取得需要符合哪些条件13
9.人民法院其他工作人员能否担任仲裁员13
第十四条 【仲裁委员会与行政机关以及仲裁委员会之间的关系】14
10.行政机关可以对仲裁委员会进行业务指导吗14
第十五条 【中国仲裁协会】14
第三章 仲裁协议15
第十六条 【仲裁协议的形式和内容】15
11.如何判断当事人是否在仲裁协议中选定了仲裁委员会16
12.当事人签订的多份合同中,对仲裁条款未作统一规定,如当事人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对此是否有管辖权18
第十七条 【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形】19
第十八条 【对内容不明确的仲裁协议的处理】20
13.当事人在原仲裁机构终止前达成仲裁协议,该机构终止后,约定提交仲裁的争议发生,此时应当如何申请和受理仲裁20
14.仲裁协议中未约定仲裁机构和合同履行地的情况下,如何确定管辖权的归属20
15.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约定“由当地仲裁机构仲裁”,但在该地依法重新组建的仲裁机构成立前未就此重新达成补充协议的,该仲裁协议是否有效21
16.合同双方当事人约定仲裁条款不明,发生纠纷后一方当事人诉至法院的,仲裁条款是否有效?法院应否受理21
第十九条 【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对仲裁协议效力的影响】22
17.实践中理解仲裁协议的独立性应当注意哪些问题22
第二十条 【对仲裁协议的异议】23
18.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提出异议需要符合哪些条件24
19.当事人对仲裁协议效力有异议的,有权具体向哪些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提出?以哪个机构作出的结论为准25
第四章 仲裁程序25
第一节 申请和受理25
第二十一条 【申请仲裁的条件】25
20.仲裁委员会怎样审查当事人提出的仲裁申请26
第二十二条 【申请仲裁时应递交的文件】26
21.当事人申请仲裁可以采用口头形式吗?申请仲裁应当提供哪些文件26
第二十三条 【仲裁申请书的内容】27
22.提交仲裁申请书应当注意哪些问题27
第二十四条 【仲裁申请的受理与不受理】28
第二十五条 【受理后的准备工作】28
23.仲裁中的送达应当注意哪些问题29
24.仲裁审理前仲裁委员会应当做好哪些准备工作29
第二十六条 【仲裁协议的当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处理】30
25.人民法院审理仲裁协议效力确认案件,应当如何审查?对于涉外仲裁协议效力的审查,应当如何确定准据法31
第二十七条 【仲裁请求的放弃、变更、承认、反驳以及反请求】31
26.被申请人提出反请求应当具备哪些条件?仲裁委员会审查被申请人提出的反请求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32
第二十八条 【财产保全】33
27.利害关系人在申请仲裁前是否可以申请采取保全措施?应注意哪些问题33
28.申请仲裁财产保全的条件具体有哪些34
29.仲裁财产保全的具体程序是怎样的35
30.仲裁财产保全的执行应当注意哪些问题35
31.申请仲裁财产保全错误的,申请人应当怎样承担赔偿责任36
第二十九条 【仲裁代理】37
第二节 仲裁庭的组成37
第三十条 【仲裁庭的组成】37
32.仲裁庭与仲裁委员会有哪些区别38
第三十一条 【仲裁员的选任】38
33.在合议制仲裁庭中,仲裁员的选任应当注意哪些问题39
34.独任仲裁庭与合议制仲裁庭相比,各有哪些优缺点39
第三十二条 【仲裁员的指定】40
第三十三条 【仲裁庭组成情况的书面通知】40
35.仲裁委员会在通知当事人有关仲裁庭的组成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40
第三十四条 【仲裁员回避的方式与理由】41
36.仲裁回避的决定应当在什么期限内作出41
第三十五条 【回避申请的提出】42
37.当事人申请回避的时间有哪些要求42
第三十六条 【回避的决定】42
38.仲裁法中的回避是否适用于记录人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员?回避决定应当怎样做出42
第三十七条 【仲裁员的重新确定】43
39.仲裁中,作出回避决定的法律后果有哪些43
第三十八条 【仲裁员的除名】44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44
第三十九条 【仲裁审理的方式】44
40.开庭审理和书面审理各有哪些优缺点?开庭审理和书面审理各应注意哪些问题45
第四十条 【开庭审理的方式】45
第四十一条 【开庭日期的通知与延期开庭】46
41.实践中延期开庭的情形有哪些46
第四十二条 【当事人缺席的处理】47
42.实践中撤回仲裁申请的表现形式有哪些?申请撤回仲裁申请需要具备哪些条件47
第四十三条 【证据提供与收集】48
43.仲裁中的证据条件与种类有哪些48
44.在仲裁实践中,对于证据的审查判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48
第四十四条 【专门性问题的鉴定】49
45.仲裁中对于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应当注意哪些问题49
第四十五条 【证据的出示与质证】49
46.仲裁中的质证应当注意哪些问题49
47.对于证据的审查判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50
第四十六条 【证据保全】51
48.仲裁证据保全在执行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51
第四十七条 【当事人的辩论】52
49.仲裁中的辩论顺序是怎样的52
第四十八条 【仲裁笔录】53
50.仲裁实践中仲裁笔录的记录、审阅、补正和签章应当注意哪些问题53
第四十九条 【仲裁和解】53
51.仲裁和解具有哪些效力54
第五十条 【达成和解协议、撤回仲裁申请后反悔的处理】55
52.当事人撤回仲裁申请后反悔的,能否根据原仲裁协议申请仲裁55
第五十一条 【仲裁调解】55
53.仲裁和解与仲裁调解有哪些区别56
第五十二条 【仲裁调解书】56
54.仲裁调解书何时生效?当事人可以反悔吗56
第五十三条 【仲裁裁决的作出】57
55.仲裁裁决的作出有哪些形式57
第五十四条 【裁决书的内容】57
第五十五条 【先行裁决】58
56.先行裁决一般在哪些情形下作出58
57.先行裁决可以适用于哪些情形58
第五十六条 【裁决书的补正】58
58.仲裁实践中,裁决书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补正58
59.补正仲裁裁决书应当遵循哪些程序59
第五十七条 【裁决书生效】59
第五章 申请撤销裁决59
第五十八条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法定情形】59
60.在仲裁实务中,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应当注意哪些问题60
第五十九条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期限】61
第六十条 【人民法院对撤销申请的审查与处理】62
第六十一条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后果】62
61.在实践中适用撤销仲裁裁决程序的中止制度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62
第六章 执行63
第六十二条 【仲裁裁决的执行】63
62.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仲裁裁决由哪个法院管辖?当事人应当提供哪些文件和证明63
第六十三条 【仲裁裁决的不予执行】64
63.仲裁实践中,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有哪些程序性要求64
64.撤销仲裁裁决制度与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制度有哪些异同65
65.怎样理解依法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情形66
第六十四条 【仲裁裁决的执行中止、终结与恢复】67
66.仲裁实践中,中止执行仲裁裁决的事由有哪些68
67.恢复执行仲裁裁决的情形有哪些68
68.终结仲裁裁决执行的情形有哪些69
第七章 涉外仲裁的特别规定70
第六十五条 【涉外仲裁的法律适用】70
69.在涉外仲裁的法律适用上应当注意哪些问题71
第六十六条 【涉外仲裁委员会的设立】72
70.我国的涉外仲裁委员会有哪些?分别受理哪些案件72
第六十七条 【涉外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的聘任】73
第六十八条 【涉外仲裁的证据保全】73
第六十九条 【涉外仲裁的开庭笔录与笔录要点】74
第七十条 【涉外仲裁裁决的撤销】74
71.申请撤销涉外仲裁裁决的情形有哪些74
72.申请撤销国内仲裁裁决与涉外仲裁裁决的有哪些主要区别74
第七十一条 【涉外仲裁裁决的不予执行】75
73.不予执行涉外仲裁裁决的情形有哪些75
第七十二条 【涉外仲裁裁决的执行】76
74.申请涉外仲裁裁决执行应当注意哪些问题76
75.当事人向外国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承认与执行我国涉外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需要具备哪些条件77
第七十三条 【涉外仲裁规则】78
第八章 附则78
第七十四条 【仲裁时效】78
76.在适用仲裁时效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78
第七十五条 【仲裁暂行规则的判定】79
第七十六条 【仲裁费用】79
第七十七条 【本法适用的例外】80
第七十八条 【本法施行前制定的有关仲裁的规定的效力】80
第七十九条 【本法施行前后仲裁机构的衔接与过渡】80
第八十条 【施行日期】81
配套法规8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节录)(2017年3月15日)8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节录)(2009年8月27日)9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录)(2011年2月25日)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节录)(2012年8月31日)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2009年6月27日)13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2006年8月23日)14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4年1月9日)14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认可和执行台湾地区仲裁裁决的规定(2015年6月29日)15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我国加入《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的决定(1986年12月2日)15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重新组建仲裁机构方案》、《仲裁委员会登记暂行办法》、《仲裁委员会仲裁收费办法》的通知(1995年7月28日)155
司法部关于印发《关于规范和加强仲裁机构登记管理的意见》的通知(2016年6月14日)162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2014年11月4日)166
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2014年11月4日)192
实用附录219
仲裁申请书219
仲裁答辩书220
仲裁反请求申请书221
仲裁和解协议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