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宪法学习读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全国“七五“普法统编教材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1188735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36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2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宪法学习读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依宪治国与依宪执政1
一、依宪治国与依宪执政的历史演变1
(一)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的前世今生2
(二)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3
(三)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4
二、依宪治国与依宪执政的基本特征6
(一)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7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宪法原则8
(三)公有制是人民主体地位的保障8
(四)让人民形式上有权,实质上也有权9
三、依宪治国与依宪执政的重大意义13
(一)培育宪法观念13
(二)树立宪法权威14
(三)促进宪法实施18
2 宪法法律至上21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22
(一)宪法权威是宪法至上的基础22
(二)宪法凝聚社会共识,象征国家团结23
(三)宪法是法律的统领25
二、任何权威都不得超越宪法法律的权威26
(一)科学认识党与法的关系26
(二)政治权威受宪法法律约束27
(三)党纪与国法统一于宪法之下28
(四)个人权威不能超越宪法法律权威32
(五)法律权威服从宪法权威34
(六)制度权威不得逾越宪法法律权威35
三、确保改革统一于宪法法律之下37
(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37
(二)激活宪法解释机制,促进改革39
(三)先试先行,需要授权41
3 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44
一、国家的根本任务44
二、国家的根本制度46
(一)政治制度47
(二)经济制度54
(三)社会制度57
4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59
一、平等是一项基本人权59
(一)生命平等和人格平等60
(二)机会平等和同等对待60
(三)平等、自由、博爱共同撑起人类理想62
二、平等权的宪法保护是人类的理性选择63
(一)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64
(二)平等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形式64
(三)宪法监督是保护平等权的有力武器65
三、立法平等是实现平等的中流砥柱66
(一)立法平等是平等保护的前提66
(二)从规范立法开始67
(三)平等不是平均68
(四)平等也要与时俱进68
四、反对人治和特权是保障平等的坚船利器70
(一)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70
(二)晒出“权力清单”71
(三)祛除“超国民待遇”72
五、司法是维护平等的最后防线73
(一)反歧视诉讼,任重道远73
(二)审判独立76
六、平等观念是实现平等的源头活水77
(一)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国家77
(二)振作国民精神,造就共和公民78
(三)守法平等是公民应尽的义务79
5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81
一、宪法确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82
(一)“公民”一词的由来82
(二)宪法是基本权利的载体83
二、政治权利是公民主体地位的高度体现84
(一)言论自由的尺度84
(二)钞票岂能换选票87
三、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是享有其他权利的必要前提88
(一)游街是对法治的羞辱89
(二)收容遣送与劳动教养制度退出历史91
(三)“卧室里的权利”93
四、社会经济权利是实现公民权利的有力保障95
(一)公民的合法私产不受侵犯95
(二)受教育权的平等实现97
五、未列举的基本权利99
(一)宪法为何要列举权利99
(二)宪法如何保护未列举的权利100
六、无救济就无权利101
(一)国家赔偿的价值101
(二)立案登记制是权利救济的新发展103
6 权由法定 权依法使105
一、把权力关进笼子105
(一)权力的“权”与权利的“权”106
(二)为什么要把权力关进笼子里107
(三)什么才能把权力关进笼子里108
(四)“权大还是法大”是个真命题108
二、给权力划定边界108
(一)用法律界定公权力边界109
(二)用法律保护私权利行使113
(三)宪法界定公权力边界的方法114
三、宪法对行政权的界定与监督115
(一)通过行政法规范行政权115
(二)在宪法指引下依法界定行政权116
四、内外兼修,促进依法行政126
(一)练好内功——改进行政执法工作126
(二)借助外力,以行政救济监督行政权127
7 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133
一、宪法下的司法制度134
(一)司法制度的本质属性134
(二)司法机关137
(三)司法人员138
二、司法制度的运行140
(一)立案登记制140
(二)审级制度141
(三)审判组织141
(四)诉讼程序142
三、如何获得司法救济145
(一)扩大诉讼权利145
(二)加强人权司法保障146
(三)获得法律援助146
(四)运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148
四、司法的监督与问责148
(一)落实人大监督149
(二)强化检察监督149
(三)内部纪律监督150
(四)良性舆论监督150
(五)司法职业保障151
五、司法改革151
(一)司法制度的本位回归与提升151
(二)新一轮司法改革的措施与突破152
(三)司法改革的未来154
8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155
一、立法是宪法实施的重要前提156
(一)健全人大主导立法的体制156
(二)加强重点领域立法157
(三)提高立法质量159
二、司法机关负有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161
(一)人民法院对宪法的实施161
(二)人民检察院对宪法的实施167
三、宪法监督是宪法实施的保证168
(一)区分违宪与违法168
(二)违宪审查的本质170
(三)中国特色的宪法监督制度171
(四)加强宪法解释,推动宪法实施173
9 弘扬法治精神 树立宪法信仰175
一、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176
(一)法治精神是法治发展的驱动力176
(二)培育法治精神是依法治国的战略性任务179
二、用宪法信仰凝聚力量182
(一)国家必须严格按照宪法办事183
(二)公民要相信宪法的力量184
(三)树立宪法信仰的具体举措185
三、将法治精神与宪法信仰相结合190
(一)宪法信仰是法治精神的集中表达191
(二)树立宪法信仰是弘扬法治精神的重要标志191
附录19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19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19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88年4月12日)2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2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2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04年3月14日)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