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05年辽宁省公众科学素养状况调查报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2005年辽宁省公众科学素养状况调查报告](https://www.shukui.net/cover/78/30508651.jpg)
- 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编)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814670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70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179页
- 主题词:科学技术-民族心理素质-调查报告-辽宁省-2005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005年辽宁省公众科学素养状况调查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摘要1
一、辽宁省公众的科学素养状况1
二、辽宁省公众获得科技信息的渠道和方法4
三、辽宁省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态度7
第一章 辽宁省公众的科学素养状况11
一、辽宁省公众基本科学素养状况12
(一)公众科学素养状况的总体情况12
(二)城乡公众科学素养达标率对比13
(三)男女公众科学素养达标率对比13
(四)不同年龄段公众科学素养达标率对比15
(五)不同文化程度公众科学素养达标率对比17
(六)不同职业公众科学素养达标率对比18
(七)不同地区公众科学素养达标率对比18
(八)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公众科学素养达标率对比19
二、辽宁省公众对科学知识的理解19
(一)对基本科学观点的理解19
(二)公众对基本科学术语的了解程度22
(三)公众对基本科学观点和术语的了解程度23
(四)对辽宁省各类公众理解科学知识程度的差异及分析23
三、辽宁省公众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理解26
(一)公众对科学方法的理解程度26
(二)对辽宁省各类公众理解科学方法的差异及分析27
(一)公众对科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解程度31
四、辽宁省公众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的理解31
(二)对辽宁省各类公众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差异及分析33
五、辽宁省家庭经济收入对公众科学素养的影响36
第二章 辽宁省公众对各种传媒的利用情况39
一、辽宁省公众利用各种传媒获取信息的基本情况39
(一)公众利用各种传媒获取时事新闻的基本情况39
(二)公众利用各种传媒获取科技信息的基本情况40
(三)公众接触各种传媒的频率42
二、对辽宁省公众获取各种信息频率的分析43
(一)公众通过电视获取各种信息情况及分析43
(二)公众通过报纸获取各种信息情况及分析46
(三)公众通过图书获取各种信息情况及分析49
(四)公众通过广播获取各种信息情况及分析52
(五)公众通过科学期刊获取各种信息情况及分析55
(六)公众通过因特网获取各种信息情况及分析57
第三章 辽宁省科普设施对公众科学素养的影响61
一、辽宁省公众利用科普场馆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总体情况61
(一)公众参观科技场馆等公共场所的频率61
(二)公众没有参观科技馆等场所的原因61
二、辽宁省具备科学素养公众利用科普场馆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总体情况62
三、辽宁省公众利用科普场馆等设施与科学素养关联性分类解析63
(一)公众参观科技馆等科技场馆的情况63
(二)公众参观自然博物馆的情况66
(三)公众参观科普画廊或宣传栏的情况69
(四)公众利用公共图书馆的情况72
(五)公众利用图书阅览室的情况75
(六)公众利用美术馆或展览馆的情况78
(七)公众利用科技示范点或活动站的情况81
(八)公众参观动物园、水族馆、植物园的情况84
第四章 辽宁省公众参与科普活动及对科技信息的兴趣程度88
一、辽宁省公众参加科普活动情况88
(一)公众参加科技周活动情况88
(二)公众参加科普宣传车巡展活动情况91
(三)公众参加科技咨询活动情况94
(四)公众参加科技培训活动情况97
(五)公众参加科普讲座活动情况100
二、辽宁省公众对科技信息的关心程度102
(一)公众对各类新闻感兴趣的程度103
(二)公众对科技信息感兴趣程度的分析104
第五章 辽宁省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和看法135
一、辽宁省公众对科学技术的基本态度135
二、辽宁省公众对新科技的态度136
(一)公众对新科技的总体态度137
(二)公众接受新科技原因的解析138
三、辽宁省公众对技术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和分析141
(一)公众对技术对环境影响的总体评价141
(二)公众对技术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及对比分析142
(二)公众对待自然的态度及对比分析145
(一)公众对待自然的总体态度145
四、辽宁省公众对待自然的态度145
五、辽宁省公众对科技人员的整体看法148
(一)科学家和教师的职业声望最高149
(二)不同性别公众对科学家的看法149
(三)不同年龄段的公众对科学家的看法150
(四)不同文化程度的公众对科学家的看法150
(五)不同职业的公众对科学家等的看法150
(六)对科学家看法的城市化差异151
(九)非农业户口与农业户口公众对科学家的看法152
(十)不同达标程度的公众对科学家的看法152
(八)公众对科学家看法的地理差异152
(七)城乡公众对科学家看法的差异152
六、辽宁省公众最希望子女从事的职业153
(一)科学家是辽宁公众最希望后代所从事职业153
(二)不同性别公众对科学家的职业期望154
(三)不同年龄段公众对科学家的职业期望154
(四)不同文化程度的公众对科学家的职业期望155
(五)不同职业的公众对科学家的职业期望值155
(六)不同达标程度的公众对科学家的职业期望156
七、辽宁省公众职业声望与职业期望的对比156
附件158
附件一 辽宁省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技术报告158
附件二 辽宁省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纪实及调查员感悟163
后记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