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概论
  • 周国强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ISBN:780209070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62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环境保护-关系-可持续发展-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环境概述3

上篇 环境保护概论3

第一节 环境及其组成4

一、环境的涵义4

二、环境质量与环境容量5

三、环境的分类6

四、环境的特性8

第二节 环境问题10

一、环境问题分类11

二、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11

三、环境问题的实质12

四、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3

第三节 环境与健康13

一、人体与环境的关系13

二、环境污染致病的特点14

四、环境与疾病15

三、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5

五、居住环境与健康17

复习思考题20

第二章 环境污染21

第一节 大气污染21

一、大气的组成21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23

三、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25

四、大气污染的危害29

五、全球性的大气污染问题31

第二节 水污染35

一、水体概述35

二、水污染及其主要来源37

三、主要的水环境污染物39

四、水污染的危害41

二、固体废物的来源及分类43

第三节 固体废物污染43

一、固体废物的概念43

三、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44

四、几种固体废物污染简介46

第四节 噪声污染47

一、噪声的定义48

二、噪声的特性48

三、噪声的来源49

四、噪声的危害50

第五节 其他环境污染51

一、放射性污染51

二、电磁污染53

三、光污染54

四、热污染54

五、生物污染55

复习思考题66

第三章 生态破坏68

第一节 植被破坏68

一、森林锐减68

二、草原退化70

三、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影响71

第二节 土地荒漠化72

一、荒漠化的概念72

二、土地荒漠化的现状72

三、土地荒漠化的原因73

四、土地荒漠化的危害75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锐减76

一、生物多样性的涵义76

二、生物多样性的意义77

三、生物多样性危机78

四、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80

五、保护生物多样性81

复习思考题83

第四章 环境污染防治技术85

第一节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85

一、颗粒污染物的治理技术85

二、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方法92

三、典型废气的治理技术96

第二节 废水的处理技术106

一、物理法106

二、废水的化学处理法110

三、废水的物理化学法114

四、生物处理法120

五、典型的废水处理流程124

第三节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利用127

一、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127

三、典型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132

二、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的原则132

第四节 噪声污染控制技术137

一、声源控制技术137

二、传播途径控制技术138

三、个人防护142

第五节 其他环境污染防治142

一、放射性污染142

二、电磁污染144

三、废热污染145

四、光污染146

五、生物污染146

复习思考题147

第五章 我国的环境问题与环保发展历程148

第一节 我国环境问题的基本特点148

一、经济发展迅速,环境污染严重148

二、资源相对量少,生态压力巨大148

一、人口和粮食需求快速增长,耕地逐年减少149

三、环保成绩显著,形势依然严峻149

第二节 我国当前主要的环境问题149

二、基础脆弱的生态环境仍在恶化150

三、资源和能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浪费严重156

四、污染和浪费使水资源危机加重159

五、基础设施滞后使城市环境恶化163

六、污染由城市迅速向农村蔓延165

第三节 我国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166

一、环境保护投资不足166

二、执法和监督管理不严167

三、环境保护意识薄弱167

第四节 我国的环境保护方针与政策169

一、我国的环境保护方针169

二、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170

复习思考题177

一、18世纪以前的可持续思想181

二、近现代的可持续发展181

第六章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181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181

下篇 可持续发展概论181

三、可持续发展的几种观点184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原则185

一、可持续发展定义185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89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191

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93

第三节 循环经济简介193

一、循环经济的起源194

二、循环经济的内涵198

三、循环经济的原则198

四、循环经济的框架模式199

五、循环经济在国际国内研究发展状况201

复习思考题207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特点209

一、自然资源的定义209

第七章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09

二、自然资源的分类及特点211

第二节 中国的自然资源概况214

一、土地资源214

二、水资源215

三、矿产资源215

四、气候资源215

五、生物资源216

六、我国的自然资源的特点216

第三节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原则219

一、资源利用的节约原则219

二、土地资源开发的因地制宜原则219

五、遵循生态学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20

三、开发利用过程中应遵循一个度的原则220

四、自然资源的系统原则220

第四节 自然资源蕴藏量221

一、已探明储量221

二、未探明储量221

三、蕴藏量221

第五节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22

一、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定义和内涵222

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223

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225

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应达到的目标226

五、影响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227

六、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228

第六节 可耗竭自然资源的最优耗竭230

一、两个时期的资源配置模型230

二、n个时期的资源配置232

三、可耗竭资源之间的替代233

四、实现可更新资源替代可耗竭资源234

五、边际开采成本不断增加235

六、资源勘探和技术进步对可耗竭资源的影响236

复习思考题236

第八章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237

第一节 世界人口与发展237

一、人口与人口过程237

二、世界人口的发展概况237

三、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241

第二节 中国人口的发展243

一、中国人口的发展概况243

二、中国人口发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244

一、人口与环境的关系250

二、人口增长对环境的主要影响250

第三节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主要影响250

第四节 地球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253

一、地球的人口环境容量253

二、中国的人口环境容量254

三、中国人口与发展目标255

第五节 我国实施人口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256

一、进一步抓紧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总量256

二、进一步加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人口总体素质256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257

复习思考题260

第九章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61

第一节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重要性261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261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262

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63

一、农业的定义264

二、中国农业生产概况264

第二节 中国农业生产发展概况264

三、中国农业发展的巨大成就265

第三节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267

一、农村人口数量大,素质不高268

二、对农业投入少,农业科技水平低268

三、土地资源数量、质量下降269

四、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270

五、森林资源破坏严重271

六、草地退化加剧271

七、荒漠化、沙漠化日益突出272

八、农业生物多样性减少272

九、自然灾害频繁274

第四节 农业的外源污染对我国农业环境的影响275

一、水环境污染对我国农业环境的影响275

二、酸雨对我国农业环境的影响276

五、化肥的施用对农业环境的影响277

三、固体废物污染对我国农业环境的影响277

四、来自乡镇企业的污染对我国农业环境的影响277

六、农药的使用对农业环境的影响278

七、农用地膜对农业环境的影响278

八、畜禽粪便对农业环境的影响279

第五节 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279

一、发展生态农业280

二、实施农业综合开发282

三、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84

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285

五、大力发展乡镇企业286

六、加强农村城镇化建设288

复习思考题290

第十章 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291

第一节 清洁生产概念的产生及发展291

一、清洁生产的由来291

二、清洁生产的发展与实践292

三、清洁生产的概念及内涵295

四、实施清洁生产的意义与目标298

第二节 清洁生产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内容299

一、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比较299

二、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内容301

三、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和方法304

第三节 清洁生产与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309

一、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概述309

二、ISO14000与清洁生产的关系315

第四节 清洁生产实例介绍317

第五节 清洁能源323

一、清洁能源的概念323

二、寻求清洁能源324

三、洁净煤技木简介328

一、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331

第六节 工业生态系统(区域的清洁生产/生产过程链)331

二、产业生态学332

三、生态工业园334

复习思考题337

第十一章 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38

第一节 经济与可持续发展339

一、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339

二、利用经济手段推进可持续发展341

三、循环经济——21世纪的战略选择342

第二节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45

一、保持社会的稳定345

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346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348

四、消除贫困、共同富裕353

五、重视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357

复习思考题360

主要参考文献3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