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态犯罪立法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生态犯罪立法研究
  • 刘晓莉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13367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96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10页
  • 主题词:生态环境-环境破坏-刑事犯罪-立法-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态犯罪立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生态犯罪立法起因1

第一节 生态危机——人类面临的生态困境1

一、生态环境概述1

二、生态危机的表现7

三、生态危机的危害22

第二节 生态保护——人类必须的生存选择28

一、全球性生态保护29

二、我国的生态保护33

三、生态的刑法保护42

一、生态伦理概述46

第一节 生态伦理——立法之哲学基础46

第二章 生态犯罪立法依据46

二、生态伦理回溯48

三、生态伦理的基本学说56

第二节 相关法律——立法之法律依托61

一、宪法渊源61

二、刑法内涵63

三、立法法规范68

第三节 “严而不厉”——立法之政策指南69

一、刑事政策概说69

二、“严而不厉”之诠释71

三、生态犯罪合于“严而不厉”76

第一节 精神资源——法律“生态化”的倡导78

一、法律生态化的必然性78

第三章 生态犯罪立法前提78

二、法律生态化的描述80

三、刑法生态化的思考82

第二节 法律屏障——“生态法”的过滤机制84

一、认同“生态法”84

二、犯罪化作业过滤机制89

第三节 价值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95

一、“和谐发展”的内涵95

二、刑法缘何谋求“和谐发展”104

三、刑法如何支撑“和谐发展”108

第四章 生态犯罪立法原则110

第一节 生态规律——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111

一、生态规律概述111

二、生态规律的内容112

第二节 生态原则——独有的本体特征114

一、物种平等原则115

二、代际公平原则116

三、协调发展原则118

四、重在预防原则119

五、合理开发利用原则122

六、开发利用者负担原则123

七、非刑措施与刑罚措施并用原则125

第三节 刑法原则——共有的内在品格126

一、罪刑法定原则127

二、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129

三、罪责刑相适应原则130

一、概念与特征133

第五章 生态犯罪概述133

第一节 生态犯罪的概念——一个“全新”的称谓133

二、与相关犯罪之比较137

第二节 生态犯罪的分类——刑法“生态化”的标志141

一、生态犯罪的分类标准141

二、生态犯罪的分类142

三、国内外相关犯罪的分类144

第六章 生态犯罪构成要件147

第一节 生态犯罪的客体——生态安全147

一、传统理论的犯罪客体147

二、生态犯罪的犯罪客体149

三、比较视域的犯罪客体164

一、传统理论的犯罪客观方面170

第二节 生态犯罪的客观方面——严重危害了生态安全170

二、生态犯罪的犯罪客观方面173

三、比较视域的犯罪客观方面183

第三节 生态犯罪的主体——自然人、单位与国家185

一、传统理论的犯罪主体185

二、生态犯罪的犯罪主体189

三、比较视域的犯罪主体192

第四节 生态犯罪主观方面——故意、过失与无过失193

一、传统理论的犯罪主观方面193

二、生态犯罪的犯罪主观方面198

三、比较视域的犯罪主观方面206

第一节 生态违法的法律责任——生态犯罪构成的前提209

一、生态法律责任概述209

第七章 生态犯罪处罚机制209

二、生态违法的行政责任212

三、生态违法的民事责任217

四、生态违法的刑事责任221

五、生态犯罪的认定225

第二节 生态犯罪的处罚——刑罚与非刑罚方法并用机制228

一、传统环境犯罪处罚之弊端228

二、生态犯罪处罚之原则229

三、生态犯罪的刑罚处罚234

四、生态犯罪的非刑罚处罚236

第八章 生态犯罪各论239

第一节 原有罪名之调整——完善传统环境犯罪所必须239

一、人身财产利益的原有罪名之调整240

二、生态利益的原有罪名之调整251

第二节 新型罪名之设定——弥补现行刑事法网所必要256

一、土地荒漠化罪257

二、破坏森林罪260

三、破坏草原罪264

四、饮用水污染罪267

五、破坏防洪工程设施罪271

六、噪声污染罪273

七、破坏自然景观、名胜古迹罪276

八、其他应当设定的生态犯罪278

结论282

参考文献284

后记2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