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思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思考](https://www.shukui.net/cover/62/30055171.jpg)
- 陆小成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 ISBN:978750343028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14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224页
- 主题词:气候变化-影响-中国经济:区域经济-经济发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思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摘要1
ABSTRACT4
第1章 绪论9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9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分析11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16
1.4 研究内容17
1.5 研究方法19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20
2.1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理论探讨:气候变化经济学20
2.1.1 全球气候变化的一般理论探讨20
2.1.2 全球气候变化经济理论22
2.2 生态经济理论与循环经济理论27
2.2.1 生态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发展28
2.2.2 循环经济理论32
2.3 低碳经济理论34
2.4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37
2.4.1 创新理论的源起及其发展37
2.4.2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及其发展39
2.4.3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41
2.5 本章小结44
第3章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内涵与特征46
3.1 节能减排: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内涵阐释46
3.2.1 与区域创新系统的比较49
3.2.2 与国家低碳创新系统的比较49
3.2 特征阐释:与一般创新系统的比较55
3.3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结构类型59
3.4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功能解读63
3.4.1 经济—政治—社会功能64
3.4.2 产业—区域—跨区域功能67
3.4.3 技术—制度—管理—文化功能75
3.5 本章小结80
第4章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环境要素81
4.1 自然环境81
4.2 制度与政策环境83
4.3 市场环境86
4.3.1 市场是检验低碳创新成功与否的试金石86
4.3.2 有序的市场环境减少低碳创新的不确定性87
4.3.3 市场竞争迫使企业低碳创新88
4.4 社会文化环境88
4.4.1 影响低碳创新的教育水平和人力资本积累89
4.4.2 影响低碳创新的价值定位和消费习俗90
4.4.3 影响区域低碳创新隐性知识转化、知识溢出与文化认同90
4.5 国际环境91
4.5.1 国际气候谈判是低碳创新系统构建的重要外部环境92
4.5.2 国际低碳技术差异是低碳创新系统构建的重要动力94
4.5.3 低碳技术创新是国际经济未来竞争的重要导向95
4.5.4 国际知识流动是低碳技术创新扩散的重要渠道96
4.6 本章小结96
第5章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主体选择98
5.1 企业: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核心主体99
5.1.1 低碳创新投入主体99
5.1.2 低碳创新行为核心主体101
5.1.3 低碳创新成果应用主体102
5.2 政府: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政策创新主体104
5.2.1 低碳政策供给104
5.2.2 基础设施完善105
5.2.3 低碳文化培育105
5.2.4 低碳制度优化106
5.2.5 低碳创新合作107
5.3 科研院所: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知识源泉107
5.3.1 低碳知识生产源107
5.3.2 低碳知识传播平台108
5.3.3 低碳科技孵化器109
5.3.4 低碳创新智力支持平台110
5.4 中介服务机构: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知识桥梁111
5.5 本章小结112
第6章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资源配置113
6.1 基于市场的区域创新系统资源配置113
6.1.1 低碳创新的风险资本市场资源114
6.1.2 低碳技术市场资源118
6.1.3 低碳创新的中介市场资源119
6.2 基于政府的区域低碳创新系统资源调控120
6.2.1 低碳创新资源配置的外部性与弥补市场失灵121
6.2.2 公共产品供给:区域低碳创新的政府资源配置123
6.3 低碳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政府与市场的资源整合模式125
6.3.1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资源配置模式选择125
6.3.2 低碳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提出127
6.3.2 低碳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特征与构成129
6.3.3 低碳低碳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资源整合130
6.4 本章小结133
第7章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134
7.1 国际减排压力与低碳政策激励机制135
7.1.1 国际减排压力机制135
7.1.2 低碳政策激励机制137
7.1.3 公共服务机制139
7.2 低碳技术创新和低碳产品需求机制140
7.2.1 低碳技术创新机制140
7.2.3 低碳产品需求机制142
7.3 创新主体竞争与合作机制142
7.3.1 市场竞争机制143
7.3.2 合作创新机制144
7.4 创新网络学习与低碳知识外溢机制144
7.4.1 网络学习机制145
7.4.2 信任机制146
7.4.3 知识外溢机制146
7.5 区域低碳创新协同激励机制147
7.5.1 协同激励的委托代理模型147
7.5.2 区域低碳创新是多元交互的协同激励系统151
7.5.3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协同激励机制构建151
7.6 低碳科技传播与公众参与创新机制159
7.6.1 低碳科技传播与普及机制159
7.6.2 公众参与低碳创新机制162
7.7 本章小结163
第8章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对策选择:以北京为例164
8.1 低碳城市与低碳创新系统的关系考察164
8.1.1 低碳城市的内涵164
8.1.2 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多重压力165
8.1.3 低碳城市与区域低碳创新系统建设的内在关联167
8.2 北京建设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战略地位168
8.2.1 建设人文北京的需要169
8.2.2 建设绿色北京的需要169
8.2.3 建设科技北京的需要170
8.2.4 建设世界城市的需要171
8.3 北京建设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现实基础172
8.3.1 低碳技术研发基地和低碳产业基础172
8.3.2 形成服务业主导型的低碳经济结构173
8.3.3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173
8.3.4 加强低碳政策制定与宣传教育175
8.4 案例分析: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低碳创新为例177
8.4.1 低碳技术创新战略与产业规划177
8.4.2 低碳技术创新与应用178
8.4.3 低碳技术标准制定与低碳创新示范工程建设180
8.4.4 低碳型产业与生态型园区建设181
8.4.5 低碳技术产业联盟与国际合作182
8.5 北京建设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压力与困境184
8.5.1 对低碳创新重要性认识不够184
8.5.2 能源消费总量持续上升185
8.5.3 低碳科技资源整合不够,缺乏引领性世界企业187
8.5.4 低碳创新国际合作力度不够188
8.6 北京建设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对策选择188
8.6.1 树立低碳创新系统理念,建设低碳创新示范工程189
8.6.2 制定低碳创新发展规划和低碳路线图189
8.6.3 整合首都低碳科技资源,构建低碳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90
8.6.4 加强低碳技术创新,提高低碳竞争力191
8.6.5 加强低碳产业布局和制度创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192
8.6.6 加强低碳创新国际合作,构建区域协调互动机制194
8.6.7 倡导低碳消费和低碳生活,构建低碳创新型社会195
8.7 本章小结196
第9章 结论与展望197
9.1 基本结论197
9.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199
参考文献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