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所得税涉税实务与税务稽查风险防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雷建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 ISBN:780197526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86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611页
- 主题词:企业-所得税-税收管理-基本知识-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企业所得税涉税实务与税务稽查风险防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企业所得税涉税实务3
第1章 企业所得税收入总额组成3
1.1 应税收入的确定3
1.企业收入包括的范围3
2.应税收入与会计制度中收入的差异4
1.2 生产、经营收入7
1.生产、经营收入的范围7
2.收入额的确定7
1.3 财产转让收入9
1.固定资产转让收入确认10
2.有价证券、股权转让收入的确认10
3.企业转让投资损益的确认11
1.4 利息与股息收入15
1.利息收入15
2.股息收入16
1.5 租赁收入16
1.租赁收入的范围16
2.租赁收入的实现17
3.一次性收取或支付租赁费的处理17
1.6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17
1.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的范围17
2.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的确认17
3.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收入的确认18
2.罚款收入的确认18
4.存货及现金溢余收入18
1.固定资产盘盈收入的确认18
1.7 其他收入18
5.减免及返还的流转税19
6.财政补贴和其他补贴20
7.自产自用产品20
8.包装物押金收入21
9.在建工程试运行收入21
10.出口退税款21
11.金融机构代发行国债取得的手续费22
12.企业经营国库券的所得22
13.汇率变动引起的汇兑收益23
14.向买方收取的各种价内外基金(资金、附加)和收费23
2.国债的利息收入24
1.接受捐赠的资产24
1.8 不征税收入24
3.财政部发行的公债的利息25
4.财政补贴收入和减免或返还的流转税25
5.股票发行溢价26
6.政府性基金(收费)26
7.申购新股资金被冻结期间的存款利息(中签)27
8.期货交易所收取的席位占用费27
9.协会、学会、研究会收取的会员费27
10.基金存款的利息收入27
11.国有资产产权转让净收益28
1.9 收入实现的确认28
1.商品交易中收入实现的确认28
2.劳务交易中收入实现的确认29
2.1 税前扣除项目的范围、原则、分类31
1.税前扣除项目的范围31
第2章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31
2.税前扣除项目的原则34
3.税前扣除项目的分类36
2.2 可据实税前扣除的项目36
1.残疾人就业保障金36
2.固定资产租赁费用36
3.固定资产转让费用37
4.向工商联合会交纳的会员费37
5.工商管理费37
6.经济补偿金扣除38
7.行业会费38
8.差旅费、会议费、董事会费38
9.汇兑损益39
12.向红十字事业捐赠41
10.向农村义务教育捐赠41
11.向青少年活动场所的捐赠41
13.违约金、罚款和诉讼费44
14.企业未出售住房的维修、管理费用44
15.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的摊销费用44
16.国务院或财政部批准准予扣除的基金和收费44
17.对非关联的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的资助支出45
18.向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等5家单位的捐赠46
2.3 税法限定标准的税前扣除项目46
1.计税工资46
2.工会经费、福利费、教育经费51
3.利息及银行罚息支出52
4.业务招待费和佣金54
5.公益、救济性捐赠55
6.管理费62
7.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67
8.保险费用、专项基金69
2.4 经批准可在税前扣除的项目73
1.企业财产损失事项73
2.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78
3.缩短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事项86
2.5 不允许税前扣除的项目89
1.资本性支出89
2.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89
3.违法经济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89
5.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90
6.超过国家规定允许扣除标准的捐赠90
4.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交付的罚款、罚金、滞纳金90
7.各种赞助支出91
8.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各项支出91
9.为其他企业提供与本身应税收入无关的担保而承担的本息支出91
10.当年应计未计扣除项目91
11.国家税收法规规定可提取的准备金之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92
12.期货交易所和期货经纪机构提取的准备金93
13.粮食类白酒广告宣传费93
14.未经批准的价内外基金及收费93
15.建立住房基金和住房周转金制度的企业出售给职工住房的损失94
16.已出售或出租住房的折旧费用和维修费95
17.住房公积金超过计税工资标准的部分95
22.广告公司组稿费、宣传费96
21.金融企业返还的手续费96
19.贿赂等非法支出96
18.给购货方的回扣96
20.超过或高于法定范围和标准部分的费用96
23.企业承租者上交的租赁费97
2.6 特殊行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97
1.金融保险企业97
2.房地产开发企业107
3.电信企业109
4.邮政企业111
5.物流企业114
6.电力企业115
7.交通运输企业116
8.旅行社118
1.民族自治地区优惠政策119
第3章 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政策119
3.1 区域性减免优惠政策119
2.“老少边穷”地区优惠120
3.西部大开发地区优惠120
4.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优惠122
5.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优惠127
6.苏州工业园区优惠128
7.东北老工业基地优惠129
3.2 特殊行业和行为的减免优惠政策131
1.高新技术产业131
2.软件企业133
3.新办企业135
5.鼓励技术转让的优惠138
4.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免税138
7.鼓励企业投资的优惠139
6.救助企业灾害的优惠139
8.鼓励安置待业人员的优惠141
9.有关教育机构企业所得税的规定141
10.新设科研机构的税收优惠143
11.安置四残人员标准的福利企业的减免143
12.鼓励发展乡镇企业的优惠145
13.收取政府性基金(收费)的优惠145
14.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的优惠146
15.境外遇有风、火、水、震等严重自然灾害的优惠146
16.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部分收入的优惠146
18.勘察设计单位改为企业的所得税优惠147
17.对福利性、非营利性老年服务机构的优惠147
19.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所得税优惠148
20.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所得税优惠150
21.福利彩票收入的优惠150
22.转制科研机构享受的所得税优惠150
23.国债净价交易后有关国债利息征免企业所得税的优惠151
24.对住房公积金相关利息收入的优惠152
25.企业再就业专项补贴收入征免企业所得税的规定152
26.证券投资基金企业所得税规定153
27.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免征企业所得税153
28.西气东输项目的优惠政策155
2.核定征收的纳税人不得享受优惠政策156
3.检查出的利润不能享受各项优惠156
3.3 不享受减免优惠政策项目156
1.金融、保险企业不享受劳动就业服务企业政策156
4.机关服务中心为机关以外提供的服务收入157
5.种子公司不享受农口优惠157
3.4 弥补亏损优惠政策157
1.税前弥补亏损的适用范围157
2.亏损弥补的含义及具体规定158
3.年度亏损的确认159
4.税前弥补亏损的审核160
3.5 失效或废止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160
1.新华社系统所属企业和经营单位所得税返还160
2.福利彩票发行机构161
3.地质勘探单位按15%税率征税161
6.铁路运输多种经营国有企业免税162
4.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八五”期间免税162
5.新办外经企业5年免税162
7.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免缴所得税164
8.对军队、军工、武警部队企业的优惠政策165
9.信用合作社适用劳服企业减免税政策167
10.国有企业再投资退税的规定167
11.副食饲料制造业减免项目168
12.提供学生快餐的服务170
13.农口企业“八五”后两年暂不征收所得税170
14.税前还贷等政策的取消171
15.中央外贸企业税收优惠171
16.棉花检验费准予扣除171
2.新办企业172
1.基本规定172
3.6 企业申请减免税应提供的资料172
17.停止执行中央外贸企业所得税先征后返172
3.新技术企业173
4.校办企业174
5.转制的科研机构174
6.综合治理企业174
7.军队企业175
8.工程勘察设计单位175
9.体制改革后的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的机关服务中心176
10.为安置随军家属就业而新开办的企业176
11.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的企业176
13.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企业177
14.企业“四技收入”减免177
12.老年服务机构177
15.技术进口企业178
第4章 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及税率180
4.1 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企业和单位180
1.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范围180
2.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确定的条件181
3.特殊行业、企业集团作为纳税人的规定181
4.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税收管理权183
4.2 特殊情况下纳税人的认定184
1.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认定原则184
2.未独立核算企业的认定185
3.企业合并后纳税人的认定及税务处理185
4.企业分立后纳税人的认定及税务处理187
6.电力、电信企业的纳税人189
5.企业被承租经营后纳税人的认定189
1.适用税率的基本规定192
2.一般优惠税率192
4.3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192
3.针对西部地区的优惠税率193
4.地区优惠税率193
5.特区及高新技术企业税率193
6.弥补亏损后有所得的适用税率194
7.查出的以前年度所得的适用税率194
第5章 企业所得税税额的计算195
5.1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195
1.应纳税所得额的基本规定195
2.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196
1.预缴及汇算清缴所得税的计算197
3.纳税年度的基本规定197
5.2 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197
2.核定征收应纳税额的计算199
3.境外所得税抵免和应纳税额的计算200
4.从被投资方分回税后利润(股息)应纳税额的计算202
5.清算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203
6.生产经营不满一年税额的计算204
7.适用照顾税率的企业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205
8.核算征收应纳税额的计算举例205
第6章 企业所得税的税务处理213
6.1 会计核算方法213
1.所得税会计核算新旧变化对比213
2.暂时性差异214
3.资产负债表债务法219
4.综合案例分析225
6.2 资产的税务处理227
1.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227
2.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税务处理235
3.存货的税务处理242
4.递延资产的税务处理244
5.股权投资与合并分立的税务处理245
6.3 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与缴纳254
1.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的差异254
2.需要调整的具体内容258
3.特殊应税收入的纳税调整260
4.特殊经营行为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266
5.企业所得税的申报与缴纳286
6.4 新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填写295
第一行:“销售(营业)收入”297
第二行:“投资收益”302
第三行:“投资转让净收益”304
第四行:“补贴收入”305
第五行:“其他收入”305
第六行:“收入总额合计”307
第七行:“销售(营业)成本”307
第八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308
第九行:“期间费用”308
第十行:“投资转让成本”308
第十一行:“其它扣除项目”308
第十四行:“纳税调整增加额”309
第十三行:“纳税调整前所得”309
第十二行:“扣除项目合计”309
第十五行:“纳税调整减少额”311
第十六行:“纳税调整后所得”313
第十七行:“弥补以前年度亏损”313
第十八行:“免税所得”313
第十九行:“应补税投资收益已缴纳所得税额”315
第二十行:“允许扣除的公益性捐赠额”315
第二十一行:“加计扣除额”315
第二十二行:“应纳税所得额”316
第二十三行:“适用税率”316
第二十六行:“境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317
第二十七行:“境外所得抵免税额”317
第二十五行:“境内投资所得抵免税额”317
第二十四行:“境内所得应纳所得税额”317
第二十八行:“境内、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318
第二十九行:“减免所得税额”318
第三十行:“实际应纳所得税额”318
第三十一行:“汇总纳税成员企业就地预缴比例”318
第三十二行:“汇总纳税成员企业就地应预缴的所得税额”319
第三十三行:“本期累计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319
第三十四行:“本期应补(退)的所得税额”319
第三十五行:“上年应缴未缴本年入库所得税额”319
下篇:税务稽查及其风险防范323
第7章 税务稽查的基本知识323
7.1 税务稽查的内部和外部流程323
1.税务稽查的重点323
3.税务稽查的工作程序324
2.税务稽查的形式324
4.税务稽查流程图解333
7.2 税务稽查的方法337
1.常规税务稽查查账方法337
2.税务稽查调查方法356
3.税务稽查分析方法357
7.3 税务稽查的心理策略357
1.心理推测和对策选择358
2.建立良好的心理接触359
3.观察被查单位有关人员的反应360
4.转化抵触心理361
5.帮助回忆和陈述362
6.运用创造性思维363
7.自我心理调节364
8.稽查人员的自我反省365
7.4 税务稽查证据的收集366
1.物证的收集方法366
2.书证的收集方法368
3.音像证据的收集方法370
4.证人证言的收集方法372
5.被查人陈述和辩解的收集方法374
6.鉴定结论的收集方法376
7.勘验、检查笔录的收集方法377
8.电子证据的收集方法379
第8章 企业所得税的稽查重点381
8.1 应税收入的稽查381
1.确定应税收入总额时应注意的问题382
2.应税收入稽查的出发点383
3.生产、经营收入的稽查384
4.财产转让收入的稽查386
5.利息、租赁收入的稽查392
6.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及其他收入稽查394
8.2 生产成本的稽查395
1.生产成本核算的会计处理395
2.对企业材料的稽查398
3.生产成本与产成品的稽查400
4.企业应付工资的稽查401
5.制造费用账户的检查403
6.生产费用分配的稽查407
1.期间费用账户常见错弊409
8.3 期间费用的核算与稽查409
2.管理费用的核算与稽查410
3.销售费用的核算与稽查414
4.财务费用的核算与稽查415
5.企业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的稽查416
8.4 纳税调整项目的稽查418
1.工资、薪金支出的检查418
2.职工福利费、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的检查419
3.利息支出的检查420
4.业务招待费检查420
5.公益救济性捐赠的检查421
6.提取折旧费的检查421
7.无形资产摊销的检查424
8.租赁费的检查425
9.坏账准备的检查426
10.其他扣除项目的检查427
11.不允许扣除项目的检查428
12.弥补亏损的检查428
第9章 企业所得税的自查430
9.1 纳税人自查概述及操作步骤430
1.纳税人自查概述430
2.纳税人自查的步骤431
9.2 企业所得税自查的主要内容432
1.销售(营业)收入的自查432
2.销售(营业)成本的自查433
3.费用及部分收入项目的自查439
4.纳税调整增加额的自查441
5.纳税调整减少额的自查449
6.税率、已纳税额的自查452
7.纳税申报内容的自查452
8.所得税自查案例说明453
第10章 企业应对税务稽查的策略458
10.1 明确稽查双方的权利和义务458
1.被查企业应享有的权利458
2.被查企业应履行的义务460
3.稽查机关的权利和义务461
10.2 被稽查时的态度461
1.接待稽查人员的态度要温和462
2.做好稽查前的预告工作463
3.稽查人员突然到来的迎接方式464
4.并不是因为有问题才被稽查465
6.依靠税务代理人员466
7.对待素质低的稽查人员的方法466
5.不要怕税务稽查人员发怒466
8.强行税务稽查的应对方法467
9.善于运用权利保护自身利益468
10.尽量避免核定纳税470
10.3 被稽查时应注意的问题472
1.税务稽查法定原则472
2.几种不当的税务稽查行为473
3.其他需要了解的问题475
11.1 税务稽查人员稽查风险防范478
1.税务稽查风险的概念478
第11章 税务稽查风险的防范478
2.税务稽查风险的特点480
3.税务稽查风险形成的原因481
4.加强税务稽查风险控制483
11.2 不可忽视的企业涉税风险494
1.企业涉税风险的概念495
2.企业常面临的涉税风险497
3.企业涉税风险的产生498
11.3 企业涉税风险的防范503
1.汇算清缴风险控制503
2.做好自身纳税审查508
3.进行必要的税务审计510
4.注意发放年终奖512
5.防范涉票风险应注意的问题515
6.防范税收筹划风险516
7.决定涉税风险成本的因素524
8.建立完善的涉税风险控制体系529
第12章 企业所得税稽查案例分析与处理533
案例1:扩大工资开支,偷逃所得税533
案例2:隐匿投资收益,偷逃所得税534
案例3:私设小金库,偷逃所得税536
案例4:将购置“固定资产”的利息支出记入“财务费用”,偷逃所得税538
案例5:利用“预收账款”截留利润,偷逃所得税539
案例6:利用低值易耗品摊销减少当期利润,偷逃所得税541
案例7:“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不结转,偷逃所得税542
案例8:将购进材料重复记账,偷逃所得税545
案例9:虚提材料成本单价,少交所得税546
案例10:隐瞒投资收益,偷逃所得税548
案例11:利用无形资产摊销调整当年利润,偷逃所得税549
案例12:多计提坏账准备,少交所得税550
案例13:利用保险赔偿调整当期利润,偷逃所得税551
案例14:重复列支利息,偷逃所得税553
案例15:未能正确确认投资收益额,漏缴企业所得税555
案例16:错列“三项费用”,少计应纳税所得额557
案例17:投资收益反映不实,偷逃所得税560
案例18:以“返还资金”方式接受捐赠,偷漏税款561
案例19:多计提折旧,少缴纳所得税563
案例20:利息资本化计算有误,漏缴企业所得税565
企业所得税稽查综合案例分析567
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571
参考文献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