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司治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徐向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5940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663页
- 文件大小:326MB
- 文件页数:692页
- 主题词:公司-企业管理-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公司治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公司治理研究方法论问题3
第1章 公司治理研究现状评价与范式辨析3
1.1 引言3
1.2 公司治理理论演进路径辨析:共同治理及其本质缺陷3
1.3 公司治理实证研究中的基本范式辨析4
1.4 公司治理评价指数的合理性辨析7
1.5 公司治理研究的几个重要趋势9
1.6 基于动态内生性视角对公司治理的理论探究与实证检验10
第2章 公司治理理论的演进与趋势研究12
2.1 引言12
2.2 从单边治理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13
2.3 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到核心利益相关者治理16
2.4 对中国公司治理实践的启示19
第3章 母子公司治理研究脉络梳理与演进趋势探析22
3.1 引言22
3.2 母子公司单向治理研究评述22
3.3 母子公司治理研究的演进趋势:从单向治理到双向治理28
3.4 结论与研究展望31
第4章 媒体监督与公司治理研究的文献评述与分析35
4.1 引言35
4.2 媒体监督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35
4.3 媒体监督参与公司治理的途径37
4.4 评述与展望41
第5章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与代理成本44
5.1 国有企业多层次委托代理关系及多重代理成本44
5.2 代理成本Ⅰ的节约:所有权主体的再造46
5.3 代理成本Ⅱ的降低:激励与监督48
第6章 基于O-SEA权力体系下的公司治理研究52
6.1 企业权力及来源52
6.2 O-SEA权力体系54
6.3 O-SEA权力体系公司治理56
6.4 结论与启示59
第2篇 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63
第7章 资本结构与利益相关者控制权研究63
7.1 引言63
7.2 资本结构与利益相关者控制权安排64
7.3 资本结构与企业控制权的作用机制66
7.4 小结69
第8章 财务杠杆、大股东持股与公司价值71
8.1 引言71
8.2 模型设计与变量描述72
8.3 实证结果及分析74
8.4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79
第9章 公司治理视角下公司价值的衡量82
9.1 经济增加值(EVA)的概念82
9.2 经济增加值的调整83
9.3 经济增加值与传统财务指标的比较87
9.4 结论89
第10章 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实证分析91
10.1 文献回顾91
10.2 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92
10.3 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相关性分析96
10.4 公司价值与资本结构回归分析98
10.5 结论与启示101
第11章 公司价值最大化与社会责任103
11.1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公司价值最大化103
11.2 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理论模型105
11.3 公司社会责任的商业道德约束与政府管制107
第12章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实证分析110
12.1 研究样本与数据110
12.2 股权属性与公司治理绩效分析111
12.3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治理绩效的分析114
12.4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118
第13章 股权性质、信息透明度与股权融资成本120
13.1 文献回顾120
13.2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121
13.3 研究设计122
13.4 实证结果与分析125
13.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129
第14章 公司自由现金流、负债融资与过度投资131
14.1 引言131
14.2 文献评述132
14.3 重要变量的选择与定义133
14.4 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133
14.5 结论137
第3篇 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141
第15章 企业控制权演进与本质的分析141
15.1 引言141
15.2 不同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控制权模式142
15.3 现代公司控制权性质的分析145
第16章 后股权分置背景下上市公司控制权机制148
16.1 引言148
16.2 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控制权机制分析149
16.3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影响152
16.4 后股权分置时代优化控制权机制的几点思考154
第17章 “无效市场”条件下股东控制权分析157
17.1 市场有效假说与股票市场的作用在传统公司治理理论中的核心地位157
17.2 行为金融学对金融市场有效性的挑战160
17.3 “无效市场”条件下公司治理理论的反思162
17.4 小结164
第18章 大股东所有权、控制权与公司治理绩效的灰色关联分析166
18.1 引言166
18.2 理论假设167
18.3 实证研究过程170
18.4 研究结论与启示177
第19章 两权分离度与公司治理绩效实证研究181
19.1 引言181
19.2 变量设计及样本选取183
19.3 终极所有权、控制权及两权分离度特征分析184
19.4 两权分离与公司治理绩效的灰色关联分析187
19.5 结论与政策建议190
第20章 控制权转移、股权结构与目标公司绩效195
20.1 问题提出195
20.2 研究假设196
20.3 控制权转移带来的目标公司财富效应分析198
20.4 股权结构对目标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201
20.5 结论及政策建议208
第21章 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计量方法的比较及其改进211
21.1 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计量方法211
21.2 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计量方法的比较及评价213
21.3 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收益计量方法的改进及其应用214
第22章 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实证研究221
22.1 引言221
22.2 模型设计222
22.3 样本选取及测度结果223
22.4 私有收益影响因素分析224
22.5 结论与政策建议228
第23章 金字塔结构、股权制衡与上市公司股价信息质量231
23.1 引言231
23.2 文献综述232
23.3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233
23.4 研究设计235
23.5 实证研究及结果分析238
23.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242
第4篇 董事会治理与高管激励249
第24章 经理人代理行为与管家行为的选择249
24.1 代理理论与管家理论对经理人行为的判断249
24.2 基于代理理论的博弈分析250
24.3 基于管家理论和代理理论的博弈模型分析253
24.4 结语255
第25章 高管人员报酬激励与公司治理绩效258
25.1 引言258
25.2 研究样本与假设259
25.3 实证分析结果261
25.4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267
第26章 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结构对CEO薪酬的影响270
26.1 问题的提出270
26.2 研究背景和研究假设271
26.3 样本选取、变量说明及研究设计273
26.4 研究结果分析275
26.5 结论和政策建议279
第27章 上市公司主要高管变更后的高管团队稳定性研究282
27.1 引言282
27.2 研究假设283
27.3 研究设计286
27.4 数据分析与实证检验288
27.5 主要结论291
第28章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研究脉络梳理与不同视角比较294
28.1 引言294
28.2 股权激励效应研究脉络梳理295
28.3 不同研究视角的本质比较及其演进路径300
28.4 总结与研究展望304
第29章 股票期权激励契约合理性及其约束性因素308
29.1 问题提出308
29.2 理论分析309
29.3 研究设计312
29.4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314
29.5 结论与政策建议319
第30章 金字塔结构下股权激励的双重效应323
30.1 引言323
30.2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324
30.3 研究设计327
30.4 实证结果分析329
30.5 结论与政策建议333
第31章 监事股权激励、合谋倾向与公司治理约束336
31.1 引言336
31.2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337
31.3 研究设计340
31.4 实证结果分析342
31.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347
第32章 家族控股公司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成长关系研究350
32.1 引言350
32.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351
32.3 研究设计353
32.4 数据分析355
32.5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357
第5篇 企业集团与母子公司治理363
第33章 协调与合作视角下的企业集团治理框架研究363
33.1 企业集团的架构:对二分法与三分法的再认识363
33.2 企业集团的本质:“嵌入”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协调与合作网络365
33.3 协调与合作视角下企业集团治理的整体框架369
第34章 母子公司关联度与子公司审计师选择373
34.1 引言373
34.2 文献综述374
34.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375
34.4 研究设计377
34.5 实证研究及结果分析379
34.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384
第35章 母公司持股、子公司管理层权力与创新行为关系研究387
35.1 引言387
35.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388
35.3 研究设计391
35.4 数据分析393
35.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397
第36章 基于集团内部资本配置视角的子公司动态竞争能力维度建构401
36.1 引言401
3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402
36.3 研究设计407
36.4 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410
36.5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415
第37章 跨国公司行为及其治理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420
37.1 跨国公司治理的独特性420
37.2 跨国公司行为所对应的治理结构422
37.3 跨国公司治理结构分析的“8S”框架424
37.4 结论与展望428
第6篇 公司关联交易与信息披露治理433
第38章 公司关联交易的经济学分析433
38.1 引言433
38.2 一般产品或服务的关联交易分析434
3 8.3 资产交易型关联交易分析435
38.4 从属公司为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分析437
38.5 结论439
第39章 公司关联交易治理制度及其构建441
39.1 关联交易的成因及政府规制模型441
39.2 控股股东的诚信义务及担保责任442
39.3 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及财务报表重编制度444
39.4 投资者的法律救济制度及其构建448
第40章 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与信息披露透明度研究451
40.1 引言451
40.2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452
40.3 研究设计455
40.4 实证检验457
40.5 结论与政策建议462
第41章 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与信息披露透明度研究465
41.1 引言465
41.2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466
41.3 研究设计468
41.4 实证检验469
41.5 结论及政策建议473
第42章 终极控制股东与关联担保关系的实证研究475
42.1 引言475
42.2 文献综述476
42.3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477
42.4 研究设计480
42.5 实证检验482
42.6 结论及政策建议493
第43章 基于SAMO框架的中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比较研究497
43.1 引言497
43.2 美德日三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分析497
43.3 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分析502
43.4 中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比较及政策建议503
第44章 公司金字塔结构与股价信息含量506
44.1 引言506
44.2 文献综述507
44.3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508
44.4 研究设计511
44.5 实证研究及结果分析514
44.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518
第7篇 公司有限责任与股份价值评估权制度525
第45章 现代企业母子公司体制的法律透视525
45.1 问题的提出525
45.2 母子公司体制中有限责任制度在实践中的缺陷526
45.3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527
45.4 公司董事的“诚信义务”及子公司的自我保护529
第46章 母公司恶意经营行为及其治理532
46.1 母公司恶意经营行为的方式分析532
46.2 母公司恶意经营行为的负面影响分析538
46.3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理论及应用540
第47章 异议股东股份价值评估权的适用性分析542
47.1 异议股东股份价值评估权的由来542
47.2 行为金融与数理金融之争:两种立法体例的金融经济学基础544
47.3 结论546
第48章 公司治理中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机制548
48.1 公司治理结构中小股东权力配置之缺陷548
48.2 主要的中小股东法律救济手段及其法经济学分析553
48.3 异议股东股份价值评估权:我国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机制创新555
48.4 结论558
第8篇 公司管理层收购与价值评估563
第49章 管理层收购的投资价值及最优投资时机选择563
49.1 引言563
49.2 实物期权框架下管理层收购中目标企业投资价值评估模型564
49.3 实物期权价值的影响因素565
49.4 管理层收购最优投资时机的期权博弈分析568
49.5 竞争条件下管理层收购中目标企业投资价值及决策步骤572
49.6 结论574
第50章 基于实物期权方法的管理层收购中企业价值评估576
50.1 企业的价值区间及其确定576
50.2 管理层收购中企业自身价值的确定578
50.3 管理层收购中企业投资价值的确定579
50.4 管理层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整体框架583
第9篇 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587
第51章 生命状态干扰下的公司规模对成长性的影响587
51.1 引言587
51.2 文献回顾及假设提出588
51.3 研究设计590
51.4 数据分析591
51.5 结论与建议594
第52章 控制权激励双重性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分析597
52.1 问题提出597
52.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599
52.3 研究设计603
52.4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606
52.5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611
第53章 金字塔结构对技术创新绩效抑制效应分析615
53.1 引言615
53.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616
53.3 样本选取与研究设计617
53.4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619
53.5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624
第54章 中小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投入的关联性研究626
54.1 引言626
54.2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627
54.3 研究设计629
54.4 实证结果分析631
54.5 结论与政策建议636
第55章 中小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联性研究638
55.1 引言638
5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639
55.3 样本选取与研究设计641
55.4 实证研究结论643
55.5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646
第56章 高科技上市公司技术创新导向的高管激励整合效应649
56.1 引言649
5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650
56.3 研究设计652
56.4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655
56.5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658
徐向艺教授出版著作一览表(1991~2014)661
后记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