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宪法的道德使命 宪法如何回应社会道德困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宪法的道德使命 宪法如何回应社会道德困境
  • 秦小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8626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41页
  • 文件大小:110MB
  • 文件页数:355页
  • 主题词:宪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宪法的道德使命 宪法如何回应社会道德困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问题背景:现代社会道德困境及其生成逻辑1

一、个体道德水准下降的聚合效应3

二、道德冲突下的个体道德选择“两难”困境4

三、社会道德共识的虚无困境7

四、转型中国社会道德困境的独特呈现10

第二节 学说脉络:现代道德理论的失败12

一、自由主义道德理论13

二、社群主义道德理论17

三、当代中国的“复兴传统”学说22

第三节 本书体例及观点24

一、本书的研究目标24

二、本书的研究思路26

三、本书的结构安排30

第一章 宪法道德使命的理论与现实34

第一节 宪法道德使命的问题缘起35

一、法律与道德关系的“定向思维”及其克服36

二、现代社会演进与法治的形式品格42

三、法治形式品格的“去道德性”46

四、“人权”话语的复苏与道德困境的延伸51

五、通过宪法配置道德秩序54

第二节 宪法承担道德使命的缘由58

一、宪法的效力来源于社会普遍道德58

二、现代社会普遍道德需要通过宪法表达62

三、宪法是法律规则和道德规则的结合点65

第三节 经典宪法对社会道德困境的回应67

一、经典宪法回应道德困境的无力68

二、经典宪法回应道德困境的结构调整73

第四节 中国宪法回应道德困境的路径77

一、表达社会核心价值,推进精神文明建设78

二、反思现代权利观念,规范宪法权利内涵81

三、确证宪法义务价值,实施宪法义务体系83

第二章 价值困境、社会核心价值与宪法价值共识87

第一节 现代多元社会的价值困境87

一、多元价值冲突的逻辑87

二、价值多元论的困境91

第二节 回应价值困境的当代自由主义线索94

一、公共理性:重叠共识、公共领域与协商民主94

二、“至善”论:自由主义美德的统治101

三、现实主义:地方性传统与权宜之计102

第三节 社会核心价值作为超越自由主义局限的思路104

一、多元价值图景的社会根源105

二、权力价值中立立场的辩驳106

三、以社会核心价值走出价值多元之困境108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历史与逻辑111

第四节 中国宪法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同构性117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宪法表达的意旨117

二、宪法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蕴藉120

三、宪法价值共识及其本质124

第五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宪与中国宪法价值体系的完善127

一、现行宪法价值体系的规范结构128

二、宪法价值体系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局限129

三、宪法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机融合之道133

第三章 权利的共同体观念与宪法规范内涵146

第一节 权利本质的历史流变及其脉络147

一、权利本质的流变性和历史规定性147

二、“伦理式”权利概念及其本质150

三、从“伦理式”到实证主义154

四、权利实证主义传统的转向156

五、权利本质变化的历史脉络159

第二节 公共性缺失:现代权利理论的道德风险162

一、个体先于社会166

二、权利独立于善171

三、权利与社会道德困境的中国叙事176

第三节 权利道德理论的学理路径178

一、道德契约与基于公正的预付人权179

二、最低限度的道德标准与基于“人道”原则的人权182

三、自然法的本体论与基于“向善避恶”实践知识的人权185

四、走向综合的理论尝试:权利与义务的均衡187

第四节 权利的共同体观念190

一、共同体与真实的人性191

二、权利与共同体的相互建构193

三、权利的共同体观念确证了权利的道德基础195

第五节 共同体观念下权利的宪法规范内涵197

一、权利的规范内涵之一:“宪法列举权利”197

二、权利的规范内涵之二:“未列举权利”206

第四章 宪法义务的价值确证与规范建构219

第一节 古典身份传统与义务伦理的演进222

一、作为古代社会维系机制的“身份制”223

二、古希腊“身份政治”:公民美德与城邦正义227

三、古罗马身份传统的延续和转向236

四、中世纪的双重“身份”专制与“义务”强迫240

五、古典义务伦理的演进脉络及缘由245

六、现代权利观念与古典义务伦理的断裂249

第二节 宪法义务的价值确证252

一、宪法义务的“共同体”意蕴253

二、人的理性凝聚与宪法义务的自觉承担255

三、宪法义务观念对传统观念的纠偏257

第三节 宪法义务规范结构的内在逻辑265

一、自爱之心与社会构成:霍布斯秩序问题的轮266

二、理性、善良意志与普遍道德法则:康德式“伦理本体”271

三、自爱与互助:共同体的耦合结构275

四、宪法义务的类型化逻辑278

第四节 宪法义务的规范形态283

一、宪法义务条款287

二、“超宪法”的宪法义务290

第五节 现行宪法义务体系的规范特征295

一、倡导性义务与强制性义务的区分295

二、同质性义务与特殊性义务的结合301

第六节 宪法义务体系的实施310

一、通过部门法实施强制性义务310

二、部门法无从直接实施倡导性义务311

三、宪法倡导性义务的实施317

结论322

参考文献328

后记3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