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荀子内圣外王思想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林庆彰主编;李莹瑜著 著
- 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ISBN:978986254056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29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2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荀子内圣外王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之动机与目的1
一、研究之动机1
二、研究之目的2
第二节 研究之方法与架构2
一、研究之方法2
二、研究之架构3
第二章 荀子之生平事迹及著述5
第一节 荀子之生平事迹5
一、始游于齐6
二、二游于齐6
三、由齐入秦7
四、由秦入楚7
五、去楚返赵8
六、终于楚8
第二节 荀子之著述9
一、《荀子》书之流传9
(一)荀子著书之动机9
(二)《荀子》书之流传10
二、荀子学说对后世之影响11
(一)儒家11
(二)法家11
第三章 荀子思想形成之背景13
第一节 周朝体制之破坏13
一、封建制度之变动13
(一)封建制度之建立13
1.六服14
2.五服15
3.九服15
(二)封建制度之解体16
二、宗法制度之动摇17
(一)宗法制度之形成18
1.嫡长子制18
2.宗统20
3.宗庙制21
(二)宗法制度之倾颓22
第二节 各家学说之影响23
一、荀子与儒家23
二、荀子与法家24
三、荀子与稷下学者25
(一)稷下学之概况25
(二)稷下学者及著作26
第三节 荀子礼治学说提出之动机27
一、荀子「内圣外王」学说之前承27
(一)「内圣外王」释名27
(二)儒家之说29
二、建立礼治架构之作用33
三、恢复周礼之目的34
(一)礼为民之表34
(二)春秋之史事见证36
(三)战国之礼制不存37
四、理想中能行礼治之诸侯国38
(一)天子唯其人38
(二)王者必兴40
(三)各诸侯之国势41
(四)论秦国之势46
第四章 荀子之内圣思想49
第一节 内圣之境界49
一、士人50
二、君子52
三、圣人54
第二节 内圣之修养58
一、勤学修身58
(一)勤学58
(二)修身63
(三)荣辱之辨67
二、解蔽辨惑70
(一)蔽之存在70
(二)蔽不蔽之大分72
1.君臣之蔽与不蔽72
2.诸子之蔽与不蔽73
(三)解蔽辨惑之方75
1.知道75
2.治气养心77
三、化性起伪88
(一)人之性恶88
(二)礼义之生90
(三)驳性善92
(四)化性起伪之要98
(五)法后王102
四、制天用天104
(一)天人之分105
(二)知天106
(三)制天命而用之109
五、儒效110
(一)良儒之类111
(二)劣儒之类112
(三)大儒之效113
第五章 荀子之外王思想117
第一节 正名及非十二子117
一、正名之功用118
(一)定分118
(二)以实定名120
二、后王之成名121
(一)刑名从商121
(二)爵名从周122
(三)文名从礼122
(四)散名123
三、王者之制名124
(一)正三标125
1.所为有名125
2.所缘以同异127
3.制名之枢要128
(二)破三惑131
1.用名以乱名131
2.用实以乱名132
3.用名以乱实133
(三)圣人与辩说134
四、非十二子136
(一)对十二子之批评136
1.它嚣、魏牟136
2.陈仲、史137
3.墨翟、宋钘137
4.慎到、田骈143
5.惠施、邓析144
6.子思、孟轲144
7.圣人之不得势者148
8.圣人之得势者149
(二)非十二子之目的149
第二节 重法爱民而霸150
一、国之所由起150
(一)羣者必分150
(二)君为管分之枢要152
(三)善羣者君152
二、霸者之政153
(一)君道155
(二)臣道158
(三)威强之道161
三、霸者之治163
(一)治国之徵163
(二)重法167
(三)爱民169
(四)足国之道170
第三节 隆礼尊贤而王172
一、由霸入王172
(一)具具而王172
(二)国治在取相173
(三)以儒治国175
(四)义立而王176
二、王者之治178
(一)能羣178
(二)为政179
(三)听政180
(四)爱民尊贤181
(五)富国185
(六)用法186
三、王者之制188
(一)礼以建秩188
(二)乐以和人197
(三)序官201
四、王者之兵203
(一)兵之所起203
(二)用兵之要204
(三)守国之方206
(四)彊弱存亡之效207
(五)王者之军制208
(六)以德服人209
第六章 结论211
重要参考书目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