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研究
  • 张景书著 著
  • 出版社: 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92201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52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农业教育-研究-中国-古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选题背景1

第一章 导言1

1.2 研究的意义4

1.3 研究的现状6

1.4 研究的方法7

1.5 研究的思路7

1.6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8

2.1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对象9

2.1.1 农业教育的涵义及其特点9

第二章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概述9

2.1.2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对象10

2.2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途径11

2.2.1 官方的农业教育11

2.2.2 农业科学家的农业教育12

2.2.3 农民的农业教育13

2.3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方法14

2.3.1 问答教育14

2.3.2 示范教育15

2.3.3 推广教育15

2.3.5 歌诀教育16

2.3.4 图像教育16

2.3.6 函授教育17

2.4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内容18

2.4.1 重农思想的教育18

2.4.2 农业哲理的教育19

2.4.3 农政教育21

2.4.4 农业科技教育22

2.5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特点23

2.5.2 农业教育与人的教育浑然一体24

2.5.1 最初意义上的“产学研”结合24

2.5.3 注重农业生产的技术性教育和经验性教育25

2.5.4 精耕细作——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特色26

2.5.5 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教育27

2.6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意义28

2.6.1 促进农业的发展28

2.6.2 促进传统农学的发展29

2.6.3 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扬30

2.6.4 农业文化的意义31

3.1.1 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33

3.1 古代农业教育的起源33

第三章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起源(先秦时期)33

3.1.2 教育起源于农业生产劳动34

3.2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萌芽34

3.3 神农和后稷的农业教育35

3.3.1 神农35

3.3.2 后稷36

3.4 《商君书》的农业教育40

3.4.1 加强农业的法令教育40

3.4.2 农战思想教育42

3.4.3 农业教化和管理功能的教育43

3.4.4 农业经营规划和管理思想教育44

3.5 《吕氏春秋》的农业教育46

3.5.1 农业哲理教育46

3.5.2 物候、天象教育47

3.5.3 农业技术教育48

3.5.4 重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教育50

3.5.5 重农思想教育50

3.5.6 环境和生态保护教育51

3.6 简短的结论52

4.1 西汉时期农业教育形成的基础54

第四章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形成(两汉时期)54

4.2 《管子》的农业教育56

4.2.1 《管子》的成书年代56

4.2.2 重农思想教育57

4.2.3 农业经营管理教育59

4.2.4 农业技术教育61

4.2.5 农业生态教育69

4.3 赵过的农业教育70

4.3.1 代田法的教育推广70

4.3.2 发展和推广牛耕71

4.3.3 耧车的发明与推广72

4.4 《氾胜之书》的农业教育73

4.4.1 重农和荒政思想教育73

4.4.2 农业经营和管理教育74

4.4.3 农业技术教育77

4.5 《四民月令》的农业教育88

4.5.1 农业概念的教育90

4.5.2 以农业生产为主,多种经营的教育91

4.5.3 人力资源的管理教育93

4.5.5 家庭理财和济贫救困的教育95

4.5.4 经商致富教育95

4.5.6 重视知识的教育97

4.6 简短的结论98

第五章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发展(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99

5.1 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教育发展条件99

5.2 《齐民要术》的农业教育101

5.2.1 重农思想教育102

5.2.2 重视农业教育的思想102

5.2.3 勤勉与节俭的教育104

5.2.4 耕作技术教育105

5.2.5 时宜和地宜教育113

5.2.6 蔬菜栽培技术教育115

5.2.7 树木栽培技术教育117

5.2.8 畜牧兽医教育123

5.2.9 食品加工技术教育128

5.2.10 农业经营管理教育131

5.3 隋唐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135

5.4 《四时纂要》的农业教育137

5.4.1 重农思想教育137

5.4.2 农业技术教育138

5.5 《耒耜经》的农业教育140

5.6 《茶经》的茶学教育142

5.7 全面发展的兽医教育145

5.7.1 唐代的兽医学校145

5.7.2 唐代的兽医教育内容146

5.8 简短的结论148

第六章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完善(宋元时期)150

6.1 宋元时期的农业与农业教育概况150

6.2 《陈旉农书》的农业教育151

6.2.1 农业生产的整体理论教育152

6.2.2 农业经营思想教育153

6.2.3 对劳动力的管理教育154

6.2.4 耕作技术教育157

6.2.5 蚕桑知识教育162

6.3 “劝农文”与《耕织图》的农业教育163

6.4 《农桑辑要》的农业教育164

6.4.1 重视农业教育的思想165

6.4.2 重农的思想教育165

6.4.3 农业科技教育166

6.5 《王祯农书》的农业教育171

6.5.1 重农思想教育173

6.5.2 农业技术教育175

6.5.3 备荒思想教育183

6.6 《农桑衣食撮要》的农业教育184

6.6.1 重农思想教育185

6.6.2 农业技术教育186

6.7 简短的结论188

第七章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进一步完善(明清时期)190

7.1 明清时期的农业概况190

7.2 《农说》的农业哲理教育191

7.2.1 阴阳理论教育192

7.2.2 “三宜理论”教育197

7.3 《农政全书》的农业教育198

7.3.1 农政教育199

7.3.2 经营大农业的教育203

7.3.3 重农思想教育205

7.3.4 农业技术教育206

7.3.5 荒政思想和救荒方法教育210

7.3.6 有关水的知识与用水技术教育212

7.4 《补农书》的农业教育218

7.4.1 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教育218

7.4.2 多种经营经济核算思想教育224

7.4.3 耕读相兼的思想教育227

7.4.4 农耕技术的教育227

7.5 《知本提纲》的农业教育229

7.5.1 重农思想教育230

7.5.2 农业教育重要性的教育231

7.5.3 节约与增产的思想教育232

7.5.4 农业技术教育233

7.6 简短的结论238

8.1.1 关于中国古代教育的定义240

8.1 对中国古代教育(或教育史)的反思240

第八章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研究的启示240

8.1.2 关于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容241

8.1.3 农业教育和道德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两条主线242

8.2 对现代农业教育的启示242

8.2.1 进一步重视和发展农业教育243

8.2.2 要进行全方位的农业教育243

8.2.3 农业的产学研必须进一步结合244

8.2.4 建立新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245

8.2.5 农业教育与科技必须创新246

参考文献2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