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本主义经济学与金融乱世评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人本主义经济学与金融乱世评论
  • 赵德志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4162435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28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52页
  • 主题词:金融学-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本主义经济学与金融乱世评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上篇 人本主义经济学3

一、社会主义经济的个人经济动力机制分析3

(一)X假定的提出3

(二)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制与经济动力4

(三)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制与经济动力6

(四)“间接结合”与经济动力9

(五)劳动力商品与经济动力12

(六)小结15

二、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动力机制分析17

(一)公有制与企业经济动力17

(二)作为社会经济结构功能实体的企业18

(三)作为社会经济利益实体的企业21

(四)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实体的企业24

(五)小结:企业实体论30

三、经济学可以成为严密的纯粹科学吗?32

(一)三种怀疑论32

(二)经济学的阶级性质疑35

(三)追求真理的道路:经济学和物理学39

(四)追求真理的道路:经济学和数学41

四、经济规律的逻辑体系与理论经济学的公理化方法探讨44

(一)经济学公理化的必然性44

(二)附录:本文采用的简单数学公理知识46

(三)经济学基本概念语汇集合(X)的《原本》方式公理化的可能性50

(四)经济学的公理系统试述54

五、关于人的经济科学抽象62

(一)抽象与科学63

(二)社会科学与人的抽象66

(三)经济科学与“经济人”抽象70

(四)为什么对“经济人”不能使用道德批判的武器?74

(五)民族性格、国家整体力量与“经济人”的社会运行环境77

(六)经济科学与“技术人”抽象83

(七)小结:两个猜想及其他87

六、经济科学的现代进化史论纲90

(一)科学历史形态的理论90

(二)现代经院经济学科学地位的理论判别100

(三)经济科学的现代百年进化史112

——试述一:经济学的数学化或纯科学化运动112

——试述二:经济学的神学化或政治化运动140

(四)结语155

七、论人本主义经济学158

(一)“君子”(GENTLEMAN)——儒家思想体系的经济学模型(A)159

(二)“经济人”(ECONOMICALMAN)——欧美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人的历史理念模型(B)164

(三)“异化人”(THE MAN OF ALIENATION)——传统中央集权计划经济体制和现代东方经院经济学的人的理念模型(C)179

(四)三个历史理念系统的模型化研究191

(五)小结:人权经济学断想214

八、劳动价值论的实践矛盾与逻辑悖论216

(一)劳动价值论与公有制的逻辑悖论218

(二)活劳动创造价值与物化劳动作为财富的悖论220

(三)劳动价值论与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利息、地租和利润范畴的实践矛盾224

(四)是货币还是“劳动时间”做价值尺度?228

(五)小结:“癸酉新法体系”的经济学意义230

中篇 金融乱世评论235

一、警惕“综合金融风险”235

(一)高增长与持续增长235

(二)抑制通胀和降低失业率的选择237

(三)软着陆中的失业压力累积239

(四)软着陆中的经济金融风险辨析243

(五)中国的金融风险是体制转型期的“综合金融风险”245

(六)构建新体制的关键在金融制度创新250

二、试论新型国际金融危机257

(一)“新型”危机——肇源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258

(二)新型危机的发生原因和制度机理261

(三)极限效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265

(四)新货币幻觉:高利率、固定汇率、外汇储备新解269

(五)小结:体制与结构的改革决定亚洲的未来273

三、国际货币制度演化视点中的亚洲金融危机反思275

(一)现行国际货币制度与80年代债务危机275

(二)国际货币制度演化视点中的亚洲金融危机反思279

(三)现行国际货币制度不是亚洲金融危机的主因288

四、国际货币制度的理论逻辑与历史命运291

(一)两大冲击与三大支柱292

(二)新世纪国际货币制度的若干猜想296

(三)何种历史必然性主宰未来?300

五、金融危机三题304

(一)现行国际货币制度会倾覆吗?304

(二)中国不必讳言:依法抛弃“东亚模式”306

(三)盛世危言的再学习309

六、读“要警惕金融霸权”的困惑——向陈观烈教授求解312

七、金融乱世管窥——关于亚洲金融危机的新反思320

(一)“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世界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国际货币制度没有崩溃”320

(二)对冲基金神话和“立体投机攻击”幻影324

(三)丛林法则真相——谁是金融大鳄?327

(四)资本快速流动——机遇还是陷阱?330

(五)从国内外舆论总体的不公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不道德334

八、货币经济学研究的智慧之光——蒋硕杰教授两本论战文集读后338

(一)怒江天籁与10年寻觅338

(二)经世济民管仲复生:关于货币政策的论战344

(三)对东亚模式的超前忧患:——“五鬼搬运”,奸佞得利;“金蝉脱壳”,大众遭殃349

(四)大西洋上的孤军:关于货币理论真伪的终生追求356

下篇 短文与时评集锦365

一、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些经济学思考365

(一)商品经济阶段的不可逾越性365

(二)发展商品经济的基本必要条件366

二、数学方法是否可以进行经济学的质分析?370

三、改变体制才能转换机制——《公司法》与中国企业制度重构377

四、学术之光——“杨小凯现象”及其他383

五、尘封的思考——关于中国经济学的个人看法389

六、经济学逻辑结构新论394

七、“资本”还是“资金”?——也谈经济学中的语义混乱402

八、短文六篇407

比我们生活得更好407

超越民族性格的不自由409

《1981~1991:中国理论经济学十年学术回顾》课题问卷调查412

做一个好教师414

致《经济学消息报》编辑部的信416

土耳其的金融危机并非出人意料417

九、忘川中沉浮的历史419

(一)人间忘川几何419

(二)云南的昔日重光421

(三)站在祖先与亡灵的面前4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