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学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国学管理
  • 申明,柯琳娟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1003536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80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297页
  • 主题词:管理学-思想史-中国-古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学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经世致用的儒家管理思想 1

第一篇 国学管理思想篇1

第一节 儒家智慧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5

儒家学派概述及其理想管理目标 5

儒家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6

儒家思想的现代应用 9

第二节 “内圣外王”的儒家管理主张 10

“民贵君轻”的王道管理理念 10

德刑兼用的控制管理原则 12

选贤任贤的人才测评系统 13

“权变中庸”的儒家管理模式 17

第三节 “修齐治平”的儒家管理模式 17

“人皆有四端”的人性管理模式 18

“德治”“仁政”的管理方法 19

第二章 “道法自然”的道家管理思想 21

第一节 道家智慧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23

道家学派概述及其理想管理目标 23

道家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25

道家思想的现代应用 27

第二节 “无为而治”的道家管理主张 28

返璞归真,复归于婴儿的自然管理理念 28

致虚极,守静笃的领导修为品质 29

“不知有之”的隐性控制模式 31

第三节 海涵宽容的道家无极管理模式 33

曲直随形的无模式管理 33

有无相生的无边界组织 34

第三章 “法、术、势”的法家管理思想 37

第一节 法家智慧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39

法家学派概述及其理想管理目标 39

法家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40

法家思想的现代应用 42

第二节 “法”为“天下之程式”的法家管理主张 44

刑治主义的功能取向 44

“刑无等级”的平等适用性 45

礼德为体,刑法为用的管理逻辑 46

第三节 执法、抱术、处势的法家管理模式 48

因“人情利害”而治的管理原则 48

“循名责实”的基本管理途径 49

“七术”、“六微”,最有效的治奸术 50

法、术、势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 51

第四章 道、天、地、法、将的兵家管理思想 55

第一节 兵家智慧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57

兵家学派概述及其理想管理目标 57

兵家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59

兵家思想的现代应用 61

道——可能性谋略 63

第二节 全胜的兵家管理主张 63

天——时机谋略 64

地——杠杆谋略 66

法——精湛谋略 67

将——领导谋略 67

第三节 “杂于利害”的兵家管理模式 69

知己知彼的谋略总方针 69

奇正相生的变通原则 71

“践墨随敌”的调控原则 71

善之善者的优选原则 72

第五章 其他学派的管理思想 75

尚同,墨家管理思想的根本宗旨 77

第一节 墨家兼爱、集权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 77

尚贤、节用,墨家管理思想的两个基本点 78

厚德、博术、辩言、不厌不倦的领导素质 80

第二节 专注于应用哲学的纵横家管理思想的现代应用 82

纵横家思想与《鬼谷子》其书 82

《鬼谷子》的纵横捭阖之术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 83

第三节 “兼儒墨,合名法”的杂家管理思想的现代应用 85

杂家思想概述 85

《吕氏春秋》中的观人法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88

《淮南子》中的激励谋略在现代员工管理中的应用 89

第六章 中国式的创业类型 93

第二篇 国学管理实践篇93

第一节 周王朝苦打苦拼型的主动创业 95

四次艰辛迁徙,周王朝于岐定居 95

苦打苦拼,为称王造势 97

励精图治,艰难夺取天下政权 98

第二节 唐王朝的变现型创业 100

将社会名声变现为政治资本,家世显赫积累威德 100

隐力变现为己能,李渊起兵厚积薄发统一天下 101

第三节 金朝的借力型创业 103

借战功立国,阿骨打称帝建金 103

实现海上之盟,金朝定大局 104

借力于外国,假他人之手擒拿天祚帝 106

第七章 传统中国的变革模式 107

第一节 跟进型变革: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 109

制度化跟进,冯太后的仿汉制改革 109

全面汉化跟进,孝文帝拓跋宏的去胡化进程 110

第二节 超限型变革:北宋王安石变法 113

褒贬不一的改革措施 113

“走在时代前列”,并非走得越前越好 114

第三节 深潜型改革:明代张居正改革 116

寻得深度支持,改革工作准备就绪 117

全面除弊政,成就“宰相之杰”张居正 118

第八章 中国成功领导者的守业模式 121

宽泛化用人,收罗天下人杰整编精悍智囊团 123

第一节 唐王朝的宽泛型守业模式 123

内外皆修,唐王朝怀柔宽泛守业成 124

第二节 明朝的内向防御型守业模式 126

向内防御,明太祖用特务机构控驭下属 126

陆疆海域齐设防,边关九镇驻藩王 128

第三节 清朝的双驱型守业模式 130

顺治康熙大力破除满习,满汉一家始见雏形 130

乾隆汉化也保持满习,双驱模式发展成熟 132

本土化历史的比较,元清两代守业得失谈 135

第九章 亡国之君的历史教训 137

尚法家之术,残酷方法控制大秦 139

第一节 过度控制:秦二世而亡的教训 139

攻守势变政未变:主动扩张难守业 141

第二节 臆断决策:勤勉崇祯的厄运 143

主断臆断,崇祯草率行事自毁长城 144

刚愎自用,节俭崇祯遭厄运 146

第三节 短期投资:隋炀帝的悲剧 147

雄才君主作茧自缚,隋炀帝客死扬州 147

短期投资引发社会动荡,大隋二世而亡 148

第四节 “圈子”政治:元朝的覆灭 150

王位之争凸显“圈子矛盾”,亡国已现端倪 150

“圈子”势力相互制约,无休止内耗昭示大元气数已尽 152

第十章 治国安邦的管理智慧 155

著诚去伪,无欺无隐 157

第一节 中国式的领导表情 157

内方外圆,和而不同 159

居敬行简,正心修身 161

第二节 中国式的权力节奏 163

当机立断,进退坚决 163

以退为进,以逸待劳 165

强弱有序,欲取故予 166

第三节 中国式的激励魔方 169

义利兼顾,引导明晰 169

率身励众,榜样激励 171

爱设于先,威立于后 172

房谋杜断,合理搭配 175

第四节 中国式的人才战略 175

能者多权,将能君不御 176

见微知著,察人于细 177

第五节 中国式的决策艺术 179

前馈决策,防患于未然 179

收集信息,多闻慎行 180

利中取大,害中取小 182

第三篇 国学管理制度篇187

第十一章 中央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 187

第一节 秦汉的丞相与三公九卿制 189

万石之官:丞相与三公 189

九卿,主要的政府官员 190

三省六部制,严密分工之始 193

第二节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与集体宰相制 193

集体宰相制度,相权走向式微 195

九寺五监的基本职能 196

第三节 宋代的二府三司制 197

二府三司制的基本内容 197

二府三司制的弊端 198

第四节 明清的内阁六部制 199

内阁六部制:中国君权独裁的成熟期 199

设立军机处,清朝皇权专制的再度强化 201

第十二章 监察制度与控制管理体制 203

中国监察制度的萌芽发展 205

第一节 监察制度的发展与特征 205

中国监察制度的特征利弊 206

第二节 御史制度的确立与演变 209

秦汉御史制度的设置与控制作用 209

隋唐御史制度的完善与变迁 210

宋代御史“风闻言事”的盛衰 213

明代为何取消御史制度,设置都察院 213

清朝的密折奏事,“风闻言事”的极端化 215

第三节 谏官与封驳制度的设立与作用 217

谏官,帮你控制你自己 217

封驳制度:宽阔胸襟的衍生物 218

第十三章 任吏与考核制度 221

第一节 传统选拔方式 223

先秦的世卿世禄制 223

由曹魏政权开始的九品中正制 224

从隋唐开始的科举制 226

第二节 考核奖惩制度 229

官员的考核内容与标准 229

官员的考核方式 230

官员的考核与奖惩 233

传统考核制度的效用与局限 234

第十四章 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237

“天下—国—家”的封建制 239

第一节 地方行政制度的由来:从分土而治到分民而治 239

由先秦而始的郡县制 240

第二节 历代地方行政组织变革:上下相维,轻重相制 243

行政区划与地方行政组织层级的三次循环 243

地方行政组织变迁的基本特点 250

第三节 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行政管理制度 252

秦汉时的道 252

唐宋时的羁縻州郡 252

明清的土司制度及改土归流行动 253

附录 中国古代管理高手经验谈 257

现代名人谈中国文化 268

参考文献 2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