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物理性污染控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竹涛,徐东耀,侯嫔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0246525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24页
- 文件大小:140MB
- 文件页数:238页
- 主题词:环境物理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物理性污染控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物理性污染控制与环境物理学综述1
1.1物理环境1
1.2物理性污染及特点1
1.2.1物理性污染种类及危害1
1.2.2物理性污染特点8
1.3环境物理学的产生和发展8
1.3.1环境物理学的产生9
1.3.2环境物理学的定义及学科体系11
1.3.3环境物理学的现状和发展16
参考文献17
2噪声污染控制18
2.1噪声的评价和控制标准18
2.1.1噪声的评价18
2.1.2噪声的控制标准23
2.2噪声的测试技术28
2.2.1测量仪器28
2.2.2声学试验室30
2.2.3噪声污染的测量30
2.3城市噪声源分析及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控制33
2.3.1噪声源及其种类33
2.3.2城市环境噪声源及预测模式34
2.3.3城市噪声污染防治规划36
2.3.4工业噪声源38
2.4噪声控制技术——吸声39
2.4.1吸声材料39
2.4.2吸声减噪的计算40
2.5噪声控制技术——消声42
2.5.1消声器的种类及性能要求42
2.5.2消声器声学性能43
2.5.3消声器的设计步骤43
2.5.4阻性消声器44
2.5.5抗性消声器46
2.5.6阻抗复合式消声器49
2.5.7微穿孔板消声器49
2.6噪声控制技术——隔声50
2.6.1隔声性能的评价50
2.6.2单层密实均匀构件的隔声性能51
2.6.3双层均质构件的隔声量53
2.6.4多层复合结构54
2.6.5隔声罩55
2.6.6隔声间56
2.6.7隔声屏58
2.7环境工程常用设备噪声控制措施58
2.7.1风机噪声控制58
2.7.2压缩机噪声控制59
2.7.3泵噪声控制62
参考文献62
3振动污染及其控制63
3.1振动系统的危害及其评价标准63
3.1.1振动对机械设备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对人体的危害63
3.1.2振动的评价及其标准65
3.2振动测量方法和常用仪器71
3.2.1振动的主要参数71
3.2.2惯性测振仪原理72
3.2.3测量仪器73
3.2.4振动的测量74
3.2.5振动测量分析系统76
3.3振动的控制78
3.3.1振动源控制78
3.3.2防止共振79
3.3.3振动的控制技术81
3.4振动控制的材料分类和选择93
3.4.1隔振材料和元件93
3.4.2阻尼材料97
参考文献99
4环境热污染及其防治101
4.1热环境101
4.1.1人类生存热环境的热量来源101
4.1.2地表接受太阳辐射能量的影响因素101
4.1.3地球热环境换热方程102
4.1.4人体与热环境之间的热平衡关系102
4.1.5热环境变化过程中人体的自身调节方式103
4.1.6高温环境103
4.1.7高温热环境的防护104
4.1.8环境温度的测量方法和生理热环境指标104
4.2温室效应105
4.2.1温室效应的定义105
4.2.2温室效应原理105
4.2.3温室效应的加剧106
4.2.4温室效应理论108
4.2.5全球变暖108
4.2.6温室效应的综合防治109
4.3热岛效应110
4.3.1城市热岛效应现象110
4.3.2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110
4.3.3城市热岛效应带来的影响112
4.3.4城市热岛效应的防治112
4.4环境热污染及其防治113
4.4.1热污染的成因113
4.4.2水体热污染114
4.4.3大气热污染115
参考文献117
5环境光污染及其防治119
5.1光环境119
5.1.1人与光环境的关系119
5.1.2光源及其类型121
5.2照明单位及度量126
5.2.1照明单位126
5.2.2照度和明度的测量单位及定义127
5.2.3测量仪器127
5.3光污染的危害和防治129
5.3.1光污染的产生和危害129
5.3.2光污染的防治130
5.4眩光的产生、危害、防治131
5.4.1眩光的概念131
5.4.2眩光的几种分类131
5.4.3眩光及光污染的危害133
5.4.4眩光对心理与生理的影响134
5.4.5眩光的防治135
5.5光环境的评价标准143
5.5.1适当的照度水平143
5.5.2避免耀目光源的照射148
5.5.3良好的色度空间148
5.5.4充足的日照时间149
参考文献150
6电磁辐射污染151
6.1环境电磁学151
6.2电磁辐射污染源及危害151
6.2.1电磁污染源151
6.2.2电磁辐射的影响和危害152
6.3电磁辐射的测量及标准157
6.3.1电磁辐射的测量技术157
6.3.2电磁辐射防护标准158
6.4电磁辐射污染的控制158
6.4.1高频设备的电磁辐射防护158
6.4.2广播、电视发射台的电磁辐射防护158
6.4.3微波设备的电磁辐射防护159
6.5静电危害及其防治159
6.5.1静电灾害的类型159
6.5.2静电危害的防治159
参考文献162
7放射性污染防治163
7.1环境中的放射性163
7.1.1放射性163
7.1.2核物理学与核技术的发展164
7.1.3环境中放射性的来源165
7.1.4放射性污染在自然环境中的动态166
7.1.5我国核辐射环境现状168
7.2辐射剂量学169
7.2.1放射性环境保护有关的量和概念169
7.2.2辐射效应的有关概念169
7.2.3剂量限制体系170
7.3辐射的生物效应及对人体的危害170
7.3.1辐射的生物效应171
7.3.2放射性污染对人体的危害173
7.4辐射对人体的总剂量及环境放射性标准174
7.4.1辐射防护标准及其对人体的总剂量174
7.4.2环境放射性标准176
7.5放射性污染的防治176
7.5.1辐射防护技术176
7.5.2放射性废物的治理178
参考文献181
8物理性因素的利用和环境的改善183
8.1噪声的利用183
8.1.1有源消声183
8.1.2噪声与音乐183
8.1.3噪声能量的利用183
8.1.4噪声的利用184
8.2余热利用与环境改善185
8.2.1工业炉窑高温排烟余热的利用185
8.2.2冶金烟气的余热利用186
8.2.3城市固体废弃物的焚烧处理与废热利用187
8.3光的认识与应用189
8.3.1声光技术在雷达上的主要应用189
8.3.2光子学在农业和食品工业中的应用190
8.3.3光力学方法在机械设计上的应用191
8.3.4光子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95
8.3.5其他的应用198
8.4电磁波技术及其应用199
8.4.1电磁轴承技术及其应用开发199
8.4.2电磁流量计在工程中的应用199
8.4.3电磁发射技术的发展及其军事应用200
8.4.4环境污染调查中磁与电磁测量新技术的应用200
8.4.5电磁水处理器的研究与应用201
8.4.6磁与超声波在粮油食品研究及粮油加工方面的应用202
8.4.7微波辐射技术的应用203
8.5辐照技术的利用203
8.5.1辐照技术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204
8.5.2辐照技术在废气治理方面的应用204
8.5.3辐照技术在固体废物处理和利用方面的应用205
8.5.4放射性束在固体物理和材料科学中的应用206
8.5.5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206
8.5.6核能发电207
8.5.7核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207
8.5.8其他应用208
参考文献208
9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案例分析210
9.1噪声污染控制典型案例210
9.1.1案例背景210
9.1.2产生原因210
9.1.3噪声的危害211
9.1.4上饶市城市噪声整治措施211
9.2城市热岛效应典型案例212
9.2.1案例背景212
9.2.2产生原因213
9.2.3城市热岛效应的危害213
9.2.4整治措施214
9.3电磁污染典型案例214
9.3.1案例背景214
9.3.2产生原因215
9.3.3电磁污染的危害216
9.3.4治理措施217
9.4放射性污染典型案例217
9.4.1案例背景217
9.4.2产生原因219
9.4.3福岛核电事故的危害220
9.4.4治理措施222
参考文献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