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合作型劳动关系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崔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4116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43页
- 文件大小:129MB
- 文件页数:254页
- 主题词:劳动关系-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合作型劳动关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1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1
二、研究意义2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和评价3
一、政府干预的再分配与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3
二、初次分配与集体谈判5
三、评价6
第三节 本书逻辑思路和分析框架7
第四节 创新点10
一、劳动合同是一种特殊的合同10
二、劳动合同不完全程度与效率的关系11
三、公正的分配机制11
四、重新审视市场机制价格信号失灵部分12
五、重新审视政府的作用13
第二章 合作型劳动关系的基本概念14
第一节 劳动关系基本概念14
一、劳动关系与劳资关系的概念14
二、劳动关系的研究对象17
第二节 合同的概念19
一、合同的概念19
二、合同与契约的概念比较19
三、合同的历史与进程21
第三节 人的行为假设24
一、人的行为理性25
二、机会主义倾向29
第四节 合作的概念32
一、合作与和谐的区别32
二、合作与冲突研究33
三、主流经济学的合作理论36
四、我国目前劳动关系问题研究与机会主义行为42
第三章 现代企业劳动关系理论44
第一节 现代企业劳动关系理论综述44
一、科斯思想中的劳动关系理论44
二、交易费用经济学中的劳动关系理论47
三、不完全合同理论与剩余控制权50
四、其他理论53
第二节 管理者与权威理论54
一、企业家理论55
二、劳动关系中企业权威作用59
第三节 “资本雇佣劳动”假说以及其他假说64
一、资本雇佣劳动64
二、劳动雇佣资本67
三、共同治理68
四、信息不对称角度的企业权威分离作用70
第四节 劳动关系的本质74
一、企业是多种资源聚合的凝结器74
二、员工身份关系75
三、劳动关系的合作本质与合作的维持78
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效率性81
第一节 雇佣制度基本原则与人力资本投资81
一、基本原则81
二、人力资本投资的两种类型82
第二节 西方发达国家雇佣模式比较86
一、美国、日本的比较——企业外部与内部的典型86
二、其他两种“雇佣制度”92
第三节 劳动合同不完全程度与效率的关系96
一、劳动合同的不完全性96
二、劳动合同的效率96
三、劳动合同效率模型的二维度99
四、劳动合同效率模型105
第四节 劳动合同效率模型的应用106
一、我国的劳务派遣现状107
二、我国劳务派遣的问题107
三、劳动派遣合同效率模型109
第五节 自我履约的天真性110
第五章 工会理论与集体谈判112
第一节 工会理论与人力资本专用性112
一、工会的传统经济学理论112
二、劳动力需求弹性114
三、工会与人力资本专用性116
四、塞利格·帕尔曼的“职业意识”理论的改进118
第二节 罢工和集体行动理论119
一、罢工理论120
二、集体行动逻辑与政治运动121
第三节 我国分配现状及集体谈判问题123
一、我国工会现状123
二、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现状125
三、对传统的集体谈判协商制度的疑问127
第四节 工会谈判能力变迁路径128
一、美国路径129
二、德国路径131
三、英国路径132
四、值得中国借鉴之处135
第六章 法制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关系问题138
第一节 法律的效率原则138
一、霍布斯定理与波斯纳定理138
二、法律的效率原则139
三、赔偿性原则141
第二节 《劳动合同法》的法经济学分析142
第三节 关于《劳动合同法》的一些争论147
一、法律的正义性147
二、“强资本、弱劳工”的观点150
三、“双赢”、“合作”之争151
第四节 劳动法律关系的边界与私人解决153
一、法律与新古典经济学153
二、超越法律边界与私人解决154
三、劳动法律关系的边界156
第五节 道德与合法分配158
一、公平与公正158
二、法律分配的成本161
三、道德分配163
第六节 补充有关“道德”话题的讨论165
一、道德的经济学分析165
二、道德节省的成本167
第七章 劳动关系中的信任与劳动力市场声誉效应169
第一节 信任的定义及作用169
一、信任的定义169
二、信任的作用171
第二节 信任与劳动关系173
一、信任与劳动关系173
二、福克斯劳动关系信任模型的评价175
第三节 劳动关系中信任的产生176
一、小型企业信任的产生177
二、大中型企业信任的产生178
三、可置信承诺与声誉179
四、员工、求职者与企业声誉180
五、中国员工评价信号与企业声誉效应182
第四节 劳动力市场机制运作、声誉效应与信息传播184
一、市场价格信息的声誉机制与信息传播184
二、劳动力市场观察到信息188
三、声誉机制与人力资源管理190
第八章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作型劳动关系的框架192
第一节 集体谈判协商制度与三方合作机制192
一、集体谈判协商制度192
二、我国学者对合作机制的理解197
三、劳动合同的特殊性与合作机制的本质198
四、发达国家合作机制任务的转变202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合作型劳动关系的关键205
一、改革开放后的分配政策与政府作用205
二、市场分化倾向与政府作用207
三、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合作型劳动关系的关键211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声誉效应促进合作信息发布机构的建立213
一、合作机制雏形的构思213
二、声誉效应合作信息发布机构的建立的基本思想217
三、“道德是非判断”信息的准确性218
四、合作机制与工会219
五、合作机制的运行220
第四节 劳动力市场声誉效应信息发布的合作机制的意义221
一、降低社会交易成本221
二、推进我国人力资源管理良好发展223
三、良好正的外部效应224
第五节 政府在初期分配中的作用224
第六节 本书研究的局限与劳动关系研究的边界225
一、本书研究的局限225
二、劳动关系研究的边界与总结227
结语231
参考文献233
后记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