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台湾历史与文化研究辑刊 二编 第2册 道咸同时期台湾本土文人诗作研究(1821-1874)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许惠玟著 著
- 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ISBN:986322226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22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23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台湾历史与文化研究辑刊 二编 第2册 道咸同时期台湾本土文人诗作研究(1821-1874)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动机1
第二节 研究范围2
第三节 研究方法9
第四节 文献检讨14
第二章 清廷治台政策与社会背景29
第一节 清廷治台政策29
一、消极治台的政策30
二、吏治良窳31
三、班兵制度与流弊38
第二节 清代台湾本土文人的社经地位39
一、为官或返乡的抉择39
二、朝中有人好做官45
第三节 道、咸、同时期清廷政治背景45
第三章 在地性与外地性的共存——本土文人植物书写的特色51
第一节 台湾在地与非在地植物的认定55
一、游宦文人笔下的台湾植物特产57
二、方志中的台湾植物63
第二节 本土文人植物的共相书写67
一、在地植物70
二、外来植物99
第三节 本土文人植物的殊相书写111
一、外地与本地植物均写的郑用鉴114
二、中国传统论述底下的植物书写——施琼芳116
三、林占梅的植物「功用性」书写119
四、其他本土文人的台湾在地植物书写120
小结 清代台湾的亚热带植物群落真的失落了吗?122
第四章 台地生活空间的书写与台湾意象的认知127
第一节 身在家园——本土文人日常生活空间的即地书写128
一、日常生活空间记录129
二、本土文人的生活地标140
第二节 走出故乡——台地游历空间书写155
一、本土文人的台地空间书写157
二、本土文人的台湾旅行诗173
第三节 游历空间与文学的结合——本土文人的题壁诗200
一、焦点不在山水的山水题壁之作203
二、题壁的热门场所——剑潭古寺205
三、公告天下/归隐的矛盾208
四、读书不为求功名——题书斋壁的省思211
五、李逢时对府城的风土记述214
六、我是退堂僧寂寞,只应兀坐到斜晖——用锡题壁诗的真实性格215
七、本土文人题壁数量之冠——林占梅216
小结 漠视或重视?本土文人如何「再现」台地空间?221
中册223
第五章 从东渡到西行——本土文人书写空间的转化223
第一节 清代制度对於台湾士子的影响224
一、科举制度与士子的应考224
二、文官制度与官员的四徙226
第二节 走出台湾——本土文人的西渡经验227
一、台湾诗人的旅游之路229
二、台湾诗人的科举之路241
三、台湾诗人的为官之路——李望洋246
小结267
第六章 本土文人的风俗民生观察269
第一节 本土文人竹枝及采风之作反映出的台湾社会273
一、竹枝词所反映的台湾社会273
二、采风之作所反映的台湾社会280
第二节 台湾本土文人的中元普渡书写290
一、本土文人对中元普渡的批判290
二、本土文人对中元普渡的认同与接受293
第三节 可怜毒鸩沿中土,竟为漏卮铁铸钱——是全国也是全台的鸦片问题296
第四节 现实民风的批判300
第五节 一纸挥毫同画券,千金论价只输财——台地文风衰落与不振303
第六节 本土文人隐微的吏治批判309
小结315
第七章 民变与灾变——本土文人的灾难书写与观察位置319
第一节 本土诗人眼中的台湾民变、外患与中国内乱320
一、仙拼仙,拼死猴齐天——本土文人眼中的分类械斗320
二、官逼民反?——本土文人看待林恭案及戴潮春事件的观察视野337
三、外患——本土文人面对入侵者的反应352
四、本土文人眼中的太平天国之乱354
小结367
第二节 本土诗人眼中的台地灾难367
一、顷刻金甑相倾碎,霎时身体若笼筛——文人的地震书写368
二、苦雨或不雨——文人的水旱灾书写374
三、本土文人不怕「黑水沟」——风灾书写379
四、本土/游宦——台地自然灾难的关注者383
五、澎湖地区的饥荒书写388
六、自然灾害书写的统一思维394
七、区域性气候特徵的标举397
小结400
下册403
第八章 理想空间的型塑与崩毁——台湾本土文人的陶渊明书写403
第一节 清代台湾「陶渊明接受史」的重新建构404
第二节 本土文人如何呈现陶渊明现象408
第三节 本土文人的陶渊明情结416
一、北郭园里的隐逸之士——郑用锡、郑用鉴与郑如兰417
二、积极用世与逃避隐遁的纠结——林占梅425
三、隐於花丛间的淡北文人——陈维英、曹敬与黄敬对陶渊明的接受430
四、寻找避世的桃花源——陈肇兴、李逢时435
五、故乡即是小桃源——李望洋438
六、继续寻找避世的桃花源——许南英439
七、因慕苏而爱陶——施士洁的咏陶诗443
第四节 理想空间的型塑与崩毁448
小结455
第九章 结论459
参考书目499
附表523
附表一:清代台湾本土文人一览表523
附表二:道咸同时期台湾大事年表589
附表三:清代台湾古典文学中的陶渊明书写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