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图解在家经穴调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图解在家经穴调养
  • 李健编著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354070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53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267页
  • 主题词:经络-图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图解在家经穴调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疏通经络,治病养生自己做14

经络不通,百病丛生14

打通经络就能治病养生16

十四经脉气血的流注方向18

穴位定位有妙招22

按压穴位测虚实24

冷体质的自我检测表26

第二章 八种方法打通经络30

拍打经络能通气30

按摩——通经活络效果好32

四种常用的穴位按摩法34

刮痧——疏散淤积活气血36

刮痧疗法的宜忌38

八种常用的刮痧法40

拔罐——刺激穴位除淤滞42

拔罐疗法的分类44

四种常用的拔罐法46

艾灸——行气活血促循环48

多种多样的艾灸疗法50

气功——引导气血调免疫52

瑜伽——平衡经络气顺畅54

瑜伽经络十二式56

饮食配合助调养58

第三章 人体中的十四条重要经脉62

手太阴肺经——为肺部健康护航62

中府穴——肃降肺气,健脾补气64

尺泽穴——清肺补肾,泻火降逆65

孔最穴——调理肺气,理气止血66

太渊穴——止咳化痰,通调血脉67

鱼际穴——解表宣肺,回阳救逆68

少商穴——清肺止痛,疏理经脉69

手阳明大肠经——肠道和皮肤健康的指示灯70

肩髃穴——舒筋通络,活血祛淤72

迎香穴——通窍活络,理气止痛73

下廉穴——调理肠胃,通经止痛74

曲池穴——清热利肠,舒筋通络75

合谷穴——行气活血,镇静止痛76

阳溪穴——通经请淤,泄热通气77

商阳穴——退热止痛,醒脑开窍78

三间穴——泄热通气,消炎止痛79

足阳明胃经——消化系统的掌控者80

承泣穴——通络明目,疏风清热82

四白穴——明目养颜,美白祛风83

人迎穴——降压平喘,理气消肿84

滑肉门穴——镇惊安神,运化脾土85

天枢穴——调理肠腑,理气行滞86

足三里穴——和胃健脾,补中益气87

丰隆穴——化痰护胃,沉降胃浊88

解溪穴——清胃化痰,镇惊安神89

内庭穴——消食导滞,肃清胃热90

厉兑穴——通络安神,清心消热91

足太阴脾经——掌管气血运化之脉92

周荣穴——生发脾气,止咳平喘94

大包穴——宣肺理气,宽胸益脾95

血海穴——健脾养血,活血化淤96

府舍穴——润脾祛燥,生发脾气97

三阴交穴——调经止血,滋阴利湿98

阴陵泉穴——健脾利湿,祛风除寒99

太白穴——健脾利胃,生发肺气100

公孙穴——祛痛健脾,通经活络101

手少阴心经——心经畅通,百病不生102

极泉穴——通络强心,宽胸理气104

青灵穴——理气止痛,宽胸宁心105

少海穴——宁神通络,镇静除烦106

神门穴——安神宁心,镇静清热107

少府穴——宁神调心,镇静利水108

少冲穴——醒神开窍,生发心气109

手太阳小肠经——主导人体水分营养吸收110

肩中俞穴——活络止痛,疏调经气112

听宫穴——清头聪耳,通关利窍113

小海穴——润肠补气,疗疮除邪114

天宗穴——活血理气,美体健胸115

阳谷穴——通经活络,明目安神116

养老穴——舒筋通络,聪耳明目117

少泽穴——醒神止痛,化燥除湿118

后溪穴——通络活血,滋阴除寒119

足太阳膀胱经——调解膀胱功能的负责人120

睛明穴——明目通窍,活血止痛122

眉冲穴——宁神通窍,吸热生气123

承光穴——清热明目,祛风通窍124

通天穴——通窍止痛,清热除湿125

天柱穴——通络明目,疏风清热126

风门穴——宣发肺气,通利鼻窍127

会阳穴——散发水湿,补阳益气128

承扶穴——润肠活络,燥湿生气129

昆仑穴——散热化气,调经活络130

至阴穴——清火通窍,扶正胎位131

足少阴肾经——人体年轻态的标志132

涌泉穴——益肾清热,泄热除烦134

太溪穴——补肾益气,滋阴降火135

复溜穴——补肾益阴,温阳利水136

筑宾穴——清热泻火,宁心除烦137

横骨穴——清热润燥,滋阴止痛138

气穴——调理冲任,益肾暖胞139

肓俞穴——缓吐止痛,积脂散热140

神封穴——降浊升清,止咳平喘141

手厥阴心包经——保持心血功能的平衡142

曲泽穴——清热除烦,舒筋活血144

内关穴——宁神止痛,通络安神145

大陵穴——清心合胃,滋阴除烦146

劳宫穴——镇静安神,健脑益智147

手少阳三焦经——保护内脏,防卫全身148

关冲穴——泄热开窍,清利咽喉150

液门穴——泻火清热,补精养骨151

中渚穴——清热通络,开窍益聪152

阳池穴——清热通络,通调三焦153

支沟穴——通利三焦,润肠活血154

天井穴——清热凉血,祛风强筋155

颅息穴——通窍聪耳,缓吐止痛156

角孙穴——降浊明目,消肿止痛157

耳门穴——聪耳降浊,疏风清热158

丝竹空穴——舒筋明目,静心宁神159

足少阳胆经——调节代谢,肝胆通畅160

瞳子髎穴——活血明目,平肝熄风162

风池穴——醒脑止痛,壮阳益气163

肩井穴——通经行气,疏导水液164

环跳穴——疏通经络,活血止痛165

风市穴——疏筋活络,运化水湿166

阳陵泉穴——疏泄肝胆,降浊除湿167

阳辅穴——清泻胆火,疏络止痛168

足临泣穴——运化气血,化痰消肿169

足厥阴肝经——调节肝及血液循环170

大敦穴——疏肝治疝,理血清神172

太冲穴——平肝通络,通经行淤173

曲泉穴——清利湿热,和肝理脾174

阴廉穴——通利下焦,调经止带175

章门穴——疏肝健脾,理气散结176

期门穴——疏肝理气,降逆和胃177

督脉——整合各个阳经的阳脉之海178

长强穴——调理肠腑,补肾固精180

命门穴——调补肾气,壮阳利水181

身柱穴——补气护肺,益气壮阳182

大椎穴——益气通阳,宣肺平喘183

风府穴——疏风理气,散热吸湿184

强间穴——升阳益气,止痛安眠185

百会穴——平肝宁神,醒脑开窍186

前顶穴——补益肺气,传导水湿187

神庭穴——宁神醒脑,降逆平喘188

水沟穴——宁神开窍,清热熄风189

任脉——统领各个阴经的阴脉之海190

会阴穴——益阴壮阳,疏通脉结192

中极穴——化气行水,疏调生理193

关元穴——益气补肾,培元保健194

神阙穴——健运脾胃,温补元气195

上脘穴——和胃行气,止咳降逆196

膻中穴——宽胸理气,解除心烦197

第四章 疏通经络——小病痛去无踪200

感冒——风寒,风热,暑湿200

疲劳——气虚,脾虚湿困,痰浊204

中暑——湿困脾胃,气阴两虚208

肥胖——痰饮,气虚湿盛211

寒证——脾、肾阳虚,血虚,气滞血淤214

浮肿——湿困脾胃,脾阳虚,肾阳虚218

失眠——痰热,肝火,心肾不交,心脾两虚222

头痛——血淤,痰浊,肝郁气滞,肝阳227

肩膀酸痛——肝郁,血淤,痰湿,血虚232

目眩——肝火上炎,肝阳上亢,气血两虚,痰浊237

腰痛——寒湿,肾虚,血淤242

心悸——气虚,血虚,阴虚246

胃痛——虚寒,胃热,肝郁气滞2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