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行政裁量的构造与审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行政裁量的构造与审查](https://www.shukui.net/cover/59/30069107.jpg)
- 王贵松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22887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20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33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行政裁量的构造与审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一、行政裁量的复眼观察1
二、本书的主要思考2
第一章 行政裁量的类型与构造5
第一节 行政裁量与行政权的裁量5
一、行政裁量的语意5
(一)“自由裁量”从何而来5
(二)从“自由裁量”到“行政裁量”9
(三)行政裁量的不同内涵12
二、行政权的裁量13
(一)行政立法裁量与行政裁量13
(二)行政规划裁量与行政裁量15
(三)行政权的裁量一统18
三、行政裁量的价值20
第二节 行政裁量的羁束与自由22
一、行政裁量与依法律行政原理22
二、裁量与羁束的区分及其相对化23
(一)裁量与羁束的历史类型23
(二)裁量与羁束的区分标准24
(三)裁量与羁束的相对化27
三、裁量与羁束的再认识30
(一)裁量与羁束分类的历史变迁31
(二)区分裁量与羁束的必要性思考32
(三)中国区分行政裁量的标准及其相对化33
四、另辟蹊径话裁量37
第三节 行政裁量的内在构造38
一、行政裁量构造论争的发轫38
二、着眼于法规范的行政裁量构造论争40
(一)关于行政裁量构造的各派学说40
(二)要件裁量难以否定42
(三)效果裁量与要件裁量的相对性44
三、着眼于法适用的行政裁量构造分析46
(一)案件事实的认定48
(二)法律要件的解释49
(三)等置-涵摄50
(四)法律效果的确定52
四、关于行政裁量的基本认知54
第四节 不确定法律概念与行政裁量55
一、不确定法律概念的由来与价值56
二、不确定法律概念的构造与类型58
(一)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基本构造58
(二)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常见类型59
三、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具体化过程60
(一)经验性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具体化61
(二)价值性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具体化62
四、不确定法律概念具体化的司法审查强度63
(一)原则上全面审查64
(二)价值判断上有所尊重66
五、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具体化与行政裁量70
第二章 行政裁量与行政过程论71
第一节 行政裁量与判断过程的合理性71
一、行政过程论视角下的行政裁量71
二、行政裁量与行政判断的形成72
(一)行政判断的考虑因素72
(二)判断过程的合理性保障75
三、功能主义的程序性行政裁量论76
第二节 行政裁量理由的说明与审查77
一、行政裁量说明理由的缘由78
二、行政裁量理由的说明要求81
(一)裁量理由的内容构成81
(二)裁量理由的说明程度83
(三)裁量理由的说明方式86
三、行政裁量理由的追加与替换90
(一)行政裁量理由的追加90
(二)行政裁量理由的替换92
四、裁量理由与行政裁量的审查97
第三节 行政裁量基准的设定与适用98
一、行政裁量基准的界定98
(一)我国行政裁量基准的由来98
(二)行政裁量基准的表现形态99
二、行政裁量基准的设定义务101
(一)行政裁量基准的功能102
(二)设定裁量基准的义务化103
三、行政裁量基准的性质与拘束力105
(一)行政裁量基准的两面性105
(二)行政裁量基准的拘束方式107
(三)事实上的拘束力与裁量基准的适用109
四、行政裁量基准的设定要求111
(一)行政裁量基准的设定主体111
(二)行政裁量基准的设定程序112
(三)行政裁量基准的具体内容113
(四)行政裁量基准的变更115
五、裁量基准与裁量决定的合法性判断115
(一)裁量基准自身的合法性审查115
(二)裁量基准适用的合法性审查116
第三章 行政裁量的瑕疵与司法审查118
第一节 行政裁量的界限与瑕疵118
一、法律的授权与合义务性裁量118
二、行政裁量界限论的提出与形成119
(一)行政裁量界限论的提出120
(二)耶利内克的裁量界限论121
三、行政裁量界限的定型化与实定化123
(一)行政裁量的双重界限论124
(二)行政裁量的瑕疵类型126
四、行政裁量双重界限的相对性127
第二节 无瑕疵裁量请求权129
一、无瑕疵裁量请求权在德国的形成与展开130
(一)德国相关学说的提出与发展130
(二)德国相关判例的接受与展开132
二、无瑕疵裁量请求权的性质与依据133
(一)无瑕疵裁量请求权的性质133
(二)无瑕疵裁量请求权的依据134
三、无瑕疵裁量请求权的要件与效力135
(一)无瑕疵裁量请求权的构成要件135
(二)无瑕疵裁量请求权的法律效力136
四、中国引入无瑕疵裁量请求权的意义138
第三节 行政裁量与司法的关系变迁140
一、裁量不予审理的形成及其修正141
(一)“裁量不予审理”的由来141
(二)“裁量不予审理”的修正142
二、行政裁量之不当与违法的吊诡144
(一)裁量问题与法律问题144
(二)合法性与合理性审查146
三、司法之于裁量问题的应有立场147
(一)司法何以要尊重行政裁量148
(二)司法何以要审理行政裁量149
第四节 行政裁量的司法审查强度150
一、类型化司法审查行政裁量强度的意义150
二、司法对行政裁量的最小审查153
(一)裁量权不得超越与滥用154
(二)裁量权超越滥用论的审查方法155
(三)正当程序论的程序性审查159
三、司法对行政裁量的中等审查161
(一)根据判断余地说的司法审查161
(二)补充要件的司法审查163
(三)判断过程的司法审查164
四、司法对行政裁量的严格审查165
(一)代为实体性判断的司法审查166
(二)明显不当型的司法审查167
(三)行政裁量收缩论的司法审查169
五、司法审查强度选择的考虑因素171
第四章 防止危险与行政裁量收缩论175
第一节 行政裁量收缩论的源与流175
一、行政裁量收缩的概念176
(一)概念的界定176
(二)与相关概念的区分178
二、行政裁量收缩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82
(一)德国行政裁量收缩论的发展182
(二)日本行政裁量收缩论的发展183
(三)中国行政裁量收缩论的存在与前景188
三、行政裁量收缩论的适用领域190
(一)危险防止行政领域190
(二)给付行政和其他领域190
四、行政裁量收缩论的特点与地位192
(一)有关行政裁量收缩论的争论192
(二)行政裁量收缩论的特点196
(三)行政裁量收缩论的地位198
(四)行政裁量收缩论的界限198
第二节 行政裁量收缩的理论基础199
一、行政职权职责、义务的区分与转换200
二、私人地位的变迁与行政介入请求权205
(一)主观公权利的判断标准205
(二)宪法原理的转换与行政介入请求权的引入207
三、行政法律关系的三方性与行政介入请求权211
(一)从两方关系到三方关系211
(二)三方行政法律关系中的第三人公权213
四、基本权利的双重属性与国家保护义务215
(一)基本权利属性的演变215
(二)客观法与国家保护义务217
五、行政职能的变迁与国家保护义务220
(一)从夜警国家到福利国家220
(二)防止危险与国家的保护义务222
第三节 行政裁量收缩的构成要件225
一、被害法益的重大性225
(一)被害法益的范围225
(二)被害法益重大性的程度226
二、危险的迫切性228
(一)危险的样态228
(二)迫切性的程度230
三、危险发生的预见可能性232
(一)预见可能性的判断标准232
(二)预见可能性的程度234
四、损害结果的回避可能性237
(一)回避可能性的判断标准237
(二)结果回避义务的程度238
五、规制权限发动的期待可能性239
(一)规制权限的存在与私人的期待性240
(二)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和程度242
(三)规制权限发动的补充性245
六、裁量收缩要件的判断与缓和250
(一)裁量收缩要件的判断方法251
(二)收缩要件的缓和及其界限252
第四节 行政裁量收缩的救济255
一、行政裁量收缩的救济概述255
(一)几种可行的救济路径256
(二)可能涉及的问题点259
二、课予义务诉讼260
(一)课予义务诉讼的容许性261
(二)课予义务诉讼的诉讼要件262
(三)课予义务诉讼的胜诉要件267
(四)分权、人权与法院的履行判决268
三、国家赔偿诉讼272
(一)国家赔偿的必要性273
(二)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275
(三)国家赔偿责任的承担283
本章小结:行政防止危险中的裁量正义290
结语:作为要件补充的行政裁量293
参考文献295
事项索引312
初出一览317
后记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