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通信技术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庄宜松主编;段吉海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43075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83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195页
- 主题词:通信技术-高等职业教育-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通信技术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通信技术概论1
1.1 通信的基本概念1
1.1.1 通信的定义1
1.1.2 通信的发展1
1.2 通信系统的分类与构成2
1.2.1 通信系统的分类2
1.2.2 通信系统的构成3
1.3 信道与噪声5
1.3.1 信道的定义与分类5
1.3.2 信道中的噪声6
1.3.3 信道容量的概念7
1.4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8
1.4.1 模拟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8
1.4.2 数字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8
本章小结9
习题110
第2章 模拟通信技术11
2.1 模拟通信系统概述11
2.1.1 模拟通信系统的构成11
2.1.2 调制的意义与分类12
2.2 模拟基带信号传输13
2.3 线性调制14
2.3.1 双边带调制(DSB)15
2.3.2 振幅调制(AM)16
2.3.3 单边带调制(SSB)18
2.3.4 残留边带调制(VSB)19
2.3.5 线性调制通信系统的抗噪声性能20
2.4 非线性调制(角调制)22
2.4.1 角调制的概念和分类22
2.4.2 FM波的产生和解调23
2.4.3 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分析25
2.4.4 加重技术27
2.5 各种模拟通信系统的性能比较28
本章小结29
习题230
第3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31
3.1 概述31
3.2 脉冲编码调制系统(PCM)32
3.2.1 抽样定理32
3.2.2 脉冲幅度调制(PAM)34
3.2.3 量化34
3.2.4 编码37
3.2.5 PCM解码41
3.2.6 PCM系统的抗噪声性能42
3.2.7 PCM集成编、译码器43
3.3 增量调制(△M)44
3.3.1 简单增量调制(△M或DM)45
3.3.2 改进型增量调制系统46
3.4 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48
3.4.1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49
3.4.2 自适应差值脉冲编码调制(ADPCM)50
3.5 PCM和△M系统性能比较51
本章小结52
习题352
第4章 信道复用与数字复接54
4.1 频分复用(FDM)55
4.1.1 频分复用原理55
4.1.2 模拟电话多路复用系统55
4.2 时分复用(TDM)57
4.2.1 时分复用原理57
4.2.2 30/32路PCM基群帧结构57
4.3 数字复接技术59
4.3.1 数字复接原理59
4.3.2 码速调整62
4.3.3 二次群帧结构62
4.4 SDH复接原理63
4.4.1 SDH的特点63
4.4.2 SDH的帧结构65
4.4.3 SDH复接原理66
本章小结68
习题468
第5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69
5.1 数字基带传输概述69
5.2 数字基带信号及其频谱特性70
5.2.1 数字基带信号70
5.2.2 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71
5.3 数字基带传输常用码型与码型变换72
5.3.1 数字基带传输常用码型73
5.3.2 码型变换的基本方法75
5.4 码间串扰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76
5.4.1 码间串扰产生的原因76
5.4.2 消除码间串扰的方法76
5.4.3 眼图77
本章小结79
习题580
第6章 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81
6.1 二进制数字调制与解调原理82
6.1.1 二进制振幅键控调制(2ASK)82
6.1.2 二进制频移键控调制(2FSK)84
6.1.3 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2PSK)及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2DPSK)86
6.2 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89
6.2.1 多进制数字振幅键控(MASK)89
6.2.2 多进制数字频移键控(MFSK)90
6.2.3 多进制数字相移键控(MPSK)91
6.3 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95
6.3.1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95
6.3.2 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96
6.4 现代数字调制技术96
6.4.1 正交振幅调制(QAM)96
6.4.2 最小频移键控(MSK)98
6.4.3 高斯最小频移键控调制(GMSK)99
6.4.4 扩频调制100
本章小结103
习题6103
第7章 差错控制编码105
7.1 概述105
7.1.1 差错控制编码的概念105
7.1.2 差错控制方式105
7.1.3 纠错码的分类107
7.1.4 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107
7.2 几种常用的简单编码109
7.2.1 奇偶校验码109
7.2.2 行列监督码109
7.2.3 恒比码110
7.2.4 正反码111
7.3 线性分组码111
7.3.1 基本概念111
7.3.2 汉明码111
7.3.3 循环码112
7.4 卷积码114
本章小结115
习题7115
第8章 同步系统116
8.1 概述116
8.2 载波同步117
8.2.1 直接法117
8.2.2 插入导频法119
8.2.3 载波同步系统的性能指标123
8.3 位同步123
8.3.1 直接法124
8.3.2 插入导频法126
8.3.3 位同步系统的性能指标127
8.4 群同步128
8.4.1 起止式同步法128
8.4.2 连贯式插入法128
8.4.3 间隔式插入法130
8.4.4 群同步系统的性能指标132
8.4.5 群同步的保护133
本章小结134
习题8135
第9章 现代通信系统136
9.1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136
9.1.1 微波通信概论136
9.1.2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组成137
9.1.3 数字微波通信网的构成形式137
9.1.4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主要设备工作原理138
9.2 卫星通信系统142
9.2.1 卫星通信概论142
9.2.2 卫星通信系统的构成144
9.2.3 卫星通信多址连接方式145
9.2.4 VSAT卫星通信系统147
9.2.5 INTELSAT卫星通信系统148
9.2.6 INMARSAT卫星通信系统149
9.3 移动通信系统151
9.3.1 移动通信概论151
9.3.2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155
9.3.3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158
9.3.4 数字无绳电话系统159
9.3.5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161
9.4 光纤通信系统162
9.4.1 光纤通信系统概论162
9.4.2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164
9.4.3 波分复用(WDM)技术168
9.5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169
9.5.1 计算机通信概论169
9.5.2 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170
9.5.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分类171
9.5.4 国际互联网Internet172
本章小结173
习题9174
附录 通信专业常用英文缩略词176
参考文献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