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生科技素养读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大学生科技素养读本
  • 郝春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27183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40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255页
  • 主题词:科学技术-素质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学生科技素养读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科技是一种力量1

第一节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潮起潮落1

一、先秦科技与先秦诸子百家1

二、两汉——中国古代科技体系的形成3

三、宋元时期——古代科技发展高潮4

四、明清——实学和西方科学技术的引入7

五、近代史上的中西交汇10

第二节 工业革命改变着世界11

一、工业革命简介11

二、工业革命前后的重要发明13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13

四、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1770—1870年)15

五、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1870—1914年)17

六、工业革命在世界的传播20

七、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21

八、第二次工业革命27

九、第三次工业革命27

第三节 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及特点28

一、科技创新前沿领域酝酿革命性突破,孕育了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28

二、科技竞争表现出新的特点,科技活动体制和机制正在发生变革和转型29

三、科技进步推动世界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新时代,提高“以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竞争力将成为世界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30

第四节 未来世界科技展望32

一、能源领域32

二、环境保护33

三、农业种植33

四、信息技术33

五、电子商务33

六、电子技术34

七、远程教育34

八、制造行业34

九、医疗与生物34

十、智能交通35

十一、生命技术35

十二、交通行业35

十三、空间技术36

十四、宇宙探测36

第二章 人类文明与科学技术37

第一节 科技引领世界37

一、科技的词源37

二、科学与技术概述38

三、科技的分类38

四、科技与社会生产的关系39

五、主要科学家及其贡献39

六、科技对人类的影响41

第二节 我国的科技成就41

一、航空航天技术发展迅速41

二、载人潜水器领先世界43

三、纳米领域屡创佳绩43

四、超级计算机遥遥领先44

五、高速铁路发展迅猛45

六、科技发展的历史意义45

第三节 发明开启着世界的文明46

一、发明的特点46

二、发明的类型47

三、发明的意义48

四、发明与专利49

五、发明的产生49

六、20世纪世界上的重大发明50

第四节 适当的方法才是走向成功的捷径52

一、发明创造方法之集体发明法53

二、发明创造方法之聚焦发明法54

三、发明创造方法之创意马拉松法54

四、发明创造方法之创意沉思法55

五、发明创造方法之改良法55

六、发明创造方法之强制联想法56

七、发明创造方法之形态分析法56

八、发明创造方法之设问法57

九、发明创造方法之定量实验法58

十、发明创造方法之时差利用法59

第三章 高校创新教育与人才培养61

第一节 创新是立国之本与强国之道61

一、历史的启迪61

二、时代的特点65

三、国情与挑战67

四、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70

第二节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74

一、创新能力的内涵74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75

三、大学生自我主动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76

第三节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缺乏78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缺乏的主要表现78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79

第四节 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81

一、创新能力的评价81

二、创新能力的评价标准和意义85

第五节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指南88

一、目的任务88

二、实施原则88

三、计划内容88

四、计划管理89

五、学校工作89

六、学生要求90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91

第一节 大学生应具备的综合能力91

一、创造性思维91

二、沟通能力95

三、管理能力98

四、应变能力101

五、口头表达能力103

六、逻辑思维能力105

第二节 提高大学生科技素养的必要性107

一、我国国民科学素质概况107

二、科普的重要性108

三、大学生的科学素养现况109

四、学校要加强科普教学111

五、开展多种业余科普活动111

第三节 如何从微观中解析学习的技术113

一、听——简捷的学习方法114

二、记忆——与遗忘斗争115

三、学会反思——能力提升的必由之路117

四、掌握考试的窍门119

第四节 大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自学120

一、图书馆的地位120

二、图书馆的馆藏分布120

三、如何利用图书馆自学121

第五节 新时期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意义122

一、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理解122

二、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及评价依据123

三、科学规范地做好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评价124

第五章 向科学家借经验127

一、蔡伦127

二、祖冲之129

三、僧一行132

四、沈括133

五、徐光启135

六、李四光137

七、邓稼先139

八、华罗庚142

九、竺可桢144

十、袁隆平145

十一、尼古拉·哥白尼149

十二、伽利略·伽利雷152

十三、艾萨克·牛顿155

十四、迈克尔·法拉第157

十五、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160

十六、德米特里·门捷列夫162

十七、玛丽·居里165

十八、爱迪生166

十九、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68

二十、斯蒂芬·威廉·霍金172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175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186

附录三 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209

附录四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226

附录五 科技论文的选题与写作技巧234

参考文献2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