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交通路段行人过街信号与交叉口信号联动控制方法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城市交通路段行人过街信号与交叉口信号联动控制方法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0691188.jpg)
- 郑长江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03594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80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291页
- 主题词:城市交通-交通信号-联动控制-控制方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城市交通路段行人过街信号与交叉口信号联动控制方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1.1 行人交通的发展背景1
1.2 行人过街交通国内外研究情况2
1.2.1 国外研究概况2
1.2.2 国内研究概况5
1.3 行人过街交通研究的意义及任务6
1.3.1 研究对象6
1.3.2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7
1.4 本书的组织框架8
第二章 路段行人过街交通流特性分析10
2.1 平面过街行人、自行车和助力车过街需求到达特性分析10
2.1.1 宏观过街需求到达特性分析11
2.1.2 微观过街需求到达特性分析13
2.2 交通实体过街特性分析14
2.2.1 行人过街客观环境分析14
2.2.2 行人过街交通流基本特征参数15
2.2.3 行人过街心理分析16
2.2.4 行人过街运动特性19
2.2.5 行人过街效率分析24
2.2.6 行人到达分布假设及验证28
2.2.7 无信号控制条件下过街交通特征分析34
2.2.8 定时式信号控制条件下过街交通特征分析35
2.2.9 感应式信号控制条件下过街交通特征分析42
2.3 人行横道的通行能力43
2.3.1 通行能力概述43
2.3.2 人行横道的通行能力43
2.3.3 人行道、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的通行能力44
2.4 人群中行人的动态交通流模型分析45
2.4.1 模型的假设46
2.4.2 模型的模拟50
第三章 路段机动车流交通特性分析53
3.1 进入路段初始车流的特征分析53
3.1.1 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案对进入路段机动车流特征的影响53
3.1.2 进入路段初始车流合流特征分析56
3.2 路段中有无信号控制的行驶机动车特性分析58
3.3 路段中行驶机动车车速特征分析58
3.4 路段中行驶机动车流的离散性分析60
3.5 路段中行驶机动车流在人行横道的延误分析63
3.6 路段中行驶机动车流受人行横道的影响分析64
3.7 人行横道处机动车行车特性66
第四章 路段人行横道处非机动车交通特性分析76
4.1 非机动车过街交通行为特性概述76
4.1.1 非机动车与机动车的异同76
4.1.2 非机动车骑行者心理76
4.1.3 非机动车运动特性77
4.1.4 非机动车在人行横道处过街79
4.1.5 非机动车到达分布假设及验证80
4.2 城市无信号控制路段人行横道自行车过街交通行为特性研究81
4.2.1 城市自行车交通现状82
4.2.2 自行车过街行为的规律性83
4.2.3 自行车过街行为特征91
4.2.4 骑车人过街的守法违法行为95
4.3 城市无信号控制路段人行横道自行车过街交通流特性研究98
4.3.1 自行车交通流的流量、速度和密度的描述98
4.3.2 自行车交通流速度特性100
4.3.3 自行车交通流密度特性102
4.3.4 自行车交通流流量特性104
4.3.5 自行车交通流主要参数关系107
4.4 城市无信号控制路段人行横道自行车过街延误特性研究111
4.4.1 机动车到达特性111
4.4.2 自行车过街可穿越空隙的确定114
4.4.3 过街延误计算114
4.4.4 数据验证117
4.5 无信号控制下其他非机动车交通流特性120
4.5.1 电动自行车的车辆特点120
4.5.2 电动自行车交通流行驶速度特性121
4.5.3 电动自行车交通流流量特性121
4.6 城市信号控制路段非机动车交通流特性122
4.6.1 自行车的交通特性123
4.6.2 其他非机动车的交通特性123
第五章 单点行人过街配时优化方法研究126
5.1 单点信号交叉口行人信号配时优化126
5.1.1 现状交通调查126
5.1.2 存在问题126
5.1.3 改进方案128
5.1.4 各信号方案平均信号控制延误的比较131
5.2 单点定时式控制路段过街人行横道信号配时优化132
5.2.1 信号控制人行横道最小绿灯时间的确定133
5.2.2 信号控制人行横道的通行能力分析133
5.2.3 行人高峰小时所需的绿灯时间的确定133
第六章 路段行人过街信号与交叉口信号联动控制方法研究135
6.1 现行城市干道行人交通和机动车交通运行状况分析135
6.1.1 问题的简化和一些假定135
6.1.2 现行城市主干道行人交通和机动车交通运行基本状况136
6.1.3 运行状况分析136
6.2 基于绿波带设计思想的行人过街信号与交叉口信号的联动控制136
6.2.1 绿波带的设计思想136
6.2.2 绿波控制中的基本概念137
6.2.3 行人过街信号与交叉口控制信号的协调138
6.2.4 应用实例分析138
6.3 基于可穿越空当的行人过街信号与交叉口信号的联动控制141
6.3.1 路段上有一个定时式控制人行横道情况下的单向协调控制141
6.3.2 路段上有两个定时式控制人行横道情况下的单向联动控制152
6.3.3 实例分析153
6.4 行人过街信号与交叉口信号递阶联动控制建模169
6.4.1 建模思想169
6.4.2 数学模型170
6.4.3 分解联动算法及其步骤172
6.5 过饱和交通下的行人过街信号与交叉口信号联动控制模型简介173
6.6 基于实时模糊控制方法的行人过街信号与交叉口信号联动控制174
6.6.1 城市主干道模糊线控制方法介绍175
6.6.2 模糊控制器构成176
6.6.3 实时模糊线控制仿真研究182
6.7 城市人行横道信号控制方式研究184
6.7.1 路段人行横道处人车运行特性分析184
6.7.2 路段人行横道处行人过街延误分析186
6.7.3 VISSIM仿真187
6.7.4 路段人行横道控制方式案例分析197
6.8 城市主干道人行横道设置个数研究200
6.8.1 交叉口间距已定的情况下人行横道设置的个数研究200
6.8.2 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人行横道设置个数探讨200
6.9 城市路段人行横道合理间距的研究205
6.9.1 路段人行横道设置205
6.9.2 路段过街人行横道设置205
6.9.3 合理间距对路段混合交通流的影响206
6.9.4 基于VISSIM的人行横道间距仿真206
6.9.5 AHP法求解209
6.9.6 路段人行横道合理间距案例分析214
第七章 路段行人过街信号与交叉口信号联动评价方法研究215
7.1 评价内容215
7.2 评价技术和评价方法216
7.2.1 城市交通干线评价的研究状况216
7.2.2 考虑行人过街的城市交通干线运行状态评价217
7.2.3 考虑行人过街的城市交通干线安全状况评价219
7.2.4 城市交通干线环境影响评价220
7.2.5 城市交通干线社会影响评价223
7.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224
7.3.1 城市交通干线系统特性224
7.3.2 城市交通干线的评价指标体系224
7.3.3 城市交通干线评价方法的选定226
7.3.4 考虑行人过街的城市交通干线评价准则的基本思路226
7.3.5 城市交通干线评价指标的选取227
7.3.6 城市交通干线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229
7.4 城市交通干线综合评价方法研究230
7.4.1 层次分析法(AHP)230
7.4.2 模糊综合评价法231
7.5 应用实例分析236
7.5.1 太平北路(珠江路—北京东路段)现状分析237
7.5.2 指标的界定与分级237
7.5.3 利用AHP法对太平北路(珠江路—北京东路段)现状进行评价242
7.5.4 问题与建议246
7.5.5 利用AHP法对改进方案的评价249
7.5.6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太平北路(珠江路—北京东路段)现状进行评价250
参考文献255
附录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