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千山诗集 不二歌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千山诗集 不二歌集
  • 释函可,张春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29358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87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546页
  • 主题词:古典诗歌-作品集-中国-明清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千山诗集 不二歌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千山诗集3

序&顾梦游3

序&韩履泰5

自序6

题识7

题记9

千山剩人可和尚塔铭&函昰10

奉天辽阳千山剩人可禅师塔碑铭&郝浴14

千山诗集 卷一 古歌谣 风雅体 骚体18

山谣18

神谣18

多多谣19

耿耿二章19

佛不在木20

山鬼四章20

乐神辞三章21

千山诗集 卷二 乐府22

枯鱼过河泣22

善哉行22

短歌行23

长歌行23

薤露歌23

蒿里曲24

秋思24

秋思曲25

静夜吟26

少年行26

塞下曲26

临高台26

相逢行27

空城雀27

君马黄27

长相思28

关山月28

来日大难29

有所思29

树中草30

少年子30

久别离30

放歌行30

陇头歌31

妾薄命31

雀飞多31

望夫石32

有所思32

野田黄雀行32

行路难32

千山诗集 卷三 五言古一34

秋思新泪34

采菌二首36

古意二首37

经言38

碛中三老咏38

落叶38

泪39

示学人三十首39

与藏主夜谈三首45

采菊46

孤吟46

寒还将行过宿46

闻耀寰仓卒就道47

中秋夜独坐47

中秋同集雪斋48

采蜜48

采药48

赏花49

狗奶子49

赠两公子50

月50

与希焦二道者夜谈漫纪50

赠王三53

雨夜留戴子共榻54

雨中听打铁子唱吴歌54

哭吴岸先55

摘藤菜55

戴子卖衣买粟56

佳人57

崔氏筵食干荔枝57

雪斋烧沉水香58

雪中同我存围棋58

雪晴见月58

一叶吟59

残菊59

二高过访59

瓶中芍药花60

读杜诗60

千山诗集 卷四 五言古二61

春雨61

古砚62

从千山携龙牙回约诸子同啖62

偶怀63

咏古二首63

清晓64

即事有寄二首64

腊月九日夜65

对菊66

采石耳66

笔管花67

散淡花67

豆叶67

苦瓜68

网罟菜68

冬日偶成十首68

刘老翁71

黑雪71

阿字行后作七首72

尸林行后作74

住金塔寺十四首75

老僧79

读未央《上黄岩》诗有感用原韵三首79

不寐作80

所闻81

病腹81

黄熟香81

示定原82

示诸子83

令言、龙翠二子礼辞有感83

寒梦84

偶成二首84

夜坐84

木公以闵茶寄山中感赋85

山行85

山中85

山境85

野叟86

偶述86

客至87

借书四首87

答戴公88

千山诗集 卷五 七言古89

过北里读《祖东集》89

大雨91

辛卯寓普济作八歌92

送鹿94

老人行94

哀王孙95

大僧行95

逼仄行95

赠戴三96

连雨96

送梨96

癸巳冬四日诸公同集普济话别97

忆江南98

寒夜作98

雪中歌98

海岸送人歌99

朱姑歌99

桥上石99

筑坟歌99

雪花歌100

花月歌100

山雪歌100

千山诗集 卷六 五言律一102

初释别同难诸子102

初发102

至永平103

宿山海关103

初至沈阳103

初人慈恩寺103

思千山104

生日四首104

赠大通师105

秋望105

偶成105

晚兴106

思友106

送雁106

送燕106

重阳前三日107

怀友沧师107

偶感107

夜雨107

雨中看菊108

雨中怀诸子108

怀千山诸子108

傅子拓新斋109

游谭家庵109

送人109

小河109

送客110

晚步110

暮归110

寻诗110

接薪夷书111

对雪111

八日雪中怀北里111

怀甦筑111

怀我存112

九日偕诸子过北里112

冒雪过甦筑112

雪中112

喜哥113

得千山诸老信113

答千山诸老113

梦游千山114

招山中诸老114

夜雪114

听北里弹琴114

北里新书屋二首115

秋尽115

赠无瑕师115

寄姚氏昆仲116

寄龚韩二子116

寿寒还116

左公往堡中有怀116

和戴子《堡中八咏》117

看薪夷病119

喜薪夷病起119

庭前孤雁四首119

同陈子过新斋感赋120

赠邻翁120

读顾与治书并见怀诗121

孟贞寄书不至121

洁之有志入山索赠121

立秋后一日孤雁忽飞去四首121

沈阳杂诗二十首122

梦安仲叔127

苦蚊127

游七岭寺127

留龙泉静室128

寄题易修静室128

和李公《冬日成茅屋》四首用韵128

重和四首129

赠乐亭秀才130

送苗炼师入燕130

赠五千道者131

得耀寰札131

同陈子久坐候大翁回131

大雨喜育子远访131

千山诗集 卷七 五言律二133

别诸公往辽阳133

同大来、吉津赴启如斋133

和丽大师《送弼臣见讯》韵134

同陈公叙昔有感134

同木斋坐甦筑斋竟日134

读李氏遗书二首134

慰戴三病135

喜李炼师禁足135

重送大茎135

重送尸林136

送义虫省亲136

寄心公二首136

答客问137

雪下有感137

入山寄友137

山中思友二首138

同诸公夜集希、焦二师室138

又过希、焦二师138

题金塔寺二首139

赤公书来赋答二首139

自寿140

忆昔140

儒释140

悼骡三首141

布帷141

哭李给谏142

和赤公寄韵142

遥送我存还巢二首142

得我存长安寄来书用前韵143

得石云居诗文143

问雪公143

闻天公病143

得木公手字144

和栖贤《山居》韵144

附 栖贤原诗148

张弥茂赠红褐禅衣150

岁暮同阿字得寒字四首150

祀灶151

担水者151

天公以其尊人所书扇见赠152

天公赠棉衣留南塔,先有此谢152

闻爆竹和阿字韵152

和天然兄《初住栖贤》韵152

赠王大哥153

读梁未央赠陈全人诗有感用原韵153

读梁未央赠霍阶生诗有感用原韵153

寒宵二首153

乌食菽为沙弥所缚,余见而释之154

金塔主人遣诸沙弥154

题一粟斋154

岁暮有怀155

仲冬末忽大暖数日冰雪尽化155

题俗龛155

天公新构茅舍观音堂侧155

戴三移居铁岭156

自八月初病耳至十一月不愈156

怀城中诸公156

与孤松156

偶成二首157

木公以《新斋成述怀》诗六首寄山中依韵奉和157

闻左九哥病寄慰159

赠高涵寰居士159

赠高辛裔居士159

喜无为三子至二首159

赠普愿师160

闻戴三将人长安160

人日有感160

留题首山丈室161

宿向阳寺161

游大安寺161

游龙泉寺161

游祖越寺162

千山诗集 卷八 五言排律163

雪斋落成163

宿西寺164

老叟164

寿苗炼师165

同社中诸子赋百韵165

赠辽阳陈令公十韵169

偶述二十韵170

千山诗集 卷九 七言律一172

甲申岁除寓南安172

乙酉元旦172

秋呓八首173

乙酉除夕二首175

丙戌元旦顾家楼175

丙戌岁除危亭同衣白、双白、方鲁诸子175

丁亥元旦昧庵试笔176

闻本师空和尚移锡闽中176

闻本师将来石头176

寄阿谁176

再寄阿谁177

得友沧江南信177

寒夜偶成177

岁暮雪中177

同诸子宿雪斋178

偶感178

闻浪大师主法伞岭178

闻遁庵伞岭监院178

寄茂之二首179

寄与治二首179

寄与然师180

寄孟贞180

寄于皇180

寄澹心180

寄州来181

寄今度181

寄一门、介立二法主181

寄秭经182

寄尔止兼讯元白、彝仲182

寄文寺昆仲兼讯令侄182

寄徐氏昆仲182

寄无伤183

除日大翁同薪夷过集183

除夕别皈藏183

除夜183

辛卯元旦184

元日有感二首184

遥哭秋涛184

遥哭玄子185

遥哭美周185

遥哭未央185

遥哭巨源185

遥哭千里186

薪夷暮过186

与薪夷同榻不寐186

北里过访186

招高一、戴三同过北里,喜刺翁、春侯至,兼订后会187

再集雪斋竟日187

寒日偶成187

同诸子集雪斋187

再集高寒还舍188

闻北堡三子为僦主所逐188

生日188

诸子过集189

大翁再过189

有怀189

过昌黎故里189

踏冰过雪斋190

读雪斋新诗190

久坐雪斋190

从雪斋归190

怀甦筑191

得甦筑堡中信却寄191

寄陈吴二子二首191

再得甦筑堡中信192

再寄北堡三子192

闻何怀山延三子度岁192

赠李炼师193

赠苗炼师193

千山诗集 卷十 七言律二194

怀丁善甫194

怀梁渐子194

怀梁非馨195

李耀寰移家入关195

佛欢喜日195

怀关起皋195

闻华首都寺真乘父子无恙196

闻近卢守黄华寺寄示196

怀陈燮196

贺大翁添丁196

游南塔寺197

雨中赠老翁197

怀梁弼臣197

九日197

重阳集北里大雪198

喜藏主燕回198

与甦筑同卧叙昔198

闻诏不果198

接与治书199

甦筑新斋成二首199

赠陈子199

五月十八日接本师和尚示札200

忆丽中法兄200

即事200

得博罗信三首201

忆耳叔弟二首201

遣愁202

皇天202

赠洁之202

接元白书物却寄203

与治书来言为徐氏田累寄慰203

怅望203

寄雪肠203

怀薪夷204

再题甦筑斋204

偶成204

咏蝇204

赠杨济明205

遥哭笔山205

遥哭群玉205

头205

答206

眼206

答206

鼻206

答207

耳207

答207

口207

答208

手208

答208

腹208

答209

足209

答209

身209

答210

心210

答210

自挽二首210

读宗尉寄戴子书有感211

寄赠宗尉211

至前一日同诸子过雪斋因闻再举子211

同诸子过寿大翁212

辛卯生日212

寿甦筑212

贺弘甫三首212

怀区启图213

怀邝湛若213

喜我存病间214

得姚雪庵书214

得光半、雪盛二公书214

读左公《祖东集》214

步左公赠韵二首215

赠马居士215

赠李居士215

千山诗集 卷十一 七言律三217

余与大来、甦筑俱生残冬感而赋此217

大雪宿白塔寺静公禅室217

再宿静公禅室218

三宿静公禅室218

得寒还札218

同诸老夜话219

辛卯岁除219

除夕怀诸子219

壬辰元旦219

元旦大雪同甦筑赋220

南塔结制220

闻大来为假仆所劫220

闻同难民为虎所食220

闻耳叔弟尽节221

答顺天师221

白蜡梅花221

千山偶成222

李公初度集洪福庵为陈氏披剃,时重阳后一日222

步韵和李公自寿诗222

大翁招同觞李公222

李公赎陈氏为尼三首223

过李公寓同锡侯夜话223

雪夜怀李公224

和谦受《始见塞雪》诗224

闻钱君至尚阳堡死224

播船坚辞大法招,相随乞戒喜示224

义虫、作么二子归海州有怀225

病归承李公以诗见讯,用韵奉答225

步韵和丽大师《寄怀》诗225

弼臣病阻白门,两次寄书并诗,因成二章,兼次其韵225

高含章出塞访友226

游香岩寺226

送明藏主同大茎、尸林二子南行226

因事似我存227

赠陈令公二首227

同甦筑、谦受夜坐228

寒食偕诸子访苗李二炼师,归见木斋留诗同赋228

风雨怀我存228

送高含章228

喜贵庵托钵回229

浴佛日寿陈令君二首229

唁229

即事似大翁、木斋、谦公诸同志二首230

同谦公谈230

偶成230

冒雨访木斋不遇231

赠赤公五首231

喜文玄、参方因请藏回232

寄大翁232

寄昭公233

寄乾公233

寄龙公233

寄雪公233

寄甦公234

寄我公234

寄孝公234

寄谦公234

赠冯公235

赠冠公235

晤冠公寄呈其尊人235

和木公来韵235

德公约分半榻兼许春来代营茅屋236

秋尽锡公江南回相见236

诸公送予出郊,心公诗先成,赋和236

闻与公与谦公同榻236

哭晋中张子237

真乘予同门弟也。前腊辞师,欲出塞相访,以父在迟迟。其父呵之日:“而兄不知死所,道谊之谓何?”遂含泪出门。不数月,其父已逝。讣音至塞,而杖屦杳然,引领西风,感而有怀237

哭圆实237

遥哭录用、道广两仆238

千山诗集 卷十二 七言律四239

寄答金道人239

寄答定者法侄239

木公新斋成题寄240

寄题楚女尸240

题铁岭燕巢240

寄江士辉241

读赵公受《偶尔吟》241

题《江赵纪事》后241

题文空新室242

重寓文空新室242

证西堂新创落成二首242

送宁古塔诸公243

赠魏李两公子243

寄阿象侄243

寄陈公路若243

大翁携来琴画砚帖俱典尽感赋244

即事似冠公244

重阳前一日予至沈,木公、雪公约游千山,不果244

同赤公游千山,途中遇雨245

接本师书并衣杖诸物245

寄答智师弟245

寄法纬、渊雷而思诸兄弟245

明藏主奉老人小影归,同诸子瞻礼246

明藏主闽回246

哭大茎246

耻若、作么、定元刻新录回247

与尸林247

赠祥光247

哭邢孟贞247

乙未生日四首248

寄顺天法主249

哭左吏部大来八首249

送登彻僧主香岩受具251

雨中同诸老衲为左公持诵经咒251

为左氏诸孤托钵251

沈城即事252

南塔即事252

买老马二首252

同天中、清臣、赤岩过山寺看花253

天中同清臣、赤岩入山相访253

偕天中、清臣、赤岩游千山,因老马不前独回253

落花253

雪公寄书入山,偶成二律254

喜阿字至254

和栖贤和尚见寄韵254

丙申生日二首255

真乘先入匡山谒栖贤,后出塞访余,相见次,始知其父圆实信255

遥哭邹白衣256

和掌邦弟二首256

附 掌邦原诗257

遥哭润季兄同二见、六在诸侄257

得柱江书并诗,因怀与治、伯玉、季纳诸昆季258

闻柱江将至258

遥哭丁善甫、梁渐子258

遥哭梁同庵258

即事259

喜戴三谒文庙259

送魏李二公灵榇回二首259

寄无坏师260

贺贵庵水灾260

得浴予叔书260

得九成弟书260

遥哭安仲叔261

千山诗集 卷十三 七言律五262

和谦公《雪中见怀》韵262

大雪用栖贤《寄阿字九江》韵262

和心公《雪中见怀》韵263

和栖贤《送阿字出塞》诗263

步栖贤和《阿字九日》韵263

恭和栖贤法兄奉怀本师老人韵263

从驻跸峰移向阳二首264

张太守入山264

题且过庵二首264

偶成265

同雪公游千顶纪事十首265

立春日268

元旦哭喇嘛二首269

苗炼师雪中入山相访269

季三公书来并寄茶270

同阿字诸子夜坐270

和润季兄临死诗270

闻赤公专侍在兹省亲回270

丙申除夕和栖贤《辛卯除夕》韵271

丁酉元旦271

解嘲步谦公韵271

柱江至沈相见有诗和韵271

九日送阿字272

重送阿字272

入山有感示诸子272

阅未央遗集,有初夏同予入循州访刘乃运兄弟诗。末云:“令威他日归华表,定在循州古树边。”似为予今日谶也。因和其韵273

读未央《与莂公宅师谈金轮旧事》诗有感,用原韵273

读《未央集》,有先文恪神道碑感赋273

闻老人复归华首台,台上林木加茂,有终焉之志,恭纪274

寄华首旧住诸僧274

遥哭刘乃运274

闻谢伯子、赵裕子二老友在,喜赋274

寄陈三官275

忆暮春同阿字诸子游千山275

闻南塔易住持志喜275

题作么茅屋275

喜作么迎师入山276

予去冬依证寓,今冬依磬光,皆手无半文,喜赋276

即事276

梅溪雪中相访276

山中读萝石先生家书277

闻李、苗两道友有唱酬篇什,虽未得读,知非凡响,遥有此和277

喜闻左三哥回277

赠少年道者277

客有期予春初同入城者278

日暮278

遥哭与然师278

牛庄问阿字诸子信,不得279

喜云堂禅人入山相访279

戊戌元旦279

开经日遥祝檀那卢太翁太夫人双寿279

赠汤官师280

赠藏主师280

步沧兄见寄韵二首280

赠天鉴师,时将还孤竹省墓281

正修书记录成,来呈281

得张觐仲书281

千山诗集 卷十四 五言绝282

枝上雪二首282

残叶282

题范宽真迹283

同大翁看古帖283

题大士像283

残菊二首283

题去雁送寒还二首284

柬甦筑284

雪十二首284

泪286

寄戴三286

落叶二首286

秋风引287

古歌287

同傅、陈二子送北里之堡中287

答育侍者287

寄淡仙287

寄介子288

寄仙裳288

寄寤明288

寄与田288

寄一轮288

寄一指288

寄黄子289

寄杨三289

月二首289

北里暮归289

同甦筑看月290

卧月290

秋吟二首290

月290

夜291

同傅、陈二子看喜哥291

春夜怀耳叔弟291

雪中访大翁291

千山二首291

同谦受枕上292

即事十首292

吊昭君家293

冯公雪阻再留一宿294

寒风294

送大来先生葬六首294

接乡书二首295

还山忆旧十首295

真乘师临行口占297

同诸子煨山药守岁297

古别离二首297

怀旧有感八首297

首山律主过访299

木公寄衣299

山雪三首299

对月299

题作么山居十首300

山晓301

山暮301

接尔珍书301

夜坐偶成二首302

腊月一日大雪,病中口占302

侍者劝予病中罢吟,赋此示之302

子夜歌二首302

山梦303

独望303

梦303

接诸公札303

寒夜风303

披裘304

夜雪304

千山诗集 卷十五 七言绝一怀罗浮305

秋月四首305

塞上四时歌306

寄与然师307

接笑峰师己丑二月札307

暮过甦筑斋留题307

怀陈子307

喜王三为陈子觅得馆地307

怀大翁308

赠戴三308

访陈子新馆二首308

重阳前一日雪308

九日冒雪访我存309

独望309

孤灯309

残菊309

小春309

甦筑得丽服309

题我存新斋二首310

刺翁来城见访310

重和堡中八咏310

喜陈子罢役311

怀李炼师312

柬焦冥312

访陈子阻雨312

访陈子二首312

寄界系师313

寄功檀行者313

夜雨怀傅陈二子二首313

同诸子访耀寰不遇313

题扇送耀寰314

题铁岭花楼314

秋燕314

闻宗尉为戴子直冤314

赠寿光三公子314

怀寒还314

送戴三315

解嘲315

问我存病315

怀苗炼师315

闻薪夷游豫章315

春前一日316

祀灶316

立春316

枕上偶成316

我存晓过316

雪中怀大翁317

元旦拈香317

闻我存得仲氏馈贻317

偶成317

即事317

丽大师寄《梅花》诗318

九日大风318

寄讯堡中吴子318

千山怀大来、甦筑诸公318

题净瓶峰318

千山寄诸子五首319

赠红鸦319

别千山320

重入千山二绝320

重留龙泉静室320

入山遇雪320

山中同诸老夜话321

访无心师321

千山二首321

千山杂咏五首321

喜梅君磊从江南寄诗322

辽阳回访大翁322

喜遇沈谦受323

高寒还叔侄复至323

云间钱、钟二子至323

圣秋寄诗并双管323

往辽阳二首323

与诸子约三日春游,第三日阻雨二首324

雨窗读诗娱324

大雪李苗二炼师同诸子过谈竟日324

寄江南诸同社四首324

慈航偶成二首325

大翁出塞,亦既抱孙矣,复连举四子,戏赠二首325

柬我存326

寄澹归326

寄阿谁326

纪闻326

题王公六椽庵327

寄与公三首327

拈笔寄木公327

寄慰大翁327

寄潘公328

桃源词二首328

入山杂咏二十首328

偶成331

千山诗集 卷十六 七言绝二332

赠友人十二首332

九日左公招郭北登高334

赠海城王令公五首334

陈令公重招不往335

重入山寄木公二首335

至日雪335

寄寿大公336

龙牙寄大公336

山药寄木公336

大翁携来诸物俱典尽,各赋一绝336

寄答曰庐诸子337

寄丽和尚337

答浪杖人337

谢江南诸友寄笔墨337

笑峰兄受杖人付嘱以书来并寄诸刻338

冯兄来言,龙公入城,同木公、心公寓,时心公得子,口占338

心公移寓木公舍得子二首338

木公书来极言乾公近状,同难蒙福志喜338

贺孝公被挞二首339

冯公冒雪入山同卧339

生日碧师见访339

赠梁公339

呈骡340

写诗寄同难340

看花340

燕衔花340

落花十首340

重哭左吏部八首342

重过山寺看芍药343

闻赤公扶病登山有怀二绝343

赤公同诸公游千山,余不能从二绝344

示老马十首344

咏花六首346

赠采郎347

闻蠡云师有诗相寄未到,先有此答347

和赤公韵347

初春347

雪中同阿字读柱江《燕歌》347

忆故山梅348

题心公寄画山水348

题谦公寄画梅348

题天公寄画山水348

栖贤先专普雨来,及闽而返,今冬阿字始至,戏成二绝348

戏似阿字349

心公书来,寄干笋一斤不到,天公书来,寄干笋一斤半又不到,戏成349

阿字破袋中见澹归书有“行不得哥哥”语,戏成349

和栖贤《中秋无月》二绝349

起西以长篇寄讯,答此短章350

和归宗蠡云师寄韵350

偶成350

五更大风至旦晴明志喜350

元日山中寄同难诸老350

送尸林351

寄答禅人二偈351

送阿字游医巫闾二首351

闻阿字诸子改从海舶还352

遣诸子行后二首352

夜雪352

雪中怀阿字352

怀侍者353

谭家庵353

耻若新居成353

允中老僧入山过冬353

耻若闻十慧龙诸子入山353

遥哭黄无咎354

谢因翁寄夏衣354

与季心雪354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354

闻作么子坠冰河中戏似357

偶成357

独立358

山月358

大雪358

寒358

冬前一日即事358

至日359

千山诗集 卷十七 七言绝三晓钟二首360

暮钟二首360

即事361

孤吟361

山中361

二十七日虎至厨门361

偶成361

寄讯僧住362

道旁家362

古怨362

即景362

丁酉生日二首362

解嘲363

腊八363

怀华首台363

怀栖贤寺363

怀还山诸子364

怀江南364

忆庾岭364

忆钟山364

忆曹溪364

忆浮碇冈364

忆双柏林365

忆古松堂365

忆白鹤峰365

忆黄花堂365

山路365

对镜366

闲步366

月下怀赤公366

心公以桂花糖寄山中366

慰病客366

谢别僧招366

又题一粟斋367

遥哭一门师367

重接亦非兄札367

早起367

慰老僧病367

送成空下山368

怀恰好禅人368

寄耻若禅人368

梦匡庐368

月368

念旧368

喜恰好禅人还山369

暂入海城还山369

哭金居士369

偶成369

除夕369

寄呈本师和尚370

闻浪大师信370

赠妙法师370

赠碧庵师370

赠了望师370

赠德悟师371

赠慧虚师371

赠大茎师371

赠印真师371

赠心庵师371

赠寂庵师371

赠昆璞师372

赠守心师372

赠澄心师372

赠净如师372

赠瑞宇师372

赠一真师373

赠宁波师373

赠正修373

赠寿绩373

赠净虚373

赠盛公374

示纯微374

示无味374

示蕴珠374

示密训374

示非浴374

谢易修师为染衣375

谢与乐兄赠药375

喜耀宗受具还375

寄净玄师375

为耀海师易号375

普济寺376

贺藏主师新筑376

谢诸檀越376

赠田居士376

赠曹居士376

赠耿居士377

赠毛居士377

赠戈居士377

赠李居士377

慰桂居士377

赠智轮道者378

礼雪庵祖师塔378

送居士省母378

怀堡中左氏诸兄弟二首378

怀戴公379

戴公以湖笔、松茗见寄赋谢379

戴孝臣从堡中来访四首379

送藏主师游长安二首380

寄山木师380

寄胡居士380

过宁远380

望医巫闾381

怀岭南381

怀华首381

怀匡庐381

怀白下381

怀顾家楼381

立春日382

燕子382

开原382

问石人382

答382

又问383

又答383

三官庙383

访华表383

自题小影383

接亦非书384

千山诗集 卷十八 六言诗385

月夜雪斋同诸子赋385

秋晓385

秋晚386

山居十首386

千山诗集 卷十九 杂诗388

译鸟言七章388

三五七言389

答邛子寄水晶蟾389

戏效读曲歌体六章390

偶成391

槿言391

俗讴391

博里歌391

千山诗集 卷二十 冰天社诗395

第一会 北里395

第二会 搕?402

招诸公入社诗410

千山诗集 补遗 七言律414

和澹心《因圃阻雪思归》414

同澹心咏介子庭中蜡梅414

哭绳海先生415

广陵感赋415

朱溪臣临行再被价窃,作此奉慰,并以言别415

对与治怀莞羊诸同志415

路中416

台中416

博中416

莞中416

广中417

秋梦417

蜚声417

闻黄石斋至417

寒夜偶成418

初闻警,友人约同入岭,作此答之418

寿界系师,兼约同游罗浮418

次韵答邢孟贞并以道别419

留别王子京419

留别顾与治419

留别余澹心二首419

留别白门诸公420

次郑元白韵420

次余澹心韵二首421

次林茂之韵二首421

陈伯玑和余《留别与治》诗见赠,复次原韵答之422

系中生日二首422

附录424

附录一 重刊长庆语录瞎堂千山诗集捐资列424

捐修藏经余银壹拾壹两叁钱五分425

附录二 重梓《千山和尚语录》序426

附录三 《剩人和尚语录》序428

附录四 《剩人和尚语录》序429

附录五 剩人可禅师著述与弟子430

附录六 僧祖心诗431

附录七 洪承畴传(节录)432

附录八 释函可之偈三首433

藏主刻《普济录》成见寄433

十二时歌之九433

十二时歌之十一433

附录九 《顾与治诗》选434

和祖心师雨中见访434

九月七日祖心、孟贞、于皇共坐,得孝章书434

金孝章至自吴门,同祖心师、次涛兄弟小集435

寄祖心师435

别雁寄怀祖心师435

送一灵师之辽阳兼柬剩和尚436

送祖心师还岭南436

不二歌集441

序一&李元春441

序二&贾震444

不二歌集 卷一446

明夷子不二歌446

庭训迩言447

请乞终养揭帖456

祭白喇嘛文457

武成考序459

不二歌集 卷二460

张仆少监军关永纪事460

永平任事迹466

总纪张公并淑人翟氏子伸节孝事略&张弭472

张公传&左懋泰476

张公合葬墓志铭&王四服478

跋一482

跋二484

附录485

附录一 张春传485

附录二 张夫子4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