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党的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党的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https://www.shukui.net/cover/5/30712776.jpg)
- 李慎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2383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653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669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党的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代序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陈奎元1
第一篇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3
一 世界金融危机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兼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意义和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3
二 深入研究国际金融危机现状及趋势 进一步坚定信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43
三 发展党内民主须正确处理几个关系57
四 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读曾庆红同志《关于党的建设工作》的体会63
五 改革开放初期的陈云与邓小平74
六 牢牢把握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这条主线94
七 以党建带团建 加强学习型团组织建设103
八 公职人员的廉政文化与诚信体系建设111
九 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116
十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必然要求——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界限的标准与方法128
十一 划清“四个界限” 筑牢思想防线131
十二 学习的时代性、现实性、继承性和创新性135
十三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认真研读经典著作140
十四 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取得新进展146
十五 加强理论队伍建设 积极研究传播党的创新理论150
十六 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面临的十大挑战154
十七 十七大以来我国反腐倡廉建设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167
第二篇 高举旗帜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79
一 加强国史研究 推进民族复兴179
二 试析“中国道路”的六个内涵187
三 怎样观察当代中国192
四 中国模式的形成、内涵和特征206
五 论中国模式研究的若干问题230
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模式”252
七 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发展道路261
八 中国道路坚持和发展了社会主义276
九 中国道路的政治优势与思想价值281
十 中国经济奇迹的密码在政治领域291
十一 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298
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与优势304
十三 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与社会的关系310
十四 论社会主义作为人类新文明形态的整体发展315
十五 正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319
十六 金融危机动摇了世界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326
第三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337
一 高度重视基础性资源可能相对萎缩的挑战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节“收入分配方式”337
二 推动政府职能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转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344
三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若干问题探讨349
四 加快调整经济结构 推进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358
五 牢牢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364
六 在深化改革中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368
七 改革分配制度才能扩大内需373
八 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377
九 积极培育对外开放新的增长点380
十 增强公民意识 实践公平正义384
十一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区域政策展望388
十二 对中部地区城镇化的思考——以河南等省为例394
十三 当前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399
十四 怎样发展中国的低碳经济407
十五 抓住全球经济金融结构重组的战略机遇415
十六 解决好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424
十七 “十二五”时期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与科教兴国战略研究427
第四篇 若干重大问题研究(上)441
一 厘清国际关系理论中一些话语的本质内涵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441
二 深化体制改革 繁荣社会科学447
三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范式——中国特色 中国风格 中国气派451
四 全球化时代中华文化走向457
五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463
六 在青年中树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468
七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十二五”规划调研报告472
八 当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应关注的几个问题481
九 唯物史观与当代中国史学话语体系的建构484
十 中国抗日战争领导权问题的思考487
十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史学科的创新491
十二 新世纪文学的新风貌与新走向——走进新世纪的考场508
十三 发展与世界潮流相一致的中日关系——兼论中美博弈对中日关系的影响519
十四 中印关系60年之回顾532
十五 中国与以色列关系六十年述评538
十六拉美独立200周年纪念与中拉人民的共同之忧546
第五篇 若干重大问题研究(下)561
一 玉树依然临风——献给玉树震区英雄的《格萨尔》后代们561
二 发展中大国崛起的影响567
三 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573
四 如何提升我国少数民族信息对外传播影响力582
五 美国非政府组织对中国新疆问题的干涉587
六 加强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和治理598
七 新世纪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征603
八 当前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关系的变化与特点610
九 请为道德“鼓”与“呼”622
十 建设社会主义新城市应成为“十二五”规划的战略重点631
十一 中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636
十二 “新国10条”的重拳与疗效643
十三 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步伐646
十四 社保压力对中国竞争力影响分析649
后记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