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咬文嚼字读《论语》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咬文嚼字读《论语》
  • 栾锦秀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ISBN:978751530084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47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265页
  • 主题词:《论语》-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咬文嚼字读《论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学而篇第一1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4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7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0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12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15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18

为政篇第二20

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20

2·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22

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4

2·9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26

2·10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28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0

2·1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32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3

2·17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5

2·19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37

2·20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40

八佾篇第三42

3·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42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44

3·14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45

3·15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47

3·16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49

3·21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51

里仁篇第四54

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54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56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58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60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62

4·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64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66

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68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70

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72

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74

公冶长篇第五76

5·6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76

5·7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78

5·9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81

5·12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83

5·17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85

5·22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87

5·23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89

5·26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91

5·27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96

雍也篇第六97

6·12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97

6·22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100

6·2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103

6·26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104

6·30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107

述而篇第七110

7·2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110

7·14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112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14

7·24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116

7·32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118

7·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119

泰伯篇第八121

8·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21

8·10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124

8·21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126

子罕篇第九128

9·4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128

9·6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129

9·13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132

9·14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135

9·18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136

9·19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138

9·23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140

9·26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42

9·2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144

乡党篇第十145

10·1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145

先进篇第十一147

11·4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147

11·16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149

11·20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151

11·23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154

11·24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156

颜渊篇第十二159

12·3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切。”曰:“其言也切,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159

12·5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161

12·7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164

12·19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67

子路篇第十三170

13·1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170

13·6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72

13·11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174

13·14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176

13·24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178

宪问篇第十四180

14·3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180

14·6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182

14·16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184

14·33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186

卫灵公篇第十五188

15·2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188

15·9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95

15·10 子贡问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196

15·15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198

15·20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200

15·23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02

15·34 字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204

15·40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206

季氏篇第十六207

16·4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207

16·5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209

16·7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211

16·8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狎大人,侮圣人之言。”214

阳货篇第十七218

17·9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218

17·22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221

17·23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224

17·24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流字衍文)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226

微子篇第十八231

18·5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231

子张篇第十九234

19·1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234

19·5 子夏曰:“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237

19·6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238

19·10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240

19·15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243

19·16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2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