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实验诊断与致癌机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刘锡光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3929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137MB
- 文件页数:337页
- 主题词:乙型肝炎-实验室诊断;丙型肝炎-实验室诊断;乙型肝炎-致癌因素;丙型肝炎-致癌因素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实验诊断与致癌机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实验诊断技术3
第一章 当代广泛应用的实验诊断技术3
第一节 酶联免疫技术3
一、临床免疫检验技术发展史3
二、酶联免疫技术(ELISA)的原理4
三、酶联免疫技术(ELISA)的类型9
四、酶联免疫技术(ELISA)在HBV和HCV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12
第二节 胶体金技术21
一、胶体金技术概述21
二、胶体金技术的原理和分类22
三、胶体金技术的应用领域24
四、前景展望28
第三节 确认技术28
一、HBsAg确认试验28
二、HCV确认试验30
第二章 新技术在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实验诊断中的应用37
第一节 化学发光技术37
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原理37
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特点37
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分类37
四、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在肝炎检测中的应用38
第二节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38
一、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的原理38
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的特点38
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在肝炎病毒诊断中的应用39
第三节 核酸检测技术40
一、核酸的定量检测技术40
二、核酸的定性检测技术41
第四节 生物芯片在肝炎诊断中的应用44
一、生物芯片介绍45
二、生物芯片在肝炎诊断中的应用51
三、生物芯片存在的问题和前景53
第五节 HBV耐药性分析53
一、HBV耐药突变的分子生物学53
二、HBV耐药性突变株的分子检测方法55
三、HBV耐药突变检测相关产品58
第六节 其他新技术59
一、液相芯片检测技术59
二、均相免疫分析检测技术60
三、PCR阻断联合荧光探针检测HBV基因前C区G1896A突变株的方法61
第二篇 我国体外诊断试剂的监督管理及质量控制72
第三章 我国体外诊断试剂的注册和生产管理72
第一节 体外诊断试剂的注册管理72
一、我国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的历史沿革72
二、目前我国体外诊断试剂的注册管理74
三、对今后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的思考79
第二节 体外诊断试剂的生产管理80
一、我国体外诊断试剂现状80
二、国内外体外诊断试剂管理异同82
三、各国相关法规汇总83
四、对目前《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评定标准》中某些条款的理解及思考84
第三节 体外诊断试剂质量体系有效覆盖判定原则87
一、体系考核范围有效覆盖判定原则及补充说明87
二、体系考核范围有效覆盖判定原则的设计原理89
第四章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及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106
第一节 酶联免疫法试剂生产及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106
一、基本原则107
二、原材料质量控制107
三、试剂盒各组分的生产109
四、质量控制110
第二节 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生产及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110
一、基本原则111
二、原材料质量控制111
三、试剂盒各组分的生产113
四、质量控制115
第三节 核酸扩增法试剂生产及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116
一、基本要求116
二、原材料116
三、生产工艺117
四、质量控制117
第四节 金标类诊断试剂生产及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118
一、基本原则118
二、原材料质量控制118
三、试剂盒的制备120
四、质量控制120
第五节 生物芯片类诊断试剂生产及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121
一、基本原则121
二、原材料质量控制122
二三、试剂盒各组分的生产125
四、半成品质量控制126
五、成品质量控制126
第五章 国家标准品127
第一节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标准品127
一、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国际标准品128
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国家标准品129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标准品131
一、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国际标准品132
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国家标准品132
第三节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试剂国家标准品134
一、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134
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国家标准品135
第四节 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试剂国家标准品137
一、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137
二、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国家标准品138
第五节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试剂国家标准品139
一、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139
二、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国家标准品及应用140
第六节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试剂国家标准品141
一、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141
二、国产和进口荧光PCR检测试剂的差异142
三、乙型肝炎病毒DNA国家定量标准品的研制143
第七节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试剂国家标准品145
一、简介145
二、酶联免疫法类抗HCV试剂国家标准品146
三、胶体金法抗HCV试剂国家标准品148
第八节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试剂国家标准品149
一、丙型肝炎病毒基因(HCV RNA)试剂国际标准品149
二、丙型肝炎病毒基因(HCV RNA)试剂国家标准品150
第三篇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致癌机制154
第六章 感染性人类癌症的发展阶段154
一、早期阶段(1882~1911)154
二、挫折和成功阶段(1912~1950)155
三、对肿瘤病毒体特异性功能理解的形成(1950~1965)156
四、第一个人类肿瘤病毒吗?157
五、艰难的20世纪70年代157
六、理论重现之路158
第七章 与感染相关的肿瘤简介161
一、与感染相关的肿瘤类型161
二、与人类癌症相关感染的全球分布161
三、机体对可能导致癌症感染的反应:细胞干扰因子(CIF)概念163
第八章 乙型肝炎及其病毒170
第一节 历史170
第二节 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170
第三节 分类学和病毒基因组结构172
第四节 病毒基因产物和功能174
一、核心抗原174
二、多聚酶174
三、HBX抗原174
第五节 免疫的作用175
第六节H BV在肝细胞肝癌中的作用178
第七节 HBx与HCCs181
第八节 HBs转基因鼠与HCCs185
第九节 化学致癌物与HBV感染的相互作用186
第十节 HBV介导的HCC发生机制188
第十一节 预防和控制190
第九章 丙型肝炎及其病毒192
第一节 历史192
第二节 流行病学192
第三节 病毒基因组结构、转录、翻译、基因功能和分类学193
第四节 感染、传播和病毒DNA驻留193
第五节 致病机制和免疫的相互作用194
一、逃逸宿主防御的机制194
二、宿主免疫反应195
第六节 HCV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195
第七节 HCV在淋巴组织增生疾病中的作用199
一、混合的冷球蛋白血症(mixed cryoglobulinemia)199
二、绒毛淋巴细胞所致的脾淋巴瘤199
三、非霍奇金淋巴瘤(NHL)200
第八节 预防和控制200
第十章 肝细胞癌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202
第一节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细胞癌202
一、HBV基因组的致癌机制202
二、HBV基因产物的致癌机制204
第二节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细胞癌205
一、HCV核心蛋白致细胞癌变发生的可能机制205
二、HCV NS3蛋白的致癌机制208
第三节 肝细胞增殖与肝细胞癌210
第四节 细胞凋亡与肝细胞癌210
第五节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与肝细胞癌211
第六节 生长因子与肝细胞癌213
第七节 microRNA与HCC214
附录一 肝损害筛选、诊断和处理的实验室指南217
前言217
一、肝功能和肝损害的实验室检测指南218
二、肝炎血清标志物和核酸的检测231
三、急性肝损伤237
四、慢性肝损伤244
五、肝硬化253
六、肝细胞癌254
附录二 日本病毒性肝炎诊断及治疗方案(2009)272
附录三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国,2004)278
前言278
一、丙型肝炎的病原学278
二、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278
三、丙型肝炎的自然史279
四、HCV传播的预防280
五、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280
六、丙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281
七、丙型肝炎的病理学诊断282
八、抗病毒治疗的目的和药物282
九、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283
十、抗病毒治疗的禁忌证284
十一、抗病毒治疗应答的类型及影响因素284
十二、慢性丙型肝炎治疗方案285
十三、抗病毒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286
十四、丙型肝炎患者的监测和随访287
十五、提高丙型肝炎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287
附录四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289
一、病原学289
二、流行病学289
三、自然史290
四、预防291
五、临床诊断292
六、实验室检查293
七、影像学诊断294
八、病理学诊断294
九、治疗的总体目标294
十、抗病毒治疗的一般适应证295
十一、干扰素α(IFNα)治疗295
十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296
十三、免疫调节治疗298
十四、中药及中药制剂治疗299
十五、抗病毒治疗推荐意见299
十六、特殊情况的处理300
十七、抗炎、抗氧化和保肝治疗302
十八、抗纤维化治疗302
十九、患者随访302
英汉专业词汇310
Laboratory Diagnosis and Carcinogenesis Mechanism of Hepatitis B Virus&Hepatitis C Virus316
跋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