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王夫之评传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萧萐父,许苏民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506061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697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4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王夫之评传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一个产生思想巨人的时代1
一、“明清之际”的历史界定1
二、“明清之际”的历史变化4
(一)经济变动4
(二)社会矛盾14
(三)从政治危机到民族危机19
(四)文化变异26
(五)时代呼唤思想巨人32
第二章 王夫之“出入于险阻”的一生37
一、绝笔之作,“顽石”自喻37
二、一生行迹,约分五期42
(一)青年时期(1岁至24岁——“少负隽才”,倜傥不羁42
(二)中年时期(25岁至35岁——投身激流,历尽忧患52
(三)政治流亡时期(36岁至39岁——浪迹湘南,开始著述65
(四)归隐时期(40岁至62岁——归隐衡阳,依然笔仗68
(五)暮年时期(63岁至73岁——瓮牖孤灯,绝笔峥嵘81
第三章 哲学思想87
一、太虚一实,体用俱有——王夫之的哲学本体论88
(一)有无、虚实之辨89
(二)理气之辨105
(三)道器之辨112
二、“太虚本动”,变化日新——王夫之的辩证发展观(气化流行论121
(一)“絪缊”诸义122
(二)动静观129
(三)化变观137
(四)生死观141
(五)两一观144
(六)常变观151
(七)时空观157
三、“行可兼知”、竭天成能——王夫之的认识论思想162
(一)人的类特性:“合知能而载之一心”163
(二)认识的对象:“理一分殊”的新解释171
(三)认识的开端:己物、能所之辨179
(四)认识的深化:“心”与“事”、“心”与“理”185
(五)“尽器则道无不贯”195
(六)关于知行关系的系统理论201
(七)人类认识的目的性:“实践”208
第四章 史学思想211
一、依人建极,今胜于古212
(一)“依人建极”的内涵212
(二)人群的进化216
(三)文明史概观222
二、古今殊异,道随器变230
(一)“道丽于器”,“法因时改”231
(二)“道因时而万殊”237
三、理势相成 延天祐人241
(一)“理成势”与“势成理”241
(二)理势合而为天246
(三)相天、事天与立命、造命255
(四)“贞一之理”与“相乘之几”262
四、天人相继,即民见天265
(一)“天”的内涵更新266
(二)五重“天”的分析269
(三)“即民以见天”与“援天以观民”271
五、“参万岁而一成纯”,变通可久275
(一)船山之学,以史为归275
(二)“善取资者,变通以成乎可久”280
(三)“参其变而知其常”285
第五章 道德伦理思想291
一、“人以载道,道因人生” ——王夫之论道德的起源及其历史进化292
(一)天道与人道的联系和区别292
(二)人道之根源与人伦之进化300
二、理欲合性,日生日成312
(一)理欲合性,互为体用312
(二)“继善成性”:独树一帜的人性发展理论320
三、理欲皆善,以理导欲329
(一)理寓欲中,公欲即理331
(二)善不善之几,取决于“公私诚伪”之辨337
(三)斥禁欲论与薄欲论,主张“以理导欲”344
四、义利并重,珍生务义352
(一)义利统一观及其双重批判性353
(二)义利统一观的普世性与“义”的三层次360
(三)“以身任天下”的豪杰精神368
第六章 政治经济思想379
一、“哀其所败,原其所剧” ——对君主专制体制的批判380
(一)文王立制:“恃一人之耳目以弱天下”——兼驳“以唐虞为弱,以家天下自私者为强”论380
(二)怒斥专制:“销天下之才智,毁天下之廉隅”——兼析专制政治体制的非道德性385
(三)“以疑而能不召乱亡之祸者无有”388
二、集权与分权——政治体制的改革方案393
(一)君权“可继、可禅、可革”——论“生民之生死”高于“一姓之兴亡”394
(二)“君、相、谏官”三者“环相为治”的设计404
(三)对“虚君共和”的向往410
三、人治与法治417
(一)“严者治吏之经,宽者养民之纬”418
(二)对专制法典及“申韩之儒”的批判426
四、关于“正统”与“道统”及其他436
(一)“天下非一姓之私”——对“正统”论和“道统”论的批判及其论“治统”与“儒者之统”的合437
(二)“君之是不是,丝毫也不可带过”——论不可以事父的态度事君446
(三)“民本非岩,上使之岩”——对“民岩”的系统分析451
五、经济思想458
(一)“上之谋之不如其自谋”——论社会经济生活的自然规律458
(二)“大贾富民,国之司命”——论保护和促进商品经济之发展470
(三)“均天下”的理想——论中国社会的土地问题与农民生计问题484
第七章 宗教思想496
一、天命观497
(一)对传统的天命观的批判498
(二)“以天为宗”与“与天争胜”506
二、鬼神观512
(一)“鬼神”三义513
(二)“即人而可以知鬼神”520
(三)斥历代粗陋的“鬼神之说”523
三、佛道观528
(一)佛教观529
(二)道教观541
第八章 文艺美学思想554
一、美论554
(一)何谓“美”555
(二)美感形成的奥秘558
(三)美在中和561
二、诗美创作论571
(一)论“兴”571
(二)论“情”与“景”580
(三)论“现量”585
三、诗美鉴赏论589
(一)“兴、观、群、怨”新解589
(二)“陶冶性情,别有风旨”595
(三)归于“中正平和”之节597
四、余论——王夫之文艺美学思想的近代因素600
第九章 王夫之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历史命运603
一、王夫之思想的历史地位604
二、王夫之思想的历史命运627
附录651
大行府君行述651
主要参考文献660
索引665
人名索引665
词语索引675
文献索引688
跋语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