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举与辽代社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科举与辽代社会
  • 高福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7175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50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363页
  • 主题词:科举制度-关系-社会发展-研究-中国-辽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举与辽代社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科举与辽代社会互动研究的重要性1

第二节 辽代科举制度学术史回顾3

第三节 科举与辽代社会互动研究的方法与思路12

第四节 科举与辽代社会之研究的史料运用问题15

第二章 辽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19

第一节 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20

第二节 辽代科举制度肇始及其特征22

一 辽代科举制度的初创23

二 辽代科举制度初创时期的基本特征28

第三节 辽代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完善35

一 辽代科举制度的发展35

二 辽代科举制度的完善39

三 辽代科举制度的终结42

第三章 辽代科举考试运行机制44

第一节 辽代科举应试对象44

一 辽代科举应试对象由汉族士人扩展至北疆游牧民族士人44

二 辽代科举应试对象的限制措施48

第二节 辽代科举考试应试科目50

一 辽代常举应试科目51

二 辽代制举应试科目55

第三节 辽代礼部贡院与知贡举59

一 辽代礼部贡院考59

二 辽代知贡举考62

第四节 辽代科举考试程序与内容考论72

一 辽代科举考试程序72

二 辽代科举考试内容79

第四章 辽代科举考试规模84

第一节 辽代科举考试次数与考试年限84

一 辽代科举考试次数84

二 辽代科举考试年限92

第二节 辽代科举考试规模100

一 辽代科举考试分等录取100

二 辽代科举考试录取规模103

第三节 辽代历科状元考辨110

第五章 辽代及第进士礼遇与“进士”称谓辨析120

第一节 辽代及第进士的社会生活礼遇120

第二节 辽代业进士、举进士考123

一 辽代业进士考123

二 辽代举进士考127

第三节 辽代乡贡进士考130

第四节 辽代前进士与殿试进士考138

一 辽代前进士考138

二 辽代殿试进士考142

第五节 辽代特恩赐第进士149

一 居功转赏149

二 因功受赏151

三 纳钱纳粟出身152

第六节 辽代进士题名录152

第六章 科举与辽代教育177

第一节 科举与辽代教育制度的关系177

一 科举与教育的互动发展177

二 辽代社会对科举与教育关系的认识178

第二节 科举与辽代中央官学教育182

一 科举与国子学182

二 科举与五京学184

第三节 科举与辽代地方官学教育187

一 科举与上京州学188

二 科举与中京府州学190

三 科举与南京州学193

四 科举与东京府州学195

五 科举与西京州学201

第四节 科举与辽代私学教育205

一 科举与家学教育205

二 科举与私塾教育206

三 科举与讲学教育207

第七章 科举与辽代释褐进士群体的政治地位211

第一节 释褐进士群体的入仕途径211

一 为辽代选官制度增添新途径211

二 为辽代官僚机构输送治世人才213

第二节 辽代进士的释褐授官214

第三节 辽代释褐进士的初授官秩及其职掌218

第四节 辽代进士释褐后的初授官职与迁转227

第五节 辽代释褐进士群体的政治地位与社会作用255

一 官至宰执群体255

二 担当使者、接伴使和馆伴使260

三 辽朝释褐进士的文官特色与政治价值认同270

第八章 科举与辽代社会儒家文化的繁荣279

第一节 科举与辽代社会的儒家文化279

一 科举与儒家文化在北疆游牧民族区域传播279

二 科举与北疆游牧民族儒家文化水平的提高281

第二节 辽代科举家族的形成289

一 河间刘氏家族290

二 高阳梁氏家族292

三 宛平张氏家族293

四 漷阴张氏家族294

五 琅琊王氏家族295

六 范阳王氏家族296

七 固安宁氏家族297

八 广陵高氏家族297

九 析津程氏家族298

十 漷阴吕氏家族298

十一 南阳刘氏家族300

十二 安定梁氏家族300

第三节 辽代释褐进士群体的文化使命与社会作用301

一 入职翰林,拟制诏诰302

二 担当史官,掌修国史308

第九章 余论314

第一节 辽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的基本特征314

一 辽代科举制度是唐宋科举制度的继承与发展315

二 辽代科举制度具有明显民族性特征316

第二节 辽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的历史局限性317

一 辽代科举制度发展的地域不平衡性317

二 辽代科举制度发展的相对滞后性321

第三节 科举制度在辽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影响322

一 华夷同风观的形成及其社会意义323

二 多元一体论的诠释与北疆民族大融合的实现324

三 北疆统治体制的转型及其对金元社会的影响327

主要参考文献330

后记3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