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证传心与诊余静思 从张仲景到李东垣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高建忠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978751320117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60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278页
- 主题词:中医学临床-经验-中国-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临证传心与诊余静思 从张仲景到李东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从仲景到东垣——临证传心录1
阳布津行,咳止便畅——咳嗽、便秘医案一则2
治咳不效,求助伤寒——慢性咳嗽医案一则4
经方效捷,贵在化裁——咳嗽医案二则5
以方治证,方随证转——发热、咳嗽医案一则6
散尽陈寒,方可言补——哮喘医案一则8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哮喘医案一则9
气虚痰喘者,六君主之——哮喘医案一则10
痰热喘哮,清气化痰——哮喘医案一则11
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喘证医案一则13
胃气得振,百病向愈——疑诊肺结核医案一则14
气虚外感非中风——感冒医案一则16
感冒常见湿热证——感冒医案二则17
小儿为稚阳之质——小儿发热医案一则19
脾已伤,不可以再以药伤——小儿发热医案一则20
中医不是“慢郎中”——“传单”医案一则21
发热当审病因——“布病”医案一则22
欲畅心血,先振心阳——冠心病医案一则23
伤寒之中有万病——冠心病医案一则25
气血不和,心神不安——失眠医案二则27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失眠医案一则28
同床同梦夫妻病——多梦医案二则29
凡郁首责中焦——慢性胃炎医案一则31
经方不朽须神会——胃痛医案一则32
补虚降逆,参赭建功——术后久呃医案一则33
饮停心下,心下逆满——胃脘痞满医案一则34
寒饮为患,变动不居——胃脘痞满、呃逆医案一则35
少苔并非皆阴虚——少苔、无苔医案二则36
方有规矩用在巧——腹胀、腹大医案一则37
虚中有实,虚实必当兼顾——腹胀、腹满医案二则38
热药伤阴可致“诸胀腹大”——腹胀医案一则40
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腹痛、发热医案一则41
气虚腹痛,补气何疑——术后腹痛医案一则43
老人病重,勿忽食积——老人食积医案一则44
阳虚溏泻,补气无益——溏泻医案一则45
腑以通为顺——便秘医案一则46
内伤用药大法,所贵服之强人胃气——婴儿便秘医案一则47
此病不宜大下之——气虚便秘医案一则49
认识阳气不伸——慢性阑尾炎医案一则50
活血治胀,治发机先——胁胀胸憋医案一则51
人身诸病,多生于郁——痹证医案一则52
阴阳失和,诸症百出——头晕医案一则54
调和阴阳治头痛——头痛医案一则56
痰阻气滞百病生——凌晨汗出医案一则57
中医是理论医学——足跟痛医案一则59
穿山甲通络独擅——腰痛医案一则60
肾虚脾困膀胱寒——淋证医案一则61
气虚水停,温阳无益——双下肢浮肿医案一则63
通阳化气治尿频——前列腺炎医案一则64
中气不足,则溲便为之变——前列腺肥大医案一则65
用药当识次第——早泄医案一则66
脾肾可以双补——性欲减退医案一则68
温胆汤也可治阳痿——阳痿医案一则69
纵有仁心,无力回天——慢性肾小球肾炎医案一则70
久漏多瘀生化灵——经漏医案一则72
胞宫为清洁之地——同房出血医案一则73
瘦人也可多“阴火”——带证头昏医案一则74
能识证者,方能治病——产后缺乳医案一则76
“十八反”也许真“反”——乳腺增生医案一则77
土载万物,主生主化——不孕医案一则78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口疮、经少医案一则79
阳气者若天与日——月经病坏症医案一则80
治病当活泼泼地——围绝经期综合征医案一则82
心在窍为舌——舌痛医案一则83
怪病从痰论治——舌边尖不适医案一则84
正方已是从权而立——复发性口腔溃疡医案一则85
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牙痛医案一则87
暴喑总是寒包热邪——急性喉炎医案一则88
辛甘化阳,可治喉痹——慢性咽炎医案一则90
湿热治肺,千古不易——慢性咽炎医案二则91
见血休止血——鼻衄医案一则93
辛苦寒温治鼻渊——鼻渊医案一则94
用药之忌,在乎欲速——前额闷痛医案一则95
复法治疗痰证顽疾——卡他性中耳炎医案一则96
人以天地之气生——卡他性中耳炎医案一则98
治郁当以调气为要——耳鸣医案一则100
下虚者升浮宜慎——耳鸣医案一则101
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突聋医案一则102
心阳虚怯,耳窍失聪——突聋医案一则104
伤寒多死下虚人——伤寒重症医案一则106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晚期癌症医案一则108
死证并非见死脉——“死证”医案二则109
诸病在表为寒,在里为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医案一则111
方随证转,法随证出——杂病调治医案一则113
取法东垣,方用仲景——经方治疗难治病医案一则115
劳役久损,终需益气——慢性病医案三则116
从临证到心悟——诊余静思集119
六经辨证与阴阳学说120
明辨内外是临证第一要义122
对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的临证思考124
另辟蹊径创新说——李东垣临证思考启示127
李东垣笔下的藏气法时与升降浮沉129
李东垣笔下的“热中”——解读“阴火”131
李东垣笔下的补中益气汤132
李东垣笔下的龙胆泻肝汤136
盗汗因于气虚阴火——当归六黄汤浅识139
便秘因于内伤——从麻仁丸到润肠丸141
医以通变称良——李东垣治虚人外感案赏析142
东垣之方,从权而立144
中药是用气味来治病的146
淡渗伤阳话茯苓149
王道无近功150
治疗一切病证从脾胃入手152
脉分阴阳——就太阳病脉浮说起153
病愈是人体自我恢复的结果——关于不孕的问答154
咽部望诊小议155
临证谈候气来复157
临证谈治发机先158
中医治法话“调和”159
辛开苦降理中焦161
临证话阴阳163
郁,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165
读《伤寒论》第164条的启示167
脾胃圣剂平胃散169
喉科名方甘桔汤171
温通妙方小青龙172
泻南补北的黄连阿胶汤174
有大美而不言的温胆汤175
癫狂梦醒汤新用176
中风后遗症治疗首重治郁178
治疗冠心病慎用活血药180
晚期癌症怎么治181
辨脉论治痤疮的体会183
辨舌论治慢性鼻窦炎体会185
运用升降理论治疗慢性鼻窦炎体会188
从耳鸣验案论耳鸣证治191
难治性耳鸣的辨证治疗体会193
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当重升降出入196
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实践与思考199
临床治疗慢性病体会202
中药蜜丸临床应用体会204
王道之法学东垣,霸道之法学仲景207
人人可入仲景门?208
善学《伤寒论》者,必有验于临床209
医道日浅210
合方治病 寒温统一 中西医结合211
神秘的中医212
药是一把双刃剑216
轻剂可以去实218
从学方到藏方219
医生面对的是患者225
都是思维惹的祸?228
医之为道微矣232
书中自有临证242
读《经方实验录》248
读《伤寒九十论》249
读《伤寒六书》251
读《韩氏医通》253
读《鲁楼医案》偶记254
读《景岳新方贬》255
我的同学高建忠(代跋)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