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熊十力哲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熊十力哲学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30762881.jpg)
- 郭齐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9262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12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23页
- 主题词:熊十力(1884~1968)-哲学思想-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熊十力哲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真实的生命 伟大的人格——熊十力的文化个性及其历史命运1
一、下层生活的体验2
二、忧患意识的结晶5
三、道的孤寂与儒的真性14
第二章 熊十力的“境论”——“本体—宇宙论”发微22
一、对存在危机与形上迷失的回应:重立“大本大源”22
二、“本体”——熊十力哲学最高范畴透视29
1.宇宙本原与吾人真性不二29
2.本体乃“创生实体”30
3.本体为“能变”、“恒转”、“功能”31
4.天体、道体、心体、性体之统一35
三、熊十力“本体—宇宙论”阐要39
1.坚实的形上基础与能动的哲学性格39
2.论“体—用”42
3.说“翁—辟”45
4.衍“乾—坤”46
5.训“心—境”48
6.辨“理—气”49
7.释“天—人”52
四、熊十力“本体—宇宙论”格义54
1.“内在—超越”义54
2.“整体”—“动态”义57
3.价值中心义59
4.生命本体义60
5.“仁之本体论”与“仁之宇宙观”61
五、熊十力“本体—宇宙论”批导64
1.“摄用归体”与“摄体归用”的矛盾65
2.立“体”与开“用”两不足74
第三章 熊十力的“量论”——“本体—方法学”探讨77
一、熊十力“本体—方法学”基础——“性智与量智”77
1.科学真理与玄学真理78
2.性智与量智、体认与思辨82
3.名言与理智的局限86
4.“本体”不可思,唯在自明自见88
5.表诠、遮诠与转识成智90
二、熊十力“本体—方法学”模型——“一心开二门”93
1.“量论”提纲93
2.一心二门、一体两面的思维范式95
3.性修不二、思修交尽的修为途径100
三、传统“认识—方法论”的现代意义与现代转型103
1.“本体理性”、“智的直觉”与“澄明之境”103
2.传统“量论”的弊病与转型108
第四章 熊十力的佛学思想——“儒佛心性论”辨析114
一、新旧唯识学之区别114
1.熊十力对法相唯识学的吸取116
2.熊十力对法相唯识学的批评119
3.《新唯识论》与“旧论”:“性觉”与“性寂”123
4.从唯识宗走向台、贤、禅126
二、儒佛心性论之辨析131
1.“大化流行”与“寂灭寂静”131
2.“心体为一”与“集聚名心”135
3.“本心”与“习心”:“能”、“习”之别与“染”、“净”之转141
三、熊十力佛学思想之检讨150
1.诸种批评的失当150
2.借题发挥的意义153
第五章 熊十力的经学思想——“政治—历史哲学”阐秘155
一、经学外壳下的政治哲学156
1.对专制主义的抨击158
2.寻找传统文化中的现代根芽163
3.对熊十力政治哲学的批评169
二、经学外壳下的历史哲学171
1.德性史观的社会进化论171
2.德性史观的庶民为本论174
3.道德理想主义的历史观评析178
第六章 熊十力的易学观182
一、熊十力的易学本体论182
1.易体·易道182
2.乾元性海185
3.存在根源188
二、熊十力的易学方法论190
1.即不易即变易190
2.变易的法则192
3.简易——本体方法195
三、熊十力易学思想与宋明易学之关系197
1.与理学易学观之关系198
2.与心学易学观之关系201
3.与气学易学观之关系205
第七章 熊十力的道家观212
一、老庄之“道体”与熊十力之“本体”212
二、老庄之“独体”与熊十力之“个体”221
三、老庄之“玄鉴”与熊十力之“澄观”232
第八章 熊十力与冯友兰、金岳霖、贺麟236
一、熊十力与冯友兰238
二、熊十力与金岳霖243
三、熊十力与贺麟245
四、合论248
第九章 熊十力与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251
一、熊十力与唐君毅251
二、熊十力与牟宗三259
三、熊十力与徐复观268
四、余论277
参考文献279
附录一 论熊十力与唐君毅在刘蕺山“意”与“诚意”观上的讨论与分歧283
附录二 熊十力论著编年目录295
跋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