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动物生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动物生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9/30790136.jpg)
- 陈守良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20050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30页
- 文件大小:75MB
- 文件页数:445页
- 主题词:动物学:生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动物生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什么是生理学1
1.2动物体内环境的稳定是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6
1.3脊椎动物的结构与机能调节8
第二章 细胞膜的结构与转运机能15
2.1细胞膜15
2.2细胞膜的成分与结构16
2.3通过细胞膜的物质转运19
2.4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24
2.5细胞膜之间的连接25
第三章 神经的兴奋与传导27
3.1生物的应激性与可兴奋细胞和组织的兴奋性27
3.2引起兴奋的刺激29
3.3刺激的要素30
3.4兴奋性的指标与兴奋性的变化32
3.5生物电的发现33
3.6神经干的损伤电位与动作电位35
3.7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37
3.8兴奋的膜学说39
3.9离子学说44
3.10神经冲动在轴突上的传导53
第四章 兴奋在神经肌肉之间的传递59
4.1神经肌肉之间兴奋传递的特点59
4.2终板电位与小终板电位62
4.3去极化-释放偶联64
4.4逆转电位65
4.5乙酰胆碱受体与通道66
4.6神经肌肉接点突触传递过程概述69
第五章 肌肉的兴奋与收缩71
5.1骨骼肌的结构与肌原纤维的亚显微结构71
5.2肌肉收缩的肌丝滑行学说75
5.3兴奋收缩偶联78
5.4肌肉的等张收缩与等长收缩82
5.5刺激强度、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的关系83
5.6躯体的杠杆活动84
5.7肌肉的能量转换86
5.8平滑肌的结构与机能特点88
5.9昆虫的原纤维肌94
第六章 神经元与神经系统97
6.1神经系统机能概述97
6.2神经元学说97
6.3神经元99
6.4神经突触101
6.5突触电位107
6.6突触整合与神经回路109
6.7神经系统的演化113
6.8人类的神经系统118
第七章 神经系统的运动机能124
7.1反射——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形式124
7.2高级中枢对脊髓反射的影响130
7.3大脑两半球的躯体运动机能132
7.4神经系统的内脏机能137
第八章 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与感觉器官142
8.1感觉过程的一般原理142
8.2化学感受性148
8.3机械感受性151
8.4哺乳动物的声音感受器与听觉155
8.5哺乳动物的光感受器与视觉162
8.6其他的感受机能175
第九章 神经系统的高级机能181
9.1脊椎动物脑的演化181
9.2大脑皮层的机能182
9.3巴甫洛夫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189
9.4大脑皮层的电活动191
9.5睡眠与觉醒194
第十章 消化与吸收200
10.1食物的消化与消化管的结构200
10.2消化管的运动及其调节204
10.3消化液的分泌208
10.4消化液分泌的调节211
10.5小肠的吸收机能217
10.6肝脏的机能222
第十一章 血液的机能226
11.1体液与血液226
11.2血液的机能228
11.3血液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中的重要作用229
11.4红细胞的凝集与血型231
11.5血液的凝固与纤维蛋白的溶解234
第十二章 血液循环238
12.1血液循环与哈维发现血液循环的历史意义238
12.2血液循环的演化242
12.3心肌的结构与机能特性245
12.4心动周期的力学变化252
12.5心输出量及其调节255
12.6血流动力学259
12.7血管系统各部分的特性与压力梯度262
12.8微循环与淋巴循环265
12.9心血管系统的神经调节267
12.10心血管系统的体液调节273
12.11外周循环的局部控制275
第十三章 呼吸279
13.1内呼吸与外呼吸279
13.2人的呼吸器官与通气279
13.3呼吸气体在体内的交换与运输285
13.4呼吸的神经调节与化学调节291
13.5脊椎动物呼吸器官与呼吸机能的演变297
13.6昆虫的呼吸302
第十四章 潜水、登高与航天的生理学问题306
14.1潜水的适应306
14.2高原的适应307
14.3航天中的重力生理学问题308
第十五章 能量转换与体温调节312
15.1能量转换312
15.2代谢率的测定315
15.3基础代谢率317
15.4体温调节321
15.5变温动物与异温动物对体温的调节控制327
第十六章 渗透调节与排泄330
16.1渗透调节的意义330
16.2渗透调节器官330
16.3脊椎动物肾的结构与尿生成332
16.4尿渗透压的调节339
16.5脊椎动物的其他渗透调节器官344
16.6脊椎动物含氮废物的排泄346
第十七章 内分泌-激素调节348
17.1内分泌腺与激素348
17.2激素作用的机制349
17.3下丘脑与垂体351
17.4肾上腺:髓质与皮质357
17.5甲状腺361
17.6胰腺、甲状旁腺与胃肠364
17.7无脊椎动物的内分泌系统367
第十八章 人体的免疫机能372
18.1体表屏障372
18.2非特异性反应372
18.3淋巴系统374
18.4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376
18.5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关系389
第十九章 人类的生殖机能392
19.1性分化的生物学意义392
19.2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与机能392
19.3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与机能399
19.4人类胚胎的发育407
中英名词索引419
中英人名索引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