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陈雨前,郑乃章,李兴华著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 ISBN:781075309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52页
- 文件大小:86MB
- 文件页数:370页
- 主题词:陶瓷-文化-景德镇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述1
第一节 陶瓷文化的概念与特征1
一、陶瓷及与陶瓷相关的概念1
二、文化及与文化相关的概念13
三、陶瓷文化的概念与特征18
第二节 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述21
一、景德镇地域陶瓷文化22
二、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24
三、景德镇陶瓷材质文化26
四、景德镇陶瓷工艺文化28
五、景德镇陶瓷器物文化30
六、景德镇陶瓷装饰文化30
七、景德镇陶瓷作坊文化31
八、景德镇陶瓷习俗文化32
九、景德镇陶瓷交易文化33
十、景德镇陶瓷包装文化36
十一、景德镇陶瓷制度文化36
十二、景德镇陶瓷名人文化37
十三、景德镇陶瓷文献38
第2章 景德镇陶瓷与中国文化42
第一节 景德镇陶瓷与宗教42
第二节 景德镇陶瓷与神话传说45
第三节 景德镇陶瓷与音乐、舞蹈50
第四节 景德镇陶瓷与建筑53
一、富丽堂皇、庄重肃穆的故宫建筑54
二、皇家气派、精致典雅的皇家园林55
三、儒雅闲适、精致小巧的江南私家园林56
四、民族民间文化的精粹——中国民居58
五、中国宗教精神载体——中国宗教建筑59
六、文人雅士,江南胜迹——中国十大名楼60
七、时代意识的体现,创新精神的凝聚——中国现代建筑62
八、民族精神象征,世纪绝品——长城万里长63
第五节 景德镇陶瓷与绘画书法65
一、景德镇陶瓷与绘画65
二、景德镇陶瓷与书法66
第六节 景德镇陶瓷与文学67
第七节 景德镇陶瓷与哲学76
第八节 景德镇陶瓷与民俗81
一、景德镇的地理位置85
二、景德镇的历史沿革85
第3章 景德镇地域陶瓷文化85
第一节 景德镇得名之由来85
三、景德镇得名之由来87
第二节 高岭山、高岭土与东埠村88
一、高岭山88
二、高岭土89
三、东埠村90
第三节 三宝蓬、瑶里等地瓷石、釉石、匣钵土与燃料92
一、三宝蓬等地瓷石92
二、瑶里等地釉石92
一、湖田古窑址93
第四节 湖田古窑址与杨梅亭(胜梅亭)古窑址93
三、匣钵土93
四、燃料93
二、杨梅亭(胜梅亭)古窑址95
第五节 瑶里(窑里)98
第六节 龙珠阁101
一、珠山101
二、龙珠阁101
三、龙珠阁古窑址102
第七节 昌江与景德镇陶瓷“行于九域,施及外洋”102
第八节 景德镇古陶瓷博览区与明清园103
第4章 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107
第一节 中国各地名窑与名品107
一、越窑与越窑瓷107
二、哥窑与哥窑瓷109
三、龙泉窑与龙泉瓷112
四、汝窑与汝窑瓷113
五、官窑与官窑瓷115
六、钧窑与钧瓷116
七、德化窑与德化瓷118
八、建阳窑与建阳瓷119
九、佛山石湾窑与石湾陶120
十、宜兴窑与紫砂120
十一、定窑与定瓷122
十二、邢窑与邢瓷122
十三、磁州窑与磁州瓷123
十五、耀州窑与耀州窑瓷124
十四、长沙窑与长沙窑瓷124
一、宋以前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125
第二节 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125
二、宋代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131
三、元代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139
四、明代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143
五、清代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151
六、景德镇陶瓷的内外贸易与传播157
第5章 景德镇陶瓷材质文化165
第一节 景德镇陶瓷材质概述165
一、古代“陶”与“瓷”的区别165
二、陶瓷坯体的分类166
四、陶瓷装饰的分类169
三、陶瓷釉的分类169
第二节 景德镇陶瓷材质的种类170
一、景德镇白瓷170
二、景德镇青花瓷173
三、釉里红瓷174
四、颜色釉瓷175
五、青花玲珑瓷176
第三节 景德镇陶瓷材质的加工方法与过程177
一、陶瓷材料加工方法概述177
二、陶瓷坯料的主要原料178
三、釉及其组成179
一、坯料的二元配方180
第四节 景德镇陶瓷材质的独特性和表现性180
二、白瓷与多种装饰方法结合有无限的表现力183
三、特殊的地理环境是景德镇陶瓷材质的物质基础184
第6章 景德镇陶瓷工艺文化189
第一节 景德镇陶瓷工艺文化概述189
一、商周时期的陶瓷工艺三大技术突破189
二、釉的出现和发展190
三、东汉瓷器的发明191
四、成形技术的发展192
五、窑炉和烧成工艺的发展194
六、装饰工艺和装饰材料的发展197
第二节 景德镇陶瓷工艺的分类197
一、坯用原料的开采与加工200
第三节 景德镇陶瓷工艺的过程200
二、釉用原料的开采与加工201
三、现今瓷厂的工艺过程202
第四节 景德镇陶瓷工艺的特性208
一、瓷质的独特性208
二、景德镇瓷胎要求烧还原焰209
三、瓷石按类型的使用209
四、独特的窑炉结构与烧成工艺209
五、按工艺要求的协作化生产210
六、不断提高和发展的装饰工艺210
第五节 景德镇陶瓷工艺的文化价值与意义211
一、景德镇陶瓷工艺的发展是中国南北方各地陶瓷技术的大融合211
二、景德镇陶瓷工艺对西方陶瓷工业的影响212
三、景德镇陶瓷为世界文明提供了永恒记载的载体213
四、景德镇陶瓷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体,也在东西方交流中得以发展213
五、景德镇陶瓷工艺推动了相关工业和产业的发展213
六、景德镇陶瓷工艺的发展曾是“科学救国”、“工业救国”的主要内容214
第7章 景德镇陶瓷器物文化217
第一节 器物文化概述217
一、器物文化概述217
二、陶瓷器物的发展历史与陶瓷器物文化221
三、各个历史时代陶瓷器物及人文精神225
四、瓷器的生产和唐宋名窑瓷器的特点228
第二节 景德镇陶瓷器物文化概述229
一、在工艺技术上的特色237
第三节 景德镇陶瓷器物工艺和艺术特征237
二、在装饰艺术上的特色239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折射244
第8章 景德镇陶瓷装饰文化251
第一节 装饰与装饰文化251
一、装饰252
二、装饰文化255
三、装饰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变化息息相关257
第二节 景德镇陶瓷装饰文化261
一、陶瓷作为装饰品有悠久的历史261
二、景德镇陶瓷装饰概述264
三、景德镇陶瓷装饰表现形式268
四、景德镇陶瓷装饰纹饰272
五、常见吉祥纹饰及其寓意276
第9章 景德镇陶瓷制度文化279
第一节 景德镇陶瓷制度文化279
一、制度与制度文化279
二、景德镇陶瓷制度文化280
第二节 景德镇御窑制度文化281
一、设官282
二、设窑283
三、经费来源284
四、组织分工286
五、工匠来源286
六、管理制度286
七、内廷造样288
八、用瓷制度289
九、供御290
第三节 民窑制度文化290
一、地方政府对民窑的管理措施290
二、民窑生产制度、分工和程序294
三、民窑瓷器销售制度295
四、行帮制度296
第四节 景德镇陶瓷制度文化评述298
一、景德镇陶瓷制度文化是中国传统手工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98
二、景德镇陶瓷制度文化是景德镇千年窑火不灭的一个重要原因299
三、陶瓷制度文化对当代景德镇瓷业发展的借鉴和启示300
第一节 景德镇陶瓷文化名人的界定及其作用303
一、景德镇陶瓷文化名人界定303
第10章 景德镇陶瓷文化名人303
二、景德镇陶瓷文化名人分类304
第二节 景德镇陶瓷文化名人概述305
一、史籍记载的初唐制瓷名匠陶玉和霍仲初305
二、明代制瓷高手崔国懋、周丹泉、昊十九306
三、砌窑名匠——魏氏家族308
四、师主和风火窑神309
五、督陶官员310
六、封建帝王313
七、欧洲君主316
八、郑和与“陶瓷之路”317
九、“新安画派”与“珠山八友”318
十、著名陶瓷研究学者327
十一、陶瓷教育和改革家328
十二、郭沫若与景德镇330
第11章 景德镇陶瓷文献333
第一节 景德镇陶瓷文献与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333
第二节 景德镇陶瓷文献的分类334
第三节 景德镇陶瓷文献选介335
一、蒋祈的《陶记》335
二、唐英的《陶冶图说》337
三、朱琰的《陶说》341
四、蓝浦的《景德镇陶录》344
五、龚鉽的《景德镇陶歌》346
主要参考文献348
后记350
总后记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