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1949-2004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金春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ISBN:780136511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90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0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1949-2004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新中国的诞生1
中华民族的百年苦难1
共产党领导的革命3
新中国在炮火中诞生6
隆重的开国盛典9
新中国的第一个宪章12
第二章 新政权出手不凡14
解放全国大陆14
制止通货膨胀15
全国财经大统一19
加强财经治理21
第三章 志愿军跨过鸭绿江24
重要的决策24
连战告捷27
谈谈打打 直至胜利28
第四章 经济迅速恢复的奇迹30
消灭封建土地制度30
镇压反革命运动32
“三反”、“五反”运动34
经济恢复的成果37
第五章 经济建设的开端39
“一五计划”的准备和制定39
“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41
如何认识“一五计划”43
前进中的一个曲折45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46
第六章 人民代表大会与宪法48
准备工作的完成48
第一届全国人大50
宪法的主要内容52
第七章 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三大改造55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55
农业合作化大展开56
不适当的“反右倾”58
资本主义改造的完成60
三大改造的作用63
第八章 历史转变关头的中共八大65
会议隆重举行65
大会提出的五个重要观点67
八大路线未能坚持的原因69
第九章 偏离方向的开端71
大变动关头的偏离71
不成功的整党72
反右派斗争及其消极后果74
“左”倾错误的继续发展76
第十章 急于求成的“大跃进”78
“大跃进”的提出78
“大跃进”的高潮80
“大跃进”的曲折发展82
“大跃进”析84
第十一章 急于过渡的人民公社87
人民公社的出现87
公社化高潮89
公社的历史变迁90
第十二章 纠“左”与反右的大变化95
毛泽东领导的纠“左”95
庐山会议的分歧98
突然转向的原因和恶果100
第十三章 国民经济第一次大调整103
整顿的指导思想103
整顿的开端105
全面调整的成果107
第十四章 “左”倾思潮的加剧111
反思中的严重分歧111
关键时刻的误断114
基本路线在农村的实践115
意识形态的批判117
第十五章 十年的得失120
工作中心在经济建设120
十年建设有成绩121
积累了经验123
“左”倾思潮不断发展124
第十六章 “文化大革命”的出现127
“文化大革命”起因略析127
奇特的导火线130
两个对立的文件132
“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的标志134
第十七章 从全国动乱到全面夺权137
大动乱的开端137
“炮打司令部”的中央全会139
红卫兵和全国大串连142
从上海刮起的夺权风144
夺权风吹向全国145
第十八章 人民群众的抗争148
人民反抗的先行者148
陶铸等在中央文革的斗争150
著名的二月抗争152
第十九章 共和国主席的悲剧156
毛刘分歧的由来和发展156
打倒刘少奇的四个阶段159
江青康生一伙的罪行160
彻底的昭雪163
第二十章 林彪事件164
事件的起因164
“文”较量受挫165
策划武装政变168
仓皇出逃自取灭亡169
第二十一章 “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173
纠“左”的努力和转机173
纠“左”与批右之争176
“批林批孔”177
“四人帮”组阁受挫179
第二十二章 邓小平与全面整顿182
邓小平复出主政182
四届人大后的整顿184
整顿中的阻力与风波186
整顿的成效189
第二十三章 惊雷191
“批邓”的由来191
巨星陨落全国悲恸194
怒火汇聚天安门广场195
错误的镇压198
第二十四章 毛泽东病逝与“四人帮”覆灭200
毛泽东病逝200
粉碎“四人帮”202
十月胜利的启迪204
第二十五章 历史转折的实现207
艰难的转变207
中共十一大的功过210
思想禁锢从哲学突破211
历史转折的标志213
局势迅速改观217
第二十六章 国民经济的第二次大调整219
调整的必要219
新“八字方针”的提出221
经济指导思想的转变223
调整的成效225
第二十七章 新的历史问题决议和组织调整227
拨乱反正的关键227
组织上的重要调整229
历史问题决议的通过231
第二十八章 全面开创新局面的纲领234
新老交替234
十二大的纲领237
第二十九章 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240
经济体制改革试点240
农村经济开始活起来242
经济特区和沿海城市的开放244
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246
第三十章 建设精神文明248
干部“四化”的进展248
开展整党工作250
教育体育等的改革252
精神文明的决议255
第三十一章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57
胡耀邦辞职257
十三大的准备与召开260
十三大的主要内容和特点262
第三十二章 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的交错发展266
政治体制改革的开始266
推行企业承包制269
农村经济巨变271
七届人大的召开272
第三十三章 经济过热与治理整顿276
困难严重险象环生276
经过选择后的决策279
成效与矛盾双向并存281
第三十四章 新领导班子在战胜风波中诞生284
胡耀邦逝世与风波骤起284
四中全会与新领导班子285
新的十年发展宏图287
第三十五章 再掀新高潮291
中国需要新推动291
邓小平南方讲话293
思想观念的大变化296
改革开放的新举措298
第三十六章 经济新模式的确立300
社会主义观念的新突破300
中共十四大301
国家领导人的调整304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305
文化建设的加强307
第三十七章 经济软着陆的实践310
经济过热与宏观调控310
有成效的金融整顿311
反腐倡廉的初步成果314
经济软着陆成功316
第三十八章 普庆港澳回归318
回归之路曲折而漫长318
“一国两制”打开回归之门319
庄严而热烈的圆梦之夜324
香港回归的重大意义326
澳门顺利回归328
第三十九章 准备迎接新世纪331
邓小平后的中国331
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333
九届人大和改革开放新举措334
第四十章 光辉创业五十年339
国内外的三场大斗争339
党内“三讲”教育的开展347
国有企业改革的里程碑350
隆重的建国五十年庆典353
第四十一章 在战胜风暴中稳步发展357
成功应对金融风暴357
战胜特大洪水360
实现社会稳定发展的举措361
实现加入WTO36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367
第四十二章 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369
中共十六大吹响奋进的号角369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371
抗击“非典”的胜利373
确立科学发展观374
向大目标迈出重要步伐376
简要的回顾与前瞻382
后记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