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临床检验医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新编临床检验医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0823491.jpg)
- 侯振江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 ISBN:780121541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729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421页
- 主题词:临床医学-医学检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编临床检验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临床血液学检查1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血液的生理概要1
第二节 血液检验的意义4
第三节 血液标本的采集和抗凝4
第二章 血液学一般检查7
第一节 血常规检查7
第二节 血小板(BPC)计数16
第三节 出血时间测定18
第四节 凝血时间(CT)测定20
第五节 网织红细胞(Ret)计数22
第六节 嗜酸性粒细胞(EC)直接计数24
第七节 红细胞比积(Ht)测定24
第八节 红细胞平均值计算25
第九节 红细胞沉降率(ESR)测定27
第十节 血细胞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28
第一节 概述37
第三章 溶血性贫血检查37
第二节 溶血性贫血一般检查38
第三节 红细胞膜缺陷所致溶血性贫血检查41
第四节 红细胞酶缺陷所致溶血性贫血检查44
第五节 珠蛋白异常所致溶血性贫血检查53
第六节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检查62
第四章 止血与凝血障碍检查70
第一节 概述70
第二节 检查毛细血管和血小板双关的试验75
第三节 血小板数量和功能检查76
第四节 凝血因子检查77
第五节 抗凝物质检查83
第六节 纤溶系统检查86
第七节 止凝血障碍性疾病的实验诊断88
第八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室检查90
第五章 骨髓细胞学检查92
第一节 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92
第三节 骨髓细胞学检查步骤93
第二节 标本采集和送检注意事项93
第四节 血细胞的发育调节及形态特点97
第五节 血细胞化学染色104
第六节 常见血液病血液学特点113
第七节 白血病分型诊断及进展122
第六章 血型与输血133
第一节 血型133
第二节 输血146
第二篇 体液、排泄物和分泌物检查151
第一章 尿液检验151
第一节 尿液标本的收集与保存151
第二节 尿液一般性状检查152
第三节 尿液化学检查155
第四节 尿沉渣显微镜检查166
第五节 尿液浓缩稀释试验174
第六节 妊娠试验175
第一节 粪便检查178
第二章 消化系统体液检查178
第二节 胃液及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186
第三章 痰液检查192
第四章 脑脊液检查196
第五章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203
第六章 生殖系统体液检查208
第一节 精液检查208
第二节 前列腺液检查214
第三节 阴道分泌物检查215
第七章 其他体液检查217
第一节 关节腔积液检查217
第二节 鞘膜囊积液检查222
第三节 唾液检查222
第四节 泪液检查224
第五节 乳头溢液检查226
第八章 脱落细胞学检查229
第一节 脱落细胞学检查基本知识229
第二节 脱落细胞学检查技术235
第三节 各系统脱落细胞检查238
第三篇 临床生化检验249
概述249
第一章 生化检验基础知识及基本技术251
第一节 化学试剂251
第二节 试剂浓度与换算255
第三节 常用的生化分析技术264
第四节 临床生化检验常用的计算方法274
第五节 实验方法的正确评价276
第六节 参考值、参考区间与医学决定水平280
第七节 常用统计学指标和注意事项287
第八节 质量控制292
第二章 糖类及其代谢产物测定299
第一节 血液葡萄糖测定299
第二节 葡萄糖耐量试验303
第三节 乳酸测定304
第四节 丙酮酸测定307
第五节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309
第六节 糖化血清蛋白(GSP)测定310
第三章 蛋白质测定312
第一节 总蛋白(TP)测定312
第二节 自蛋白(Alb)测定313
第三节 血清蛋白电泳316
第四节 血清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319
第五节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321
第六节 血清黏蛋白测定323
第七节 脑脊液总蛋白测定325
第四章 脂类与脂蛋白测定327
第一节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TC)327
第二节 甘油三酯(TG)测定330
第三节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测定333
第四节 血清脂蛋白(α)测定(ELISA法)334
第五章 非蛋白氮类化合物测定337
第一节 尿素(Urea)测定337
第二节 血清肌酐及肌酐清除率测定339
第三节 血清尿酸(UA)测定342
第六章 酶活力测定346
第一节 酶学基础知识347
第二节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350
第三节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353
第四节 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测定354
第五节 碱性磷酸酶测定357
第六节 酸性磷酸酶测定359
第七节 淀粉酶测定361
第八节 单胺氧化酶测定363
第九节 乳酸脱氢酶测定366
第十节 α-羟丁酸脱氢酶测定369
第十一节 肌酸激酶测定372
第十二节 胆碱酯酶测定375
第十三节 腺苷脱氨酶测定378
第十四节 5′-核苷酸酶测定380
第十五节 脂肪酶测定382
第十六节 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测定384
第十七节 醛缩酶测定388
第十八节 谷氨酸脱氢酶测定391
第十九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测定392
第七章 电解质与微量元素测定396
第一节 钾钠离子测定396
第二节 氯离子测定399
第三节 钙离子测定405
第四节 血清无机磷测定409
第五节 血清镁测定413
第六节 铁及总铁结合力测定416
第七节 血清铜测定418
第八节 血清锌测定421
第八章 肝功能检查425
第一节 概述425
第二节 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测定427
第三节 蛋白质测定432
第四节 酶学检查432
第五节 血清胆汁酸测定432
第六节 染料排泄试验436
第九章 激素及其代谢产物测定439
第一节 甲状腺功能检查439
第二节 甲状旁腺功能检查442
第三节 垂体功能检查443
第四节 性激素测定448
第五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检查450
第六节 胰岛功能检查459
第十章 血气与酸碱分析461
第一节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461
第二节 血气分析仪简介463
第三节 血气酸碱分析质量控制464
第四节 血气与酸碱分析指标及临床意义465
第五节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的综合判断473
第四篇 微生物学检验483
第一章 概述483
第一节 微生物概述483
第二节 医学细菌的类群484
第二章 微生物检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486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486
第二节 细菌的形态学检查488
第二节 培养基491
第四节 基本生化鉴定培养基和血清496
第五节 分离培养技术499
第六节 动物实验502
第七节 细菌的血清学鉴定技术507
第八节 常用生化试验508
第九节 细菌快速生化反应和数码检索516
第十节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518
第三章 细菌检验及药物敏感试验的质量控制522
第一节 细菌检验室内质控522
第二节 细菌检验室间质控528
第三节 参考实验室(或检验中心)530
第四节 药物敏感试验的质量控制530
第一节 核酸探针检测技术及应用532
第四章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532
第二节 聚合酶链反应535
第三节 指纹分析536
第四节 核酸检测技术的应用538
第五章 常见临床标本的细菌学检查541
第一节 血液的细菌学检查541
第二节 尿液的细菌学检查543
第三节 粪便的细菌学检查546
第四节 下呼吸道标本的细菌学检查548
第五节 眼、耳、鼻、喉拭子标本的细菌学检查550
第六节 脑脊液标本的细菌学检查552
第七节 浆膜腔穿刺液标本的细菌学检查554
第八节 胆汁标本的细菌学检查555
第九节 脓液及创伤感染分泌物的细菌学检查556
第十节 生殖器官标本的细菌学检查558
第六章 革兰阳性需氧及兼性厌氧球菌的检查560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鉴定560
第二节 链球菌属鉴定564
第三节 肠球菌属鉴定569
第四节 微球菌属鉴定573
第七章 革兰阴性需氧及兼性厌氧球菌的鉴定575
第一节 奈瑟菌属鉴定575
第二节 莫拉菌属布兰汉亚菌属的鉴定578
第八章 革兰阳性需氧及兼性厌氧杆菌的鉴定580
第一节 棒状杆菌属鉴定580
第二节 李斯特菌属鉴定583
第三节 阴道加特纳菌属鉴定584
第九章 分枝杆菌属及奴卡菌属的鉴定587
第一节 分枝杆菌属鉴定587
第二节 奴卡菌属鉴定592
第十章 肠杆菌科的鉴定595
第一节 埃希菌属鉴定595
第二节 志贺菌属鉴定596
第三节 沙门菌属鉴定597
第四节 枸橼酸杆菌属和爱德华菌属鉴定602
第五节 克雷伯菌属鉴定603
第六节 肠杆菌属鉴定604
第七节 沙雷菌属和哈夫尼菌属鉴定605
第八节 变形杆菌属、普城菌属和摩根菌属鉴定606
第九节 耶尔森菌属鉴定607
第十一章 弧菌科鉴定610
第一节 弧菌属鉴定610
第二节 气单胞菌属鉴定612
第三节 邻单胞菌属鉴定614
第十二章 非发酵菌鉴定616
第一节 非发酵菌的初步鉴定616
第二节 假单胞菌属鉴定618
第三节 不动杆菌属鉴定619
第四节 莫拉菌属鉴定620
第五节 产碱杆菌属鉴定621
第六节 黄杆菌属及相关菌的鉴定622
第十三章 其他革兰阴性杆菌鉴定624
第一节 布鲁菌属鉴定624
第二节 嗜血杆菌属鉴定626
第三节 军团菌属鉴定628
第四节 弯曲菌属鉴定631
第五节 幽门螺旋杆菌鉴定633
第十四章 厌氧菌鉴定635
第一节 概述635
第二节 标本采集与运送636
第三节 厌氧性球菌的鉴定637
第四节 革兰阴性无芽胞厌氧杆菌鉴定639
第五节 革兰阳性无芽胞厌氧杆菌鉴定642
第六节 厌氧芽胞杆菌属鉴定645
第十五章 其他微生物鉴定647
第一节 真菌鉴定647
第二节 螺旋体鉴定652
第三节 衣原体鉴定655
第四节 支原体鉴定657
第五节 立克次体鉴定659
第六节 病毒鉴定661
第七节 SARS冠状病毒的实验室检查665
第五篇 临床免疫学及血清学检查673
第一章 概述673
第一节 免疫学及血清学检查基础知识673
第二节 免疫学检验基本技术677
第二章 细胞免疫学检查683
第一节 T淋巴细胞花环试验683
第二节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684
第三节 B细胞检测685
第四节 K细胞活性测定(LDH释放法)687
第五节 NK细胞活性测定(细胞LDH释放法)688
第三章 体液免疫学检查689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测定689
第二节 补体测定694
第三节 循环免疫复合物测定697
第四章 自身抗体检查699
第一节 抗核抗体检测699
第二节 类风湿因子检测700
第一节 甲胎蛋白(AFP)测定703
第五章 肿瘤免疫学检查703
第二节 癌胚抗原(CEA)测定(ELISA法)704
第三节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705
第四节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测定706
第五节 其他肿瘤标志物测定707
第六章 感染免疫学检查708
第一节 伤寒和副伤寒的血清学检查708
第二节 链球菌感染的血清学检验709
第三节 军团菌病的血清学检查710
第四节 布氏杆菌病的血清学检查711
第五节 脑膜炎双球菌感染的血清学检查712
第六节 梅毒的血清学检查712
第七节 支原体感染的血清学检查714
第八节 立克次体感染的血清学检查(外斐反应)715
第九节 病毒性肝炎的血清学检查716
第十节 其他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检查723
第十一节 寄生虫病免疫学检验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