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徐达传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李建军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ISBN:720104770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76页
- 主题词:徐达(1332~1385)-传记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徐达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投奔红巾军,另辟新天地1
一、跻身入行伍,追随朱元璋2
二、离濠募兵,跃居帅首5
三、窥取和阳,脱主危难10
四、举兵渡长江,创建根据地13
第二章 四出攻城拓地,吴王创业功臣18
一、反元战场,显扬身手18
1.镇江之役19
2.宁国之战21
二、江左江右,鏖战盐枭22
1.宣捷龙潭,力克常州23
2.争夺宜兴,兵讨吕珍26
3.围攻庐州左氏,重创张氏帮凶27
1.遣将复池州,亲出克潜山29
三、西击陈友谅,奋勇康郎山29
2.宣捷池州,始得专征30
3.败敌龙湾,收复太平32
4.争夺安庆江州,深入汉阳沌口34
5.镇压洪都祝宗、康泰叛乱35
6.奋勇鄱阳湖,奉命保根本36
四、拥戴朱元璋,相傅吴政权40
五、按行荆湖,定吴后方43
第三章 决战大江南北,奠定江淮胜局47
一、取淮南郡县,剪张氏肘翼48
1.泰州之战49
2.高邮之役51
3.兵荡淮南未下之地54
1.主动请缨,奉承方略56
二、首任大将军,铲除张士诚56
2.师出龙江,激战湖州59
3.决战平江,灭亡张氏62
4.剿灭张氏残余,凯旋应天受封71
三、反击入犯元军,平息松江骚乱73
1.出击安丰,增援徐州73
2.兵出松江,平息骚乱75
第四章 北伐中原,推翻元朝79
一、北伐的准备工作80
1.思想准备80
2.战略战术的确定82
3.受命应天府,佩印大将军84
1.北伐檄文86
二、挺进山东86
2.戡定沂州王宣父子之叛88
3.断鲁外援,攻陷益都91
4.兵出益都,戡定济南等处92
5.进取半岛州县,占领山东全境95
6.镇压乐安俞胜之乱98
三、平定河南102
1.占领重镇开封102
2.攻占省城洛阳103
3.抚剿河南未下州县103
四、挥师北渡,攻克元都107
1.君臣会晤,谋取元都107
2.先锋出击,主力待命110
3.大军继进,转战冀鲁111
4.挺进津京,元主北逃113
5.推翻元朝,奏捷明京115
第五章 提师出北平,西北熄烽火119
一、驻留北平,遣将西击119
1.巩固北伐成果120
2.对扩廓帖木儿策略的转变122
3.南北两道,进逼山西124
二、亲出北平,戡定山西126
1.经河北,逼太原126
2.夜袭敌营,占领太原128
3.分击晋中、晋南129
4.会师太原,终定山西133
三、挥师渡河,荡平关陇135
1.师发河中,占领西安136
2.进驻凤翔,定军所向137
3.西降李思齐,进取兰州等处139
4.挥师东进,谋取庆阳143
5.镇压庆阳张良臣叛乱146
6.荡击西北余寇154
第六章 御战残元,效力北塞160
一、统兵征残元,亲身出西北161
1.扩廓内犯,受命出征161
2.定西败扩廓,陕南战残元163
3.招抚吐蕃,击败夏兵167
4.漠北扬沙尘,应昌覆元穴169
5.凯旋明京城,晋爵魏国公173
6.休沐京师,时聆君训175
1.出守北平,练兵修城,移民屯田177
二、首镇北塞,治安边陲177
2.转镇山西,缮修城池、训练士卒179
三、总帅三军,再讨北元180
四、再镇北陲,御战并举186
1.督造辕车备北运,出镇中途奉召还187
2.往返奔波筹边急,挥师御战北元兵189
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94
1.复镇北塞,数载寒暑195
2.讨伐北元,结束征战196
3.相继三出镇,戎马系余生198
4.积劳成疾,英年早逝199
第七章 综论201
一、“忠尔忘身,国尔忘家”201
1.开国元勋,朝廷栋梁202
2.功在社稷,惠及兵民209
3.居功不伐,谦逊忠君217
二、白玉之瑕222
1.军纪有疏失,征战有失利223
2.放纵元顺帝北归案228
三、己身蒙优遇,族属承余庆232
1.徐达与明朝皇室的联姻233
2.徐氏家族所得朝廷之优遇237
附录 札记三则254
一、庆功楼上紧随驾254
二、徐达之死256
三、南京“胜棋楼”的来历257
主要参考文献259
后记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