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南 药学专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南 药学专业
  •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出版社
  • ISBN:7501531897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788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80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南 药学专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药剂士资格部分1

第一篇 药物化学部分3

第一章 绪论3

第二章 麻醉药4

第一节 全身麻醉药4

第二节 局部麻醉药4

第三章 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及抗精神病药6

第一节 镇静催眠药6

第二节 抗癫痫药7

第三节 抗精神病药7

第二节 肌肉松弛药8

第一节 解痉药8

第四章 解痉药和肌肉松弛药8

第五章 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10

第一节 解热镇痛药10

第二节 非甾体抗炎药10

第六章 镇痛药、镇咳祛痰药及平喘药12

第一节 镇痛药12

第二节 镇咳祛痰药12

第三节 平喘药13

第七章 中枢兴奋药、利尿脱水药及降血糖药14

第一节 中枢兴奋药14

第二节 利尿脱水药14

第三节 降血糖药14

第二节 抗溃疡药16

第一节 抗过敏药16

第八章 抗过敏药和抗溃疡药16

第九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18

第一节 苯乙胺类18

第二节 苯异丙胺类18

第十章 心血管系统药物20

第一节 强心药20

第二节 抗心律失常药20

第三节 抗心绞痛药及调血脂药20

第四节 抗高血压药21

第十一章 合成抗菌药23

第一节 抗结核病药23

第二节 喹诺酮类及异喹啉类抗菌药23

第三节 消毒防腐药24

第五节 磺胺类药物26

第四节 抗真菌药26

第十二章 寄生虫病防治药28

第一节 驱肠虫药28

第二节 抗丝虫病药及抗血吸虫病药28

第三节 抗疟药28

第四节 抗阿米巴病药及抗滴虫药29

第十三章 抗生素30

第一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30

第二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32

第三节 氯霉素类抗生素32

第四节 四环素类抗生素33

第五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33

第二节 甾类激素药物35

第一节 概述35

第十四章 甾类激素药物35

第十五章 维生素37

第一节 脂溶性维生素37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38

第十六章 抗恶性肿瘤药物40

第十七章 药物的化学稳定性与药物的贮存保管41

第一节 药物的水解性41

第二节 药物的氧化还原性41

第三节 二氧化碳对药物的影响43

第四节 影响药物变质的外界因素43

第五节 药物贮存的原则和方法44

第一节 概述45

第二节 药物的鉴别45

第十八章 药物分析基础知识45

第三节 药物的杂质检查48

第四节 药物的含量测定49

第五节 药物分析举例51

第六节 药物制剂分析53

第二篇 药事管理与药事法规部分55

第一章 药事管理55

第一节 药事管理基本知识55

第二节 药事管理体制55

第三节 药品质量监督管理55

第四节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57

第二章 药事法规61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办法61

第三节 精神药品管理办法62

第二节 麻醉药品管理办法62

第四节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63

第五节 中药品种保护条例63

第六节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63

第七节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64

第三篇 药剂学部分65

第一章 绪论65

第一节 概述65

第二节 药典65

第三节 称量操作66

第二章 散剂、颗粒剂与胶囊剂68

第一节 散剂68

第二节 颗粒剂68

第三节 胶囊剂69

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70

第四章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72

第一节 概述72

第二节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72

第三节 药物制剂稳定化方法72

第五章 液体药剂74

第一节 概述74

第二节 溶液型液体药剂75

第三节 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77

第四节 混悬液型液体药剂79

第五节 乳浊液型液体药剂(乳剂)80

第六节 按给药途径和应用方法分类的液体药剂81

第二节 浸出方法85

第六章 浸出药剂85

第一节 概述85

第三节 蒸馏、蒸发与干燥86

第四节 常用的浸出药剂87

第七章 片剂88

第一节 概述88

第二节 片剂的制备89

第八章 丸剂和滴丸剂91

第一节 丸剂91

第二节 滴丸剂91

第九章 软膏剂、糊剂92

第十章 栓剂93

第十一章 膜剂95

第十二章 气雾剂96

第十三章 灭菌法与无菌操作法97

第一节 物理灭菌法97

第二节 化学灭菌法98

第三节 无菌操作法98

第十四章 注射剂100

第一节 概述100

第二节 热原101

第三节 注射剂的溶剂102

第四节 注射剂的制备103

第五节 输液剂107

第十五章 眼用药剂110

第一节 滴眼剂110

第二节 眼膏剂111

第十六章 缓释与控释制剂112

第十七章 其他剂型114

第一节 微型胶囊114

第二节 药物新剂型简介115

第四篇 药理学部分117

第一章 总论117

第一节 绪言117

第二节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117

第三节 机体对药物的影响—药动学118

第四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120

第二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122

第一节 概述122

第二节 胆碱受体激动药与胆碱酯酶抑制药122

第三节 胆碱受体阻断药123

第四节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124

第五节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25

第三章 局部麻醉药127

第四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128

第一节 镇静催眠药128

第二节 抗癫痫药128

第三节 抗精神失常药129

第四节 抗帕金森病药131

第五节 镇痛药131

第六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132

第七节 中枢兴奋药133

第五章 心血管系统药135

第一节 抗高血压药135

第三节 抗心律失常药137

第二节 抗心绞痛药137

第四节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138

第五节 调血脂药139

第六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140

第一节 利尿药140

第二节 脱水药140

第七章 抗过敏药142

第八章 作用于呼吸系统药143

第一节 镇咳药143

第二节 祛痰药143

第三节 平喘药143

第一节 助消化药144

第二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144

第九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药144

第三节 止吐药145

第四节 泻药与止泻药145

第五节 利胆药145

第六节 抗肝病药146

第十章 子宫兴奋药147

第十一章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药147

第一节 抗贫血药147

第二节 促进白细胞增生药147

第三节 止血药和抗凝血药147

第四节 血容量扩充药148

第十二章 激素类药149

第一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149

第二节 甲状腺激素和抗甲状腺药149

第三节 性激素类药和计划生育用药150

第一节 概述151

第二节 抗生素151

第十三章 抗微生物药151

第三节 人工合成抗菌药153

第四节 抗结核病药和抗麻风病药154

第五节 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155

第十四章 抗寄生虫药156

第一节 抗疟药156

第二节 抗阿米巴原虫、抗滴虫药156

第三节 抗血吸虫药和抗丝虫药157

第四节 抗肠虫药157

第十五章 抗恶性肿瘤药158

第十七章 诊断用药159

第十六章 调节免疫功能药159

第五篇 临床药学部分160

第一章 处方160

第二章 药物相互作用162

第三章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166

第四章 治疗药物监测167

第五章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药源性疾病168

第六章 药物滥用及药物依赖性169

第七章 妊娠期及哺乳期合理用药170

第八章 老年人用药172

第九章 生物药剂学174

第十章 糖尿病的治疗用药177

第二节 氰化物中毒解毒药179

第一节 金属和类金属中毒解救药179

第十一章 解毒药179

第六篇 计算机应用基础部分180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80

第一节 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180

第二节 硬件180

第三节 软件180

第四节 多媒体技术181

第五节 计算机信息处理181

第六节 计算机安全知识181

第二章 中文Windows98183

第一节 Windows98桌面的基本元素183

第二节 Windows98的基本操作184

第三节 Windows98资源管理器184

第四节 磁盘维护185

第三章 中文Word2000187

第一节 窗口组成187

第二节 创建文档188

第三节 编辑文档189

第四节 美化文档190

第五节 创建Word表格192

第四章 中文Excel2000194

第一节 基本概念194

第二节 表格的建立和编辑194

第三节 格式化表格195

第四节 工作表的操作198

第五节 数据处理198

第三节 国际互连网Internnet202

第二节 局域网的组成和类型202

第五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202

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202

药剂师资格部分205

第一篇 药事管理与法规207

第一章 药事管理基本知识207

第二章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211

第三章 药事法规216

第二篇 药物化学228

第一章 绪论228

第二章 麻醉药228

第三章 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和抗精神失常药231

第四章 解热镇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抗痛风药236

第五章 镇痛药240

第六章 胆碱受体激动剂243

第七章 肾上腺素能药物248

第八章 心血管药252

第九章 中枢兴奋药和利尿药261

第十章 抗过敏药和抗溃疡药265

第十一章 降血糖药270

第十二章 甾体激素272

第十三章 抗肿瘤药物277

第十四章 抗病毒药和抗艾滋病药281

第十五章 抗菌药283

第十六章 抗生素287

第十七章 维生素296

第一章 总论300

第三篇 天然药物化学300

第二章 苷类303

第三章 苯丙素类306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308

第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311

第六章 萜类与挥发油316

第七章 甾体及其苷类321

第八章 生物碱327

第九章 其他成分333

第四篇 药物分析335

第一章 绪论335

第二章 药物的杂质检查340

第三章 含金属与含卤素药物的分析344

第四章 巴比妥类药物的分析347

第五章 芳酸、芳酸酯及胺类药物分析349

第六章 杂环类药物的分析353

第七章 生物碱类药物分析359

第八章 维生素类药物分析363

第九章 甾体激素类药物分析365

第十章 抗生素类药物分析369

第十一章 生化药物分析概论371

第十二章 药物制剂分析375

第十三章 中药制剂分析概述379

第十四章 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381

第十五章 体内药物分析386

第五篇 药剂学391

第一章 绪论391

第二章 浸出制剂393

第三章 液体制剂396

第四章 药物制剂稳定性406

第五章 灭菌法411

第六章 注射剂414

第七章 滴眼剂424

第八章 粉粒学426

第九章 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滴丸剂428

第十章 片剂433

第十一章 靶向制剂439

第十二章 软膏剂441

第十三章 膜剂和涂膜剂445

第十四章 栓剂447

第十五章 气雾剂449

第十六章 缓释、控释制剂及透皮治疗体系451

第十七章 药物制剂配伍变化455

第六篇 生物药剂学458

第一章 绪论458

第二章 药物的吸收459

第三章 药物的体内分布465

第四章 药物代谢468

第五章 药物排泄470

第六章 药物相互作用472

第七章 制剂的生物利用度474

第七篇 临床药理学476

第一章 临床药理学学科发展概况476

第二章 治疗药物监测及其临床应用478

第三章 临床用药中的药效学问题480

第四章 疾病对药物作用的影响483

第五章 药物不良反应485

第六章 老年人合理用药489

第七章 遗传药理学及其临床应用492

第八章 围产期合理用药494

第九章 时间药理学及其临床应用497

第十章 治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499

第十一章 抗缺血性心脏病药物的临床应用503

第十二章 心律失常的临床用药507

第十三章 心力衰竭的临床用药510

第十四章 调血脂药的临床应用514

第十五章 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517

第十六章 精神失常的临床用药523

第十七章 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526

第十八章 抗糖尿病药530

第十九章 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治疗用药533

第二十章 主要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535

第二十一章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538

第二十二章 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用药551

第二十三章 水肿的临床用药553

第二十四章 抗恶性肿瘤药555

第二十五章 寄生虫感染的临床用药557

第二十六章 抗炎免疫药物的临床应用558

第二十七章 抗变态反应药物的临床应用562

第二十八章 子宫兴奋药563

第二十九章 内脏平滑肌解痉药565

第三十章青 光眼治疗药566

第三十一章 有机磷农药中毒与解救567

第八篇 医药数理统计学568

第一章 绪论568

第二章 计数资料的统计学分析570

第三章 计量资料的统计学分析573

第四章 秩和检验577

第五章 直线相关与回归578

第六章 统计表与统计图580

第七章 临床试验设计581

第八章 计算器与计算机在数据统计中的应用583

主管药师资格部分585

第一章 药物相互作用587

第一节 药物相互作用587

第二节 药物配伍615

第二章 药物(毒物)中毒和急救药物应用620

第三章 药物不良反应及其监测626

第一节 引言626

第二节 药物不良反应概论627

第三节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631

第四节 各类药物的不良反应633

第四章 药物信息资料服务645

第五章 治疗药物评价655

第一节 治疗药物的有效性评价655

第二节 治疗药物的安全性评价657

第三节 治疗药物的药物经济学评价658

第四节 治疗药物方便性的评价660

第五节 药物的生命质量评价660

第六节 治疗药物品种质量的评价661

第六章 药学服务663

第一节 药学服务的起源663

第二节 药学服务的内涵及实施意义664

第三节 药学服务的实施665

第四节 病人资料的收集666

第五节 药物治疗问题的鉴别和评估668

第六节 药学服务计划和干预措施的实施669

第七节 药学服务干预结果的记录670

第八节 提高药学服务水平的措施672

第九节 药学服务的模式674

第七章 病患用药教育676

第一节 从患者依从性看病患用药教育的必要性676

第二节 病患用药教育的内容和方法678

第三节 不同病患群体的用药教育679

第四节 病患用药教育的困难及克服方法683

第八章 药物经济学684

第一节 药物经济学定义684

第二节 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685

第三节 药物经济学研究步骤687

第四节 药物经济学研究文献的应用689

第九章 药物流行病学691

第一节 药物流行病学的由来与形成691

第二节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693

第三节 药物流行病学进展704

第四节 小结与展望708

第一节 药物利用研究的定义及其意义709

第十章 药物利用研究709

第二节 药物利用研究方法的产生和发展710

第三节 药物利用研究的分类710

第四节 药物利用研究的方法和应用711

第五节 药物利用的影响因素716

第十一章 新药临床研究719

第一节 相关知识719

第二节 我国新药申报程序722

第三节 新药临床试验723

第四节 药物人体生物利用度试验728

第五节 GCP与我国新药临床研究731

第六节 我国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简介734

第十二章 制剂质量控制735

第十三章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749

第十四章 药事管理法律、法规758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简介758

第二节 麻醉药品管理办法763

第三节 精神药品管理办法765

第四节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765

第五节 中药品种保护条例766

第六节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767

第七节 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769

第八节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773

第九节 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管理规定775

第十节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778

第十一节 麻黄素管理办法782

第十二节 罂粟壳管理暂行规定783

第十三节 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7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