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UNIX 和 Linux 自动化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UNIX 和 Linux 自动化管理
  • (美)Kirk Bauer著;马孝荣 冯锐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5894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10页
  • 文件大小:162MB
  • 文件页数:4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UNIX 和 Linux 自动化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自动化管理基础1

1.1是否需要自动化管理1

1.1.1采用多种系统的大型公司2

1.1.2成长中的中型公司2

1.1.3Internet服务提供商2

1.1.4应用服务提供商2

1.1.5Web服务器群2

1.1.6Beowulf簇3

1.1.7网络设备3

1.2阅读本书的收获3

1.3系统管理员的任务4

1.4提供用户界面4

1.5选用正确的方法5

1.5.2推和拉6

1.5.1均衡系统6

1.6处理用户和管理员的关系7

第2章 使用SSH安全地进行自动化系统管理10

2.1SSH基础10

2.2使用SSH增强安全性11

2.3使用RSA认证12

2.3.1生成密钥对12

2.3.2指定授权的密钥13

2.4使用ssh-agent14

2.4.1ssh-agent的基本用法14

2.4.2ssh-agent的高级用法15

2.4.3密钥转发16

2.5限制RSA认证17

2.5.1处理未获信任的主机18

2.5.2允许执行权限受限的命令18

2.5.3端口转发18

2.6.1准备建立公共账户19

2.6对公共账户使用SSH19

2.6.2监控公共账户23

第3章 创建登录脚本和shell脚本25

3.1定制命令提示符25

3.1.1让提示符提供更多信息25

3.1.2使用有色的提示符26

3.2使用Tab补齐功能29

3.2.1配置Tab补齐功能30

3.2.2可编程的Tab补齐功能30

3.2.3使用定制的补齐函数30

3.3创建命令别名31

3.3.1使用别名提高效率32

3.3.2提高别名的一致性32

3.4创建影响多个系统的命令35

3.4.1简单的Multi-SSH35

3.4.2基于组的Multi-SSH36

3.5分发登录脚本38

3.5.1跟踪不同版本39

3.5.2分发登录脚本39

第4章 安装之前:网络准备和管理42

4.1确定使用静态IP还是动态IP42

4.2创建和使用模块化shell脚本43

4.3使用锁定功能来防止冲突43

4.4基本的预安装脚本44

4.5预安装组件脚本47

4.5.1请求MAC地址48

4.5.2分配IP49

4.5.3对系统分类50

4.5.4收集联系人信息52

4.5.5添加到/etc/hosts文件中52

4.5.6配置DHCP服务器53

4.5.7更新DNS配置54

4.6如何处理错误56

4.7移除机器57

4.7.1移除MAC地址58

4.7.2回收IP59

4.7.3撤消系统59

4.7.4删除联系人条目60

4.7.5修改主机文件60

4.7.6配置DHCP61

4.7.7更新DNS配置62

4.8生成报告63

4.8.1有多少台机器63

4.8.2可用的IP地址有多少64

4.8.3正在使用哪些MAC地址64

第5章 自动安装和定制安装65

5.1自动化安装65

5.2.1是否应该定制操作系统66

5.2定制操作系统66

5.2.2维护定制发行软件67

5.3准备进行自动化管理67

5.3.1远程配置新系统68

5.3.2自我配置的新系统73

第6章 自动化系统配置76

6.1配置内容76

6.1.1定制文件76

6.1.2动态文件77

6.1.3默认文件77

6.1.4静态文件77

6.1.5文件系统组件77

6.2遵循的配置原则78

6.3创建定制配置方法78

6.3.1定义文件和目录结构79

6.3.3提供配置脚本82

6.3.2定义配置逻辑82

6.3.4分析示例配置文件的创建88

6.4使用GNUcfengine配置系统90

6.4.1cfengine概述90

6.4.2基本安装94

6.4.3调试cfengine99

6.4.4在cfagent.conf中创建代码段100

6.4.5使用cfrun105

第7章 在系统间共享数据107

7.1数据类型107

7.1.1共享应用程序108

7.1.2用户数据108

7.1.3应用程序数据109

7.1.4系统信息109

7.2使用网络文件系统110

7.2.1使用NFS共享数据110

7.1.5账号信息110

7.2.2使用Samba共享文件112

7.2.3使用Andrew文件系统(AFS)113

7.2.4其他可用的网络文件系统113

7.3自动挂载网络文件系统114

7.3.1Solaris的自动挂载程序115

7.3.2Linux上的自动挂载程序(autofs)116

7.3.3am-utils的自动挂载程序116

7.4使用NIS/NIS+共享系统数据118

7.4.1创建NIS映射和NIS+表119

7.4.2/etc/nsswitch.conf文件120

7.4.3netgroup文件121

7.4.4NIS细节121

7.4.5使用NIS的安全性问题122

7.4.6NIS+细述122

7.5使用轻量级目录访问协议(LDAP)123

7.6Kerberos的安全性123

7.7.1分发文件124

7.7使用cfengine共享数据124

7.7.2管理NFS的挂载125

7.8用rsync同步数据129

7.8.1rsync的潜在用途130

7.8.2决定使用哪一种rsync传输协议131

7.8.3rsync基本应用131

7.8.4rsync应用实例133

7.9用CVS管理和分发数据135

7.9.1CVS基础135

7.9.2系统管理脚本的分发141

7.9.3Web内容分发144

7.10用HTTP/FTP传输数据145

7.10.1实例:Web内容同步146

7.10.2简单实例:传输系统配置文件146

7.10.3进阶实例:传输系统配置文件147

7.11RPM154

第8章 程序包和补丁155

8.1补丁和程序包155

8.2如何选择156

8.3如何开始157

8.4利用补丁更新系统158

8.4.1理解和应用Solaris补丁158

8.4.2定制补丁164

8.5理解和安装程序包176

8.5.1RedHat程序包管理器(RPM)177

8.5.2Debian程序包187

8.5.3Slackware程序包193

8.6利用AutoRPM实现程序包的自动安装197

8.6.1基本的AutoRPM设置198

8.6.2在交互模式中工作199

8.6.4配置文件示例200

8.6.3理解FTP池文件200

8.6.5AutoRPM触发器207

8.7利用OpenPKG执行跨平台打包操作208

8.7.1安装OpenPKG209

8.7.2利用OpenPKG安装程序包210

8.7.3修改程序包211

第9章 系统维护和更改213

9.1同步时间214

9.1.1设置时区214

9.1.2同步时钟214

9.1.3更新硬件时钟215

9.2管理账户215

9.2.1设计账户管理脚本216

9.2.2安排账户管理配置文件217

9.2.3账户管理辅助函数218

9.2.4账户管理主脚本220

9.2.5账户管理数据组件222

9.2.6修改组件227

9.2.7清除已删除用户233

9.3维护日志文件235

9.3.1RedHat的logrotate235

9.3.2利用spinlogs轮循日志237

9.3.3利用cfengine进行日志轮循238

9.4删除文件238

9.4.1定制驱动器清理239

9.4.2RedHat的tmpwatch240

9.4.3利用cfengine删除文件241

第10章 系统监控243

10.1常规系统监控243

10.1.1创建常规报告工具244

10.1.2监控系统负载246

10.1.3监视可用的磁盘空间247

10.1.4监控系统服务248

10.1.5监视程序包的变化250

10.1.6驱动器故障251

10.2监控系统日志253

10.2.1利用Logwatch进行日志监控253

10.2.2利用swatch进行实时日志监控259

10.3监控网络服务260

10.3.1自定义监控和自动修复261

10.3.2NetSaint(又名Nagios)263

10.3.3Mon272

第11章 提高系统的安全性276

11.1利用GNUcfengine提高系统安全性276

11.1.1执行基本的文件检查277

11.1.2disable段277

11.1.3files段278

11.1.4控制网络服务280

11.2配置系统级的防火墙282

11.2.2防火墙配置脚本283

11.2.1防火墙配置文件283

11.2.3系统组285

11.3利用Tripwire监视文件286

11.3.1安装Tripwire287

11.3.2生成Tripwire策略文件287

11.3.3使用Tripwire291

第12章 数据的备份与恢复294

12.1确定备份策略294

12.2使用cfengine备份数据296

12.2.1使用cfengine执行本地备份296

12.2.2在备份时排除文件297

12.3使用rsync备份数据297

12.3.1使用rsync进行基本的备份298

12.3.2增量备份298

12.3.3排除文件299

12.4.1使用rdiff-backup进行增量备份300

12.4使用rdiff-backup备份数据300

12.4.2删除旧的备份数据301

12.4.3恢复数据303

12.4.4在使用rdiff-backup备份时排除文件303

12.5使用tar进行磁带备份304

12.5.1使用tar进行基本的备份305

12.5.2使用tar创建增量备份305

12.5.3磁带的备份306

12.5.4使用tar进行备份时排除文件307

12.5.5从tar包中恢复数据307

12.6Amanda备份工具308

第13章 用户界面309

13.1使用Webmin实现基于Web的管理309

13.2创建底层工作脚本310

13.3以root用户身份执行命令313

13.4.1保存设置的通用文件格式316

13.4设计并使用通用的数据文件316

13.4.2定义界面的规范318

13.5基于文本的界面320

13.5.1菜单界面321

13.5.2配置基于文本的界面322

13.6创建基于Web的界面326

13.6.1组织Web界面327

13.6.2Mason简介327

13.6.3HTTP认证的安全性332

13.6.4记录Web服务器的操作334

13.6.5创建并使用定制的Perl库335

13.6.6基于Web的系统总体状态信息337

13.6.7系统配置的Web界面340

13.6.8在Web上执行shell命令342

附录A 基本工具介绍351

附录B RedHatLinux的定制和自动安装367

附录C 构建RedHat程序包管理器(RPM)的程序包3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