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自然语言理解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自然语言理解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49/30895633.jpg)
- (美)James Allen著;刘群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12100755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08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529页
- 主题词:自然语言理解-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自然语言理解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自然语言理解引论1
1.1 语言的研究1
1.2 自然语言理解的应用3
1.3 语言理解系统的评价4
1.4 语言分析的不同层面7
1.5 表示与理解9
1.5.1 句法:句子结构的表示9
1.5.2 逻辑形式11
1.5.3 最终的意义表示11
1.6 自然语言理解系统的组织11
1.7 小结13
1.8 相关工作与深入阅读材料13
1.9 习题14
2.1 词语16
第2章 语言学背景知识:英语句法概要16
第一部分 句法处理16
2.2 简单名词短语的组成元素18
2.3 动词短语与简单句20
2.3.1 及物性与被动语态22
2.3.2 语助词23
2.3.3 从句补语23
2.3.4 介词短语补语24
2.4 再论名词短语25
2.5 形容词短语26
2.6 副词短语27
2.7 小结28
2.8 相关工作与深入阅读材料28
2.9 习题28
第3章 语法及其分析31
3.1 语法与句子结构31
3.2 优秀语法的特征33
3.3 自顶向下的句法分析器36
3.3.1 简单的自顶向下句法分析算法38
3.3.2 句法分析与搜索过程40
3.4 自底向上的chart句法分析器42
3.4.1 效率方面的考虑48
3.5 转移网络语法48
3.5.1 基于递归转移网络的自顶向下句法分析方法50
3.6 自顶向下的chart句法分析53
3.7 有限状态模型与词语形态处理56
3.8 语法与逻辑程序设计58
3.9 小结60
3.10 相关工作与深入阅读材料60
3.11 习题61
第4章 特征与扩充语法65
4.1 特征体系与扩充语法65
4.2.1 人称和数的特征68
4.2.2 动词形式特征和动词次范畴68
4.2 英语的一些基本特征体系68
4.2.3 二元特征71
4.2.4 特征的默认值71
4.3 词语形态分析和词典71
4.4 采用特征的简单语法74
4.5 基于特征的句法分析78
4.6 扩充转移网络80
4.6.2 寄存器的预设置82
4.6.1 简单陈述句的ATN语法82
4.7 确定子句语法85
4.8 广义特征体系与合一文法87
4.8.1 形式化拓展:特征的有向无环图结构89
4.9 小结93
4.10 相关工作与深入阅读材料94
4.11 习题95
第5章 自然语言的语法98
5.1 助动词和动词短语98
5.1.1 被动句式100
5.2 语言中的移位现象102
5.3 上下文无关文法中的疑问句处理107
5.3.1 带缺位的句法分析110
5.4 关系从句115
5.5 ATN中的保留机制117
5.5.1 方法比较118
5.6 缺位索引方法121
5.7 小结123
5.8 相关工作与深入阅读材料124
5.9 习题125
第6章 通向高效的句法分析129
6.1 句法分析中人的优选策略129
6.1.1 最小附着原则130
6.1.2 右关联原则131
6.1.3 词汇优先原则131
6.2.1 确定句法分析器的状态132
6.2 对不确定性进行编码:移进归约句法分析器132
6.2.2 移进归约句法分析器134
6.2.3 移进归约句法分析器与歧义性136
6.2.4 词汇的歧义性137
6.2.5 有歧义的句法分析状态138
6.3 确定型句法分析器138
6.3.1 心理学上的有效性说明142
6.4 高效的歧义表示技术143
6.5 浅层句法分析147
6.6 小结148
6.7 相关工作与深入阅读材料149
6.8 习题149
第7章 歧义消解的统计方法152
7.1 概率论基础152
7.2 概率估计155
7.2.1 评测156
7.3 词性标注157
7.3.1 Viterbi算法162
7.4 词汇概率的获取164
7.5 概率上下文无关文法168
7.6 最佳优先句法分析172
7.7 简单的上下文相关最佳优先句法分析器173
7.8 小结176
7.9 相关工作与深入阅读材料176
7.10 习题177
第二部分 语义解释180
第8章 语义和逻辑形式180
8.1 语义和逻辑形式简介180
8.2 词义与歧义183
8.3 基本逻辑形式语言185
8.4 逻辑形式中的歧义表示188
8.5 动词与逻辑形式中的状态191
8.6 论旨角色193
8.7 言语行为与内嵌句198
8.8 定义语义结构:模型论200
8.8.1 句子间的语义关系202
8.8.2 情态运算符与可能的世界语义203
8.9 小结204
8.10 相关工作与深入阅读材料204
8.11 习题205
第9章 句法和语义的衔接207
9.1 语义解释与组合理论207
9.2 带语义解释的简单语法和词典210
9.3 介词短语与动词短语214
9.4 词汇化语义解释与语义角色217
9.4.1 层次词典218
9.5 简单疑问句的处理220
9.5.1 介词短语的特殊疑问句222
9.6 特征合一的语义解释223
9.7 用逻辑形式生成句子226
9.9 相关工作与深入阅读材料229
9.10 习题229
9.8 小结229
第10章 歧义消解232
10.1 选择限制232
10.2 用选择限制进行语义筛选238
10.3 语义网络240
10.4 统计词义消歧244
10.4.1 搭配与互信息246
10.5 统计语义优选247
10.6 组合消歧方法250
10.7 小结251
10.8 相关工作与深入阅读材料251
10.9 习题252
第11章 语义解释的其他策略254
11.1 语法关系254
11.2 语义语法258
11.3 模板匹配260
11.4 语义驱动的分析技术265
11.5 小结268
11.6 相关工作与深入阅读材料269
11.7 习题269
第12章 辖域指定与名词短语的解释271
12.1 辖域指定现象271
12.1.1 对量词进行分类272
12.1.2 进行辖域判定273
12.1.3 横向辖域判定274
12.1.4 横向辖域歧义解析274
12.1.5 纵向辖域关系275
12.2 定指描述与辖域指定277
12.3 句法分析过程中进行辖域指定的方法278
12.3.1 一个例子280
12.4 互指与绑定约束282
12.4.1 和全称量词的相互影响285
12.4.2 计算互指约束286
12.5 形容词短语287
12.5.1 形容词比较级289
12.6 关系名词与名词化290
12.7 其他语义问题292
12.7.1 不可数名词292
12.7.2 泛指293
12.7.3 意愿运算符与辖域解析293
12.7.4 名词-名词修饰语294
12.8 小结295
12.9 相关工作与深入阅读材料295
12.10 习题296
第三部分 上下文和世界知识300
第13章 知识表示和推理300
13.1 知识表示300
13.1.1 推理的类型302
13.1.2 推理技术303
13.2 基于一阶谓词演算的知识表示304
13.3 框架:表示固定模式的信息307
13.3.1 带约束的槽308
13.4 处理自然语言中的量词310
13.5 时间和动词的体态类311
13.5.1 时态的表示314
13.6 基于逻辑的表示方法中的自动演绎315
13.7 程序语义学与问答系统318
13.8 综合的知识表示方法322
13.10 相关工作与深入阅读材料324
13.9 小结324
13.11 习题326
第14章 局部篇章上下文和指代329
14.1 定义局部篇章上下文和篇章实体329
14.1.1 生成篇章实体331
14.1.2 全称量词辖域内的不定指性名词短语332
14.2 一个基于历史记录列表的简单回指模型333
14.3 代词和中心334
14.3.1 寻找可能的先行词337
14.4 定指性描述338
14.4.1 存在性解读和间接指代340
14.5 定指性指代和集合342
14.5.1 集合元素的指代343
14.5.2 全称量词和集合345
14.6 省略346
14.6.1 关于省略的句法约束347
14.6.2 基于语法的算法348
14.6.3 语义的倾向性349
14.7 表层回指351
14.8 小结352
14.9 相关工作与深入阅读材料353
14.10 习题354
第15章 使用世界知识356
15.1 使用世界知识:保持前后连贯性356
15.2 与期望进行匹配357
15.2.3 基于等价性的技术358
15.2.2 尝试2:从解释中证明期望358
15.2.1 尝试1:从期望中证明解释358
15.2.4 基于溯因推理的技术360
15.3 指代和匹配期望361
15.4 使用关于行为和因果关系的知识363
15.5 脚本:理解固定模式的情境366
15.5.1 脚本和角色的实例化367
15.6 使用层次化的规划368
15.7 基于行为-结果的推理371
15.7.1 规划推理算法372
15.7.2 算法的一些局限375
15.8 使用关于理性行为的知识376
15.8.1 规划更新378
15.8.2 基于执行的更新378
15.8.3 目标更新378
15.9 小结380
15.10 相关工作与深入阅读材料380
15.11 习题382
第16章 篇章结构384
16.1 篇章结构的必要性384
16.2 切分和提示语385
16.3 篇章结构和指代390
16.4 篇章结构和推理的关联393
16.5 篇章结构、时态和体态396
16.6 管理关注栈403
16.6.1 处理篇章状态404
16.6.2 确定栈的更新406
16.6.3 结构化的提示语407
16.7 例子408
16.8 小结410
16.9 相关工作与深入阅读材料410
16.10 习题412
第17章 会话agent414
17.1 会话agent的必要组成部分414
17.2 作为多agent活动的语言415
17.3 认知状态:信念的表示417
17.3.1 关于其他agent所持信念的知识419
17.4 认知状态:期望、意图和规划的表示421
17.5 言语行为和交流行为424
17.6 规划交流行为426
17.7 交流行为和意图判别430
17.8 对话中意图的来源432
17.9 识别语内表现行为434
17.10 篇章层次的规划437
17.11 小结438
17.12 相关工作与深入阅读材料439
17.13 习题440
附录A 逻辑和模型论语义学介绍442
附录B 符号计算453
附录C 语音识别与口语465
参考文献479
索引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