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流动人口公共产品提供的公共政策研究 以流动儿童义务教育为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流动人口公共产品提供的公共政策研究 以流动儿童义务教育为例](https://www.shukui.net/cover/36/30933705.jpg)
- 李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820924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02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210页
- 主题词:流动人口-儿童-义务教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流动人口公共产品提供的公共政策研究 以流动儿童义务教育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本书研究内容与逻辑结构3
三、研究方法5
(一)理论研究5
(二)实证研究5
四、主要概念的界定6
第一章 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和流动儿童8
一、当前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9
二、我国人口流动的成因分析15
(一)人口流动的一般理论15
(二)对我国人口流动的原因和机制的认识20
三、我国未来人口流动的趋势预测21
(一)根据二元经济理论进行的人口流动预测21
(二)国家计生委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的预测22
(三)未来学龄人口减少的趋势23
(四)我国人口结构变动和人口流动的新情况25
第二章 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研究综述29
一、解决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的意义研究29
二、流动儿童规模及流动趋势研究31
三、流动儿童教育状况调查研究32
四、流动儿童上学难的原因研究32
五、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政策及制度创新研究33
六、外国流动儿童教育研究34
七、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研究35
八、国际经验37
(一)西方发达国家移民义务教育的经验及启示37
(二)美国“流动学生教育计划”的经验及启示40
第三章 流动状态下公共产品的权益属性研究44
一、关于公共产品理论44
二、义务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定位51
(一)判断公共产品属性的标准51
(二)全国性公共产品和地方性公共产品52
(三)义务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定位——全国性纯公共产品53
(四)实践中义务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地方性公共产品55
三、流动状态下公共产品的权益属性56
第四章 流动状态下公共产品提供机制的理论研究59
一、蒂布特理论与流动状态下公共产品59
(一)引言59
(二)蒂布特模型60
(三)蒂布特模型对中国流动状态下公共产品供给的启示62
二、基于蒂布特理论的流动状态下公共产品供给机制选择64
(一)导言64
(二)模型的建立66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76
三、流动儿童义务教育供给的政府间博弈分析77
(一)导言77
(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流动儿童义务教育供给的博弈模型78
(三)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流动儿童义务教育供给的博弈均衡81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86
第五章 十城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88
一、十城市流动儿童问卷调查的主要发现88
二、对流动儿童相关主体深度访谈的主要发现99
(一)“洼地效应”和“财政压力”是决策者最关心的问题99
(二)从办学者的角度看流动儿童义务教育100
(三)打工子弟学校教师的生存发展状况101
第六章 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地方实践102
一、国家层面宏观政策的脉络及演变102
二、政策分析与评价107
三、以公办学校为主的解决模式111
(一)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武汉模式111
(二)宁波市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117
四、以民办学校为主的模式120
(一)珠三角城市120
(二)欠发达地区改善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贵阳模式126
五、两种模式的评价129
第七章 上海和北京:特大城市的解决方案130
一、上海市流动儿童教育解决方案130
(一)上海市流动人口和流动儿童130
(二)上海市流动儿童教育的政策演变132
(三)上海市流动儿童教育的制度创新136
(四)上海市流动儿童教育依然面临的问题139
(五)上海市流动儿童教育的改进建议141
二、北京市流动儿童教育解决方案143
(一)近年来北京市流动人口及流动儿童教育状况143
(二)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调整变化148
(三)北京市流动儿童教育政策评析150
(四)目前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51
(五)改善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政策建议153
第八章 地方政府决策行为的分析和评价158
一、从“围堵战略”到制度创新158
二、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改善的光谱159
三、教育制度变迁的模式160
四、地方政府决策行为和影响因素分析164
第九章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前瞻169
一、问题和挑战169
二、大城市的人口控制和“洼地效应”173
三、理论创新:深化对“两为主”政策的理论认识177
第十章 建立人口流动条件下教育公共产品提供的新机制179
一、现有制度框架下的制度设计和创新179
(一)建立以常住人口为准的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体制179
(二)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建立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公式拨款制度181
(三)多种形式提供流动儿童教育公共服务186
二、流动儿童义务教育供给的远景展望191
(一)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全国性公共产品属性的重新定位191
(二)加大中央财政投入以弱化“流动”的概念192
(三)探索全国范围内的流动儿童教育券制度196
(四)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创新中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199
后记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