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豫剧作曲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豫剧作曲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60/30099041.jpg)
- 张泽伦,左奇伟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80765709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85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01页
- 主题词:豫剧-作曲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豫剧作曲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板式的结构1
第一节 板式的概念1
一、独立性板式2
二、非独立性板式2
第二节 腔节3
一、词节的排列格式3
二、腔节的排列格式7
第三节 句式9
一、基本句式10
二、变化句式10
第四节 段式14
一、一段体14
二、二段体15
三、多段体17
第五节 套式18
第二章 板式的种类19
第一节 慢板19
一、慢板19
二、慢三眼51
三、中三眼54
四、快三眼56
第二节 二八板58
一、二八板60
二、二八连板97
三、快二八板99
四、二八垛板101
五、紧二八板103
六、狗撕咬105
七、呱嗒嘴107
八、搬板凳109
九、踢脚靠110
第三节 流水板111
一、流水板111
二、慢流水板132
三、中流水板134
四、快流水板136
五、流水连板139
六、两锣钻子140
第四节 飞板141
一、飞板141
二、滚白153
三、栽板158
四、叫板163
第五节 吟板164
第三章 板式的特性167
第一节 板式的灵活性167
第二节 板式的逻辑性182
一、板式的变化182
二、板式的组合184
第三节 板式的再生性186
第四章 板式的功能187
第一节 板式的悲剧性188
第二节 板式的喜剧性191
第三节 板式的抒情性195
第四节 板式的叙事性198
第五节 板式的戏剧性208
第六节 板式的局限性210
一、板式的种类有待增多210
二、板式的反调有待扩大211
三、音乐主题有待开拓211
第五章 旋律的创作方法212
第一节 头腹尾213
第二节 起承转合223
第三节 重复227
一、严格重复227
二、缩短重复228
三、伸展重复229
四、节奏重复230
五、局部重复230
第四节 循环231
一、单循环231
二、复循环234
第五节 对比234
一、节奏对比235
二、旋律对比236
三、调式对比237
四、音区对比239
五、音色对比240
六、速度对比242
七、力度对比244
八、唱念对比245
第六节 分合247
第七节 层递249
一、递增与递减250
二、递升与递降252
第八节 加花254
第九节 呼应256
一、上下句相同板式的呼应256
二、上下句不同板式的呼应257
三、唱腔与念白的呼应258
第十节 增减259
一、增259
二、减263
第十一节 特性音调贯穿266
第十二节 甩腔269
第十三节 犯腔273
一、旋律与音阶274
二、调式音阶277
三、调式转换282
第十四节 创腔298
一、编曲298
二、作曲299
第十五节 主题贯穿316
一、主题的提炼316
二、主题的贯穿318
第十六节 重唱322
一、和声的进行322
二、重唱的写作手法324
第六章 旋律创作的基本原则328
第一节 依情创腔328
一、整体布局329
二、局部雕琢332
第二节 依字行腔333
一、豫剧声调的作用333
二、豫剧声调的辨别335
三、字与腔的关系336
四、衬字的处理340
五、词组的处理342
六、轻声字的处理346
第三节 依板立腔347
一、板式的设置347
二、板式的转换354
第四节 依剧布腔359
一、板式的安排与组合359
二、曲调的取材与筛选361
三、主题音调的提炼与展开361
四、主次唱段的确立与安排363
五、高潮的铺垫与形成364
六、乐器的设置与使用365
七、调式与调性的布局366
第七章 豫剧音乐创作的基本规律368
第一节 豫剧音乐创作必须与演员的表演相结合368
第二节 豫剧音乐创作必须与演员的念白相结合370
第三节 豫剧音乐创作必须继承与发展相结合373
第四节 豫剧音乐创作必须与打击乐器相结合377
一、打击乐与音乐相结合378
二、打击乐与唱腔相结合380
三、打击乐与念白相结合382
四、打击乐与表演相结合382
五、打击乐与武打相结合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