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城市社会治理创新“一本三化”模式研究 来自宜昌的中国经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现代城市社会治理创新“一本三化”模式研究 来自宜昌的中国经验](https://www.shukui.net/cover/9/30943005.jpg)
- 谭志松,王俊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6026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89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311页
- 主题词:社会管理-创新管理-研究-宜昌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城市社会治理创新“一本三化”模式研究 来自宜昌的中国经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现代城市社会治理变迁1
第一节 现代城市社会治理结构的变迁1
一 单位——街居制时代:居委会统管1
二 后工业时代:社区自治4
三 信息时代:网格化管理7
第二节 现代城市社会治理兴起的背景10
一 现代城市社会治理兴起的时代背景11
二 现代城市社会治理兴起的制度背景17
三 现代城市社会治理兴起的理论背景20
第三节 现代城市社会治理体系构建23
一 现代城市社会治理创新思路23
二 现代城市社会治理模式选择25
第四节 全国城市社会治理实践分析29
一 “南通模式”的实践思考29
二 “兰州模式”的实质探究36
三 “宁波模式”的理论解读38
四 借鉴与启示44
第二章 “一本三化”宜昌模式概述49
第一节 “一本三化”宜昌模式形成的背景与过程49
一 “一本三化”模式形成的背景49
二 “一本三化”模式形成的过程52
第二节 “一本三化”宜昌模式的基本内涵56
一 以人为本56
二 网格化管理58
三 信息化支撑59
四 全程化服务60
第三节 “一本三化”宜昌模式的基本特征62
一 目标性62
二 创新性64
三 长效性65
第三章 网格化管理68
第一节 城市网格化管理的起源与发展68
一 北京东城区万米单元网格的诞生68
二 全国数字城管网格化管理的兴起69
三 深圳网格化发展的特征分析71
第二节 宜昌市网格化的基本要素与规范72
一 基础网格划分依据与标准72
二 部门专业网格划分的依据与标准72
三 网格的数字化与空间化73
第三节 网格员队伍建设73
一 网格员的招录73
二 网格员的基本规范74
三 网格员的考核与待遇76
四 网格员的思想建设77
第四节 网格员的基本职能与延伸职能77
一 政府购买服务的准入机制77
二 网格员的综合履职78
三 网格员的延伸社会服务职能80
第五节 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机制82
一 上下结合管理的组织体系82
二 规范化、专业化的工作机制84
三 与社区专干的关系与区别86
四 “社区e通”的运行规则89
第六节 网格员工作方法与难题破解92
一 网格员的基本工作方法92
二 网格员工作难题破解95
第七节 网格化管理发展趋势及问题分析96
一 网格员的身份与职位法律关系96
二 网格员的发展空间97
三 复制宜昌网格化管理模式需要防止的认识误区98
第四章 信息化支撑100
第一节 总体框架100
一 信息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102
二 信息支撑体系形成的过程104
第二节 基础设施平台105
一 电子政务专网105
二 电子政务云平台107
第三节 基础支撑平台109
一 空间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109
二 部门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111
三 社区综合数据采集核查平台114
第四节 基础应用平台116
一 数字网格信息系统116
二 社会矛盾联动化解信息系统117
三 人口基础信息系统119
四 法人基础信息系统121
五 社区网格管理信息系统124
六 社区综合服务信息系统127
第五节 部门对接系统及应用130
一 公安机关对接系统及应用130
二 消防部门对接系统及应用134
三 人口计生与卫生部门对接系统及应用135
四 人社部门对接系统及应用138
五 民政部门对接系统及应用140
六 司法部门对接系统及应用141
七 民宗部门对接系统及应用143
八 工商、质监、食药监部门对接系统及应用144
九 城管部门对接系统及应用146
十 房管部门对接系统及应用147
十一 工会对接系统及应用148
第六节 农村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149
一 农村网格综合信息采集系统149
二 农户基础信息系统151
三 社会矛盾联动化解信息系统153
四 生产生活信息系统154
第五章 全程化服务156
第一节 基本理念:以人为本,服务为先156
一 把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156
二 把政府职能转变作为重点和关键点158
第二节 基本内容:两个周期全程化服务160
一 “两个周期”全程化服务的基本内容160
二 “两个周期”全程化服务的深入理解165
第三节 基础支撑:建设两大信息平台169
一 综合信息平台是全程化服务的基础169
二 部门间信息联动平台是全程化服务的前提170
第四节 基本措施:一对接两跟进172
一 “一对接”:对接社会治理综合信息系统173
二 “两跟进”:跟进服务、跟进管理175
三 部分职能部门“一对接两跟进”做法简介177
第五节 基本成效 来自市民与基层的体验186
一 市民体验187
二 部门干部体验188
三 基层社区体验189
第六节 完善提升 向规范化、社会化发展192
一 政务服务向规范化发展192
二 社会服务向系统化发展193
第六章 “一本三化”组织推进体系195
第一节 领导决策195
一 务实管用的组织架构196
二 切实可行的顶层设计201
三 决策层面的主要职能203
第二节 推进架构204
一 发挥核心部门主导作用205
二 改革基层管理体制机制209
三 建立日常监管督察制度216
第三节 推进机制218
一 部门联动218
二 上下齐动221
三 内外互动227
第四节 推进策略234
一 系统谋划,分步实施235
二 试点突破,典型带动235
三 分类指导,协调推进237
四 完善政策,形成制度237
第五节 改革与完善239
一 明确基层社会治理发展方向239
二 推动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240
三 加快政府及其部门职能转变241
第七章 “一本三化”在农村的延伸与拓展242
第一节 加强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性242
一 农村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243
二 农村社会治理与城市社会治理的差异245
三 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的意义247
四 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的案例分析249
第二节 “三化四务”:“一本三化”在农村的延伸252
一 “三化四务”基本内涵252
二 “三化四务”与“一本三化”的关系257
三 “三化四务”的主要创新点260
第三节 宜昌农村社会治理的典型案例263
一 宜都市红花套镇渔洋溪村263
二 夷陵区小溪塔街道仓屋榜村264
第八章 “一本三化”模式的理论性探讨266
第一节 “一本三化”模式的科学性266
一 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267
二 政府指导下的社区自治268
三 政府的无缝隙管理269
第二节 “一本三化”模式的法理性270
一 以数字网络为平台创新政务信息管理271
二 以劳动合同为基础创新社区网格员人事管理274
三 以社会调解为主导创新社会矛盾联动化解275
四 以分配正义为先导创新特定人群服务277
五 以法治系统为载体创新法务网格工程280
六 以社会安全为价值导向创新治安防控法律制度281
第三节 “一本三化”模式的创新性284
一 服务方式创新284
二 组织结构创新286
三 工作流程创新287
四 运行机制创新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