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江苏城市传统建筑研究系列丛书 扬州老城区民居建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江苏城市传统建筑研究系列丛书 扬州老城区民居建筑](https://www.shukui.net/cover/27/30946834.jpg)
- 过伟敏,王筱倩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5400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90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209页
- 主题词:民居-古建筑-研究-扬州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江苏城市传统建筑研究系列丛书 扬州老城区民居建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以往的研究与本研究的关注点1
1.1 研究对象及其概念、范畴1
1.1.1 相关概念阐释1
1.1.2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2
1.1.3 研究对象的主要类型3
1.1.4 重点研究对象的确定4
1.2 以往关于扬州传统建筑的研究6
1.2.1 主要发展阶段及特点6
1.2.2 主要研究文献简述9
1.2.3 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14
1.3 本书的研究角度15
1.3.1 研究内容15
1.3.2 研究思路16
1.3.3 研究框架18
2 扬州老城区传统民居建筑遗产的形成背景20
2.1 自然环境背景20
2.1.1 地理位置20
2.1.2 气候条件21
2.2 城建历史背景21
2.2.1 春秋战国至南北朝时期22
2.2.2 隋唐时期24
2.2.3 五代十国、宋元时期26
2.2.4 明清至民国时期27
2.3 社会时代背景30
2.3.1 社会经济转型30
2.3.2 社会文化变迁31
2.3.3 生活方式改变32
2.3.4 社会习俗变革32
2.4 地方经济特点32
2.4.1 盐业带动的畸形消费经济33
2.4.2 贫富差距悬殊33
2.4.3 盐业衰败与经济发展的停滞34
2.5 地域文化氛围34
2.5.1 扬州文化的交融性34
2.5.2 扬州文化的开放性和先进性34
2.5.3 扬州文化的多元统一35
2.5.4 扬州文化与两淮盐商35
2.6 本章小结35
3 扬州老城区传统民居建筑遗产的空间形态特征37
3.1 平面形态的形制类型37
3.1.1 形制的概念及主要研究内容37
3.1.2 类型学的几个相关概念38
3.1.3 分类的依据41
3.2 “形”——院落单元的平面类型42
3.2.1 院落单元平面类型的基本模式42
3.2.2 院落单元平面类型的“原型”46
3.2.3 由“原型”到“变体”48
3.3 “制”——院落单元的组合方式49
3.3.1 院落单元组合方式的基本模式49
3.3.2 院落单元组合方式的“原型”51
3.3.3 由“原型”到“变体”53
3.4 平面形制的类型体系建构53
3.5 空间形态的功能构成54
3.5.1 单体建筑的功能构成54
3.5.2 院落组合的功能分区56
3.5.3 其他功能空间类型59
3.6 空间形态的设计特征及文化内涵62
3.6.1 分合有度、含蓄不尽62
3.6.2 对外封闭、内部通透64
3.6.3 单元组合、适合聚居66
3.6.4 遵循礼制、等级分明67
3.7 本章小结70
4 扬州老城区传统民居建筑遗产的实体形态特征71
4.1 传统民居建筑的实体构成要素71
4.2 建筑外立面的形态特征72
4.2.1 正立面的形式73
4.2.2 侧立面的形式75
4.2.3 后立面与院墙的形式81
4.3 建筑内立面的形态特征82
4.3.1 内立面的分类82
4.3.2 厅堂立面83
4.3.3 正房立面84
4.3.4 两厢立面84
4.4 建筑门、窗的形态特征85
4.4.1 大门和仪门85
4.4.2 穿门和腰门91
4.4.3 槅扇门91
4.4.4 槛窗、和合窗93
4.5 建筑砖雕装饰的形态特征95
4.5.1 砖雕装饰的应用部位95
4.5.2 砖雕装饰的题材98
4.5.3 砖雕装饰的雕刻方法102
4.5.4 砖雕装饰的艺术特征102
4.6 建筑技术与建造风俗104
4.6.1 建筑结构构架104
4.6.2 墙体砌筑形式105
4.6.3 地面做法108
4.6.4 营建过程与风俗仪式109
4.6.5 营造尺寸与数字风俗113
4.7 本章小结114
5 扬州老城区传统民居建筑遗产形态特征的形成及风格渊源116
5.1 纵向溯源——建筑类型的转变116
5.1.1 清中期以前的扬州建筑117
5.1.2 由“合院”到“天井”的转变120
5.2 类型转变的动因121
5.2.1 南北交融的历史文化背景121
5.2.2 明清移民与文化变迁123
5.2.3 中原文化轴心时代的结束124
5.2.4 徽商的“殖民地”125
5.2.5 城池建设与人口密度剧增126
5.3 横向比较——建筑风格及其渊源127
5.3.1 南北杂糅、徽苏并举的建筑风格127
5.3.2 徽派、香山帮与本帮建筑的交融135
5.4 本章小结137
6 扬州老城区传统民居建筑遗产形态在近代时期的变化139
6.1 近代扬州城市发展及新建筑的出现139
6.1.1 城市改造和城市规划的出现140
6.1.2 新功能类型的建筑出现141
6.1.3 新风格样式的建筑出现144
6.2 传统民居建筑遗产形态的局部改变149
6.2.1 建筑规模逐渐缩小149
6.2.2 天井院的退化149
6.2.3 建筑开间数量增加151
6.2.4 外立面开窗增多151
6.3 传统民居建筑遗产形态的零星西化152
6.3.1 局部装饰的西化152
6.3.2 新建筑材料的运用154
6.4 传统民居建筑遗产形态近代变化的特点及其原因156
6.4.1 传统民居建筑形态近代变化的特点156
6.4.2 传统民居建筑形态近代变化微弱的原因157
6.5 本章小结160
结语162
致谢166
参考文献167
附录一 扬州老城区传统民居建筑遗产测绘统计表176
附录二 测绘建筑平面图汇总180
图片来源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