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据通信实训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数据通信实训教程
  • 张月霞,曹林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54376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50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260页
  • 主题词:数据通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数据通信实训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二层交换机的基本操作1

1.1 实验目的1

1.2 实验内容1

1.3 基本原理1

1.3.1 数据通信网概述1

1.3.2 数据通信网发展历史2

1.3.3 数据通信网的分类3

1.3.4 网络拓扑结构4

1.3.5 常见的国际标准化组织5

1.3.6 OSI模型7

1.3.7 TCP/IP协议11

1.3.8 交换机的基本原理28

1.4 实验设备29

1.5 网络拓扑29

1.6 实验步骤29

1.7 实验结果及验证方法36

第2章 路由器的基本操作37

2.1 实验目的37

2.2 实验内容37

2.3 基本原理37

2.3.1 局域网接口及线缆37

2.3.2 广域网接口与线缆42

2.3.3 逻辑接口45

2.3.4 网络通信设备介绍46

2.4 实验设备49

2.5 网络拓扑49

2.6 实验步骤49

2.7 实验结果及验证方法58

第3章 路由交换机基本操作59

3.1 实验目的59

3.2 实验内容59

3.3 基本原理59

3.3.1 路由器的发展历程与趋势59

3.3.2 路由器的原理与功能63

3.3.3 路由器的路由过程66

3.3.4 路由过程示例68

3.3.5 路由交换机的发展现状69

3.3.6 路由交换机的主要技术与功能72

3.3.7 路由交换机的拓扑结构76

3.4 实验设备77

3.5 网络拓扑77

3.6 实验步骤77

3.7 实验结果及验证方法84

第4章 二三层交换机VLAN配置与链路聚合配置85

4.1 实验目的85

4.2 实验内容85

4.3 基本原理85

4.3.1 虚拟局域网(VLAN)85

4.3.2 链路聚合94

4.4 实验设备96

4.4.1 二层交换机VLAN配置96

4.4.2 三层交换机VLAN配置96

4.4.3 二层交换机链路聚合配置96

4.4.4 三层交换机链路聚合配置96

4.4.5 Super VLAN配置96

4.4.6 QinQ配置96

4.5 网络拓扑97

4.5.1 二层交换机VLAN网络拓扑结构97

4.5.2 三层交换机VLAN拓扑结构97

4.5.3 二层交换机链路聚合拓扑97

4.5.4 三层交换机链路聚合拓扑98

4.5.5 Super VLAN拓扑结构98

4.5.6 QinQ配置拓扑结构99

4.6 实验步骤99

4.6.1 二层交换机VLAN配置步骤99

4.6.2 三层交换机VLAN配置步骤99

4.6.3 二层交换机链路聚合配置步骤100

4.6.4 三层交换机链路聚合配置步骤101

4.6.5 SuperVLAN配置步骤102

4.6.6 QinQ配置步骤102

4.6.7 P-vlan配置步骤103

4.7 实验结果及验证方法103

4.7.1 二层交换机VLAN103

4.7.2 三层交换机VLAN103

4.7.3 二层交换机链路聚合104

4.7.4 三层交换机链路聚合104

第5章 生成树协议(STP)配置105

5.1 实验目的105

5.2 实验内容105

5.3 基本原理105

5.3.1 以太网交换机原理105

5.3.2 生成树协议工作原理117

5.4 实验设备121

5.5 网络拓扑121

5.6 实验步骤122

5.7 实验结果及验证方法123

第6章 路由器RIP的配置124

6.1 实验目的124

6.2 实验原理124

6.2.1 RIP概述124

6.2.2 RIP工作原理125

6.2.3 路由器的收敛机制126

6.2.4 RIP报文格式127

6.2.5 RIP特点及其局限性128

6.3 实验步骤129

6.3.1 RIP配置129

6.3.2 RIP配置实例130

6.3.3 RIP的维护与诊断132

6.4 实验结果及验证方法133

第7章 路由器的OSPF配置135

7.1 实验目的135

7.2 实验原理135

7.2.1 OSPF协议概述135

7.2.2 数据包格式135

7.2.3 OSPF算法136

7.2.4 OSPF的基本特征137

7.2.5 区域及区域间路由138

7.2.6 OSPF协议路由器及链路状态数据包分类139

7.2.7 OSPF协议工作过程141

7.3 实验步骤143

7.3.1 单区域部分143

7.3.2 多区域部分144

7.4 实验结果及验证方法144

第8章 路由器的其他相关操作147

8.1 实验目的147

8.2 实验原理147

8.2.1 PPP147

8.2.2 HDLC148

8.2.3 FR149

8.2.4 ACL150

8.2.5 NAT151

8.3 实验步骤152

8.3.1 PPP协议配置152

8.3.2 HDLC网络配置153

8.3.3 FR配置154

8.3.4 ACL分类配置155

8.3.5 NAT配置156

8.4 实验结果及验证方法158

第9章 多线程和简单聊天室制作161

9.1 实验目的161

9.2 实验原理161

9.2.1 进程及其组成161

9.2.2 线程组成及其创建函数163

9.2.3 互斥对象164

9.3 实验步骤166

9.3.1 多线程通信166

9.3.2 多线程编程应用实例168

9.3.3 网络聊天室程序175

9.4 实验结果及验证方法183

第10章 线程同步与异步套接字编程184

10.1 实验目的184

10.2 实验原理184

10.2.1 事件对象184

10.2.2 关键代码段185

10.2.3 相关函数说明186

10.3 实验步骤189

10.3.1 基于事件对象的编程通信189

10.3.2 关键代码段编程195

10.3.3 线程死锁问题198

10.3.4 网络聊天室程序的实现201

10.4 实验结果及验证方法207

第11章 进程间通信209

11.1 实验目的209

11.2 实验原理209

11.2.1 剪贴板209

11.2.2 匿名管道211

11.2.3 命名管道217

11.2.4 邮槽221

11.3 实验步骤222

11.3.1 剪贴板通信222

11.3.2 匿名管道创建及其通信机制227

11.3.3 命名管道及其通信机制236

11.3.4 利用邮槽实现进程间通信245

11.4 实验结果及验证方法250

热门推荐